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菜养生
养生速递

这期,咱们谈谈黄精之一

黄精【中药名】黄精 huangjing【别名】甜黄精、姜形黄精、白及黄精。【英文名】Polygonati Rhizoma。【来源】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根茎。【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常结节成块;地上茎圆柱形,中空,不分枝。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有叶脉5~7条,两面光滑无毛,无叶柄。花腋生,2~7朵排成伞形花序或单生;总花梗下垂;花被黄绿色,管状,裂片6;雄蕊6枚;花丝稍扁,具小乳突或细柔毛,上端稍膨大至囊状突起;子房上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花期5~6月。【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下、草地和灌木林中。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捞出晒干或烘干。【药材性状】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厘米。味苦者不可药用。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禁忌中寒泄泻及痰湿痞满者禁服。

2020年09月23日 0条评论 24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三个时辰

寅时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中医认为:“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此时肺经最旺,睡得越熟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气血平均分配。寅时睡得好的人面色都会红润有光泽,精神也特别饱满。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我是最后发这第三时辰之经络,原因为此时辰主肺,刚是入秋,又时逢流感病毒侵肺,因此,希望大家在这段时辰好好入眠, 养好肺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2020年09月21日 1条评论 25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十二个时辰

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 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此时宜睡眠,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睡梦中,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息,对身体和美容十分有益。 一时有一时的生息, 生生不息的时辰里, 是祖先在指引着我们: 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 如此才能融人于天地之中,调和阴阳, 过好每一个当下!

2020年09月20日 0条评论 22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详解咳嗽,从容面对新冠状病毒

音频链接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3/29/2796591998925668870_hd.mp3 新冠状病毒,听起来很可怕,现在的大家,以听到咳嗽或者亲人,或者自己咳嗽 都会吓得睡不着了 其实,不用怕,或许是, 或许不是 对于中医来说,咱没有新冠状病毒之病症病名,咱只有咳嗽治疗咳嗽,感冒医感冒,最大的病名也不过正气不足,邪气干扰,而已!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 咳嗽 中医辨证咳嗽是指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 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 风寒犯肺 早期咽痒作咳而咳嗽声重,气急,咯痰清稀呈泡沫状,或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 若从热化,则痰和鼻涕由白转黄 风热犯肺 常见咳嗽痰黄而稠,气粗,或咽痛,口渴,或流黄涕,苔薄黄,脉浮数 燥邪伤肺 干咳无痰或少痰,鼻咽干燥,舌红干少津,脉数 痰湿蕴肺 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痰多色白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 咯痰黄稠,胸闷气促,舌苔黄腻,脉滑数 肝火犯肺 气逆咳嗽,咳引胁痛,苔黄少津,脉弦数 肺阴亏耗 干咳无痰,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从中医角度来看,久咳不愈是 從中醫觀點來看,久咳不癒通常都跟體質、飲食習慣有關。天生就有過敏體質的人,當換季或氣候乾燥時,環境溫度與濕度的改變也容易刺激肺部,產生想咳嗽的感覺。 不好治的咳嗽以「冷咳」居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中醫部主任楊中賢表示,西醫用抗生素處理濃痰(黏稠、發炎性的痰),但對冷痰(稀稀的、咳出來像口水一樣)比較沒效,痰愈化愈稀反而咳不出來,因此冷咳比較容易變成慢性咳嗽。如果病人沒好好控制飲食,又喝冰水或吃瓜類、橘子、柿子、水梨等寒涼的蔬果,咳嗽症狀就會加劇。 咳嗽就要吃枇杷膏?吃錯痰更多! 不是所有類型的咳嗽吃川貝枇杷膏、燉水梨都會好!楊中賢表示,咳嗽時要先分是「外感」還是「內傷」,外感(感冒)通常會覺得喉頭發癢而作咳;至於內傷(臟腑失調)的咳嗽則是會覺得有一股氣流往上衝、從較深的肺部或胸部而出,脇肋會出力。 若是外感造成的咳嗽,要儘量吃性質清淡平和的食物,寒涼與辛熱食物都會讓喉頭癢起來猛咳;若是內傷的咳嗽,熱咳可適量吃偏涼食物(例如老菜脯煮水、生的白蘿蔔汁),冷咳可吃溫熱食物(例如溫飲老薑母茶)以緩解咳嗽症狀,痰多則避免吃甜食。 至於市面上常見的川貝枇杷膏,僅適合在無外感的情況下,乾咳、無痰,且伴隨口乾、咽乾的時候服用;若在其他情況下吃枇杷膏,反倒會因甜而易生痰,或因過於滋膩而妨礙消化功能。 咳嗽超過1個月,先照胸部X光 咳嗽並不可怕,麻煩的是久咳,因為長期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症狀,千萬不能輕忽。 《成人常見的慢性咳嗽原因》 ▼早晨起床時或夜間平躺 症狀:咳嗽、鼻子癢、鼻塞、覺得喉嚨有異物感,有的人聲音會嘶啞 可能原因:鼻涕倒流 ▼吃飽飯、夜間平躺時 症狀:咳嗽、噯氣、胃不舒服,喉嚨可能會疼痛、有灼熱感,或是水積上來的嗆咳感 可能原因:胃食道逆流 ▼換季時、夜間、凌晨 症狀:咳嗽、流鼻涕,類似感冒症狀 可能原因:哮喘 ▼吸到冷空氣或菸味 症狀:咳嗽、有痰 可能原因:支氣管炎 ▼感冒過後 症狀:無發燒,但乾咳、喉嚨癢,感覺喉頭有人在撓 可能原因:感冒還沒完全好 --------------- 我是冷咳還是熱咳? 要知道自己是冷咳還是熱咳,就要仔細觀察痰的特徵,對醫師的診斷也很有幫助。 「咳出來的痰是黏黏的還是水水的?」,如果痰白、稀稀水水的、有泡沫,就是「寒痰」;痰黃、黏黏稠稠成坨的就是「熱痰」;如果痰黏成絲或乾咳無痰就是「燥痰」。 另外,久咳的病人也會出現「冷痰熱痰兼夾」的情況,常見痰中央黏稠但是旁邊水水泡泡的。他建議這類病人應儘速就醫,以免損耗肺氣加重病情,咳嗽更不易好。 此外,咳嗽患者戴上口罩,可以保持吸入空氣的溫度及濕度,使呼吸道比較舒服、平穩,自然就不會那麼想咳嗽了。 --------------- 【慢性咳嗽自然療法】 咳嗽是否有痰? ▼有 >黃色>痰多且黏稠(咳嗽時有清楚大聲的痰音。)>痰熱鬱肺 ●使用藥材:羅漢果1個(性涼,有助清熱、潤喉)、柿餅2個(清熱健脾) ●食疗療法:以「羅漢果柿餅湯」化熱。將以上藥材與500cc水共煮,煮到剩350cc,一天分2~3次喝完。 >白色>痰黏稠成塊狀(早上容易咳,咳嗽有痰音。)>痰濕蘊肺 ●使用藥材:麥門冬20克(性微寒,有助理肺氣、化痰止咳)、蒼耳子10克(性溫,可疏散濕氣) ●食疗療法:將以上藥材以沸水沖泡,待降溫至約50℃時張口吸蒸氣15~20分鐘,一天3次。 >白色>痰黏稠成絲狀(咳聲短促、有時乾咳,肺津液不足。)>肺陰虧虛 ●使用藥材:燕窩5克(養陰潤燥、補氣)、大水梨1顆(滋潤肺氣)、川貝母10克(潤肺)、冰糖5克。 ●食疗療法:蒸燕窩、水梨、川貝母食用可養氣潤肺。水梨切片,川貝母磨粉或打碎,與燕窩一起放進電鍋蒸煮,內鍋水稍微淹過藥材即可,外鍋約放1杯水。若覺得燕窩太貴或處理不方便,可用白木耳取代,滋潤效果也不錯。 >白色>痰清、稀(肺氣虛,因此咳聲低。)>肺氣虛損 ●使用藥材:甘草10克(補益肺氣、去痰止咳)、紅棗7顆(補中益氣)、薑母3片(溫潤肺部、化痰) ●食疗療法:將以上藥材放入保溫杯,以熱水沖泡飲用。 ▼無 >多在午後晚間乾咳(咳聲短促,下午情緒易煩躁、身體烘熱)>肺陰虧虛 ●使用藥材:燕窩5克(養陰潤燥、補氣)、大水梨1顆(滋潤肺氣)、川貝母10克(潤肺)、冰糖5克。 ●食疗療法:蒸燕窩、水梨、川貝母食用可養氣潤肺。水梨切片,川貝母磨粉或打碎,與燕窩一起放進電鍋蒸煮,內鍋水稍微淹過藥材即可,外鍋約放1杯水。若覺得燕窩太貴或處理不方便,可用白木耳取代,滋潤效果也不錯。 >喉嚨癢(乾咳、喉頭像有人在撓)>外感(感冒)未癒 均衡飲食,尤其要吃米飯,有助健脾利濕。儘量吃性質清淡平和的食物,避免寒涼及辛熱食物,否則喉嚨會更癢。 止咳化痰7穴位 太淵:仰掌,大拇指後,腕掌側橫紋陷中,按之動脈應手處。 合谷: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或拇指、食指併攏時,虎口部隆起最高處。 列缺:將拇指、食指打開,兩手虎口交叉,位於掌側橈側之食指指端盡處。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寬約四橫指),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虛弱難以咳痰可按壓此穴。 豐隆: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痰多可按壓此穴。 風門: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骨上角相平。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中医治疗咳嗽的四大法则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一起见识了中医止咳最经典的方子:小青龙汤。 这个方子之所以经典,不仅仅因为它止咳以及祛除心下饮的能力强,而且因为通过这个方子及其加减法,可以窥见中医治咳的四大法则:宣、降、润、收——这个法则据说是祝谌予先生总结出来的。 所谓宣,也就是使用一系列能提高肺、皮毛的宣散作用的药物,比如桂枝,麻黄,生姜,薄荷,防风,荆芥等等药物,把附着在皮毛,肺部的外邪驱散出去,此为宣法。 所谓降,即使用一系列能够加强肺气肃降之力的药物,比如杏仁,葶苈子,苏子,莱菔子,厚朴等等,将上逆化为咳、喘的肺气,清肃下降,此为降法。 久咳之后,容易出现肺部郁热,和肺津亏虚。郁热可用石膏,黄芩等清热药物来解,肺津亏虚则宜用小麦,沙参,麦冬来滋润。肺恶燥,得润后,燥咳可解,此为润法。 所谓收,也就是使用一系列具有收敛气阴性质的药物,来增强肾的纳气固摄功能,从而使得肾气收敛,真气归元,这些药物有五味子,乌梅,山茱萸,诃子肉等等,此为收法。 这四种方法,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灵活运用,一般而言,咳嗽初起多用宣法,邪散肺宣,则咳嗽得止;久咳容易伤阴,则多用润法和收法,以使肺津得补,肾气得固;剧烈咳嗽则多用降法,以使上逆如野马的肺气,向下肃降,咳嗽得安。 牢牢抓住主要矛盾 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患者病情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设法,同时兼顾其余。 以小青龙汤为例,这个方子中,有宣散的药物,也有肃降的药物,宣散用了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肃降用了芍药三两,同时用了一些祛除心下饮的药物,比如干姜,半夏等等,总体而言,宣散大于肃降,有利于肌湿外泄,湿气得解。这个方子适用于以外寒内饮为主,简而言之就是以痰饮,湿邪泛滥为主,兼有咳嗽的证型。 而在射干麻黄汤证中,肺气上逆的情况非常严重,咳嗽极其剧烈,喉中水鸡声成了主要矛盾,此时需要重用肃降药物,同时固摄肾气。 我们看看这个方子: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三两 麻黄 生姜各四两 细辛 紫苑 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半斤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射干麻黄汤宣散的药物只用了麻黄四两,但是具有肃降作用的药物一下子用了射干三两,紫菀,款冬花三两,以此来抑制过度上逆的肺气。 若患者出现了夜间咳嗽频作,咽喉欠润滑,干燥咳嗽,则为肺燥咳嗽,虚火上逆,治法就该以润法为主,代表方剂为麦门冬汤,一剂麦门冬用到了七升,柯雪帆考证一升麦冬为90克,那么七升就是500多克,这个量非常大了!不过,我只用过一百多克。 用猛烈之药时,懂得保护身体 经方的配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则,就是使用猛烈药物时,会兼顾用一些制约主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来保护患者的身体。 原则一:宣散力量大则用点生津药 以小青龙汤为例,用了大量具有宣散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很强的祛除水饮的能力,于是就用炙甘草三两,来生津,补胃气和守胃气,以避免人体气阴过度耗散。 原则二:肃降药物猛则用点守胃药 以射干麻黄汤为例,用了大量的肃降肺气药物,则用大枣七枚来守护胃气,守护气津,同时缓和峻烈药物的的药性。 原则三:治疗咳嗽时时刻刻不忘固摄肾气 在止咳三方中,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都用了细辛来鼓舞肾气,五味子来固摄肾气,可见增强肾纳气作用也是治好咳嗽的诀窍之一。

2020年03月30日 0条评论 35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白术与新冠状病毒

白术 音频链接 白术与新冠状病毒 白术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甘、苦,温。入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 【功效特点】本品甘温补中,苦可燥湿,为健脾燥湿要药。盖脾为营卫生化之源,又主运化水湿,脾气得健,则水湿可利,肌表可固,所以又有利水止汗之功,故凡脾虚不运,或停痰停湿、发为泄泻或肿满之证,皆为主药。其治脘腹胀满及胎动不安之证,亦是取其健脾补气之功。 中医临床【功效作用】 1.补脾益气:①用于脾胃虚弱,症见消化不良,食少吐泻,体倦无力者,可与茯苓、党参配用,如四君子汤。 ②用于脾胃虚寒,可与干姜同用,如理中丸。 2.燥湿利水: ①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内停、痰饮水肿、脘腹胀满等证。治痰饮可与茯苓、桂枝配用,如苓桂术甘汤;治水肿可与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同用,如五苓散。②用于脾肾虚寒较重,水湿不运者,可与附子、干姜配用,如真武汤、实脾饮。 3.固表止汗:用于脾肺虚弱,表虚自汗,可与黄芪同用,如玉屏风散。 4.益气安胎:用于气虚胎动不安,或气虚不固形成习惯性流产,可与黄芪、力参、黄芩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 则用于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火燥气,适用于脾虚肝旺之体。 2.白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 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用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配伍应用】 1.配人参:白术健脾阳,人参保脾阴,二药配伍,使脾气健旺,运化复常,资生气血,则诸证自除。 2.配麻黄:白术既可健脾祛湿,又可以实肌表,使“微似汗”则风寒湿邪俱去;麻黄发汗解表,散寒祛湿而解除身体烦疼。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湿家身烦疼。 3.配桂枝: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桂枝解太阳之表,助膀胱气化。二药合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4.配黄芩:白术健脾除湿,黄芩坚阴清热,一苦温,一苦寒,二药合用,清热燥湿,健脾安胎。 5.配枳实:白术健脾祛湿,助脾运化,枳实下气化滞,消痞除满。二者相伍,一升清,一降浊,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清升浊降,脾健积消,确有补不恋邪、消不伤正之妙用。 6.配鸡内金:白术健补脾胃,鸡内金善消瘀积,二药相伍,补益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精微四布,清升浊降,痰之根柢可以蠲除。 7.配甘草:脾司运化,喜燥而恶湿,得阳始运,气升则健。白术苦温燥湿,能补脾阳,健运脾气;甘草甘缓性平,益气补虚,调中和胃。二药合用,健脾和中,调补后天之本。 8.配薏苡仁:白术偏于燥湿健脾,薏苡仁偏于渗湿健脾。二药合用,燥渗相兼,则湿去脾健。 9.配茯苓:白术健脾助运,茯苓利水从小便而去,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常用于治疗脾虚停湿夹饮、痞满不食、头晕目眩、小便不利、水肿诸证。 10.配山药 白术土炒能补脾胃而止泻,山药土炒能补脾胃而益肺气,二药合用,加强健脾益肺之力。 11.配附子:白术健脾燥湿,附子温运真阳,术附同用,有温阳除湿作用,用治寒湿相搏、身体疼痛、腰重痛且冷,小便不利。 【应用注意事项】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5克,入煎剂,或熬膏,或入丸散。 白术是什么 一些中药处方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白术,或者是炒白术,究竟白术是什么?它是怎样的一味药材呢? 白术属于多年生草本之物,其根茎可入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具有健脾利水、安胎的功效,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白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味可治疗便秘、体虚多汗等病症,搭配其他药材还可治疗中风、产后风寒等,其药用功效不可小觑。 但是,白术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吃的呢!要知道白术是药,虽然是中药,性质比较温和,但要知道是药三分毒,切不可胡乱用药,食用白术最好是在医生的叮嘱下定时定量服用。白术也有它的禁忌,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不宜服用,因此,大家对白术不可盲目用药。 白术是一种中药,它主要是以根茎入药,具有多种的药用功能。如果从化学成分来讲,白术含挥发油,也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那从化学角度来讲,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抗氧化、延缓衰老:白术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可对抗小鼠及人红细胞自氧化溶血。 2、抑制子宫收缩:白术安胎的功效与其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白术的醇提取物与石油醚提取物对未孕小鼠离体子宫的自发性收缩,以及对催产素、益母草引起的子宫兴奋性收缩均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存在量效关系。 3、利尿:大鼠、家兔、大灌胃或静脉注射白术水煎液或流浸膏,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 4、增强造血功能:白术有促进小鼠红细胞造血作用。小鼠皮下注射白术水煎液3日,有显著促进红系造血祖细胞生成作用。 5、抗应激: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6、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7、保肝:小鼠灌胃白术水煎液可防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减轻肝糖原减少以及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增长,使升高的ALT下降。 8、抗溃疡:白术的丙酮提取物灌胃给药,对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有抑制作用,降低胃液酸度,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出量。 9、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正是由于白术有着以上的功效与作用,因此对于脾虚或腹胀、自汗等人群服用。但是,对于白术的服用一定要遵医嘱。 白术的食用方法 白术是常用的中药材,它有着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以及止汗、安胎等功效,白术除与药物搭配外,还可与食物搭配而形成食疗法,以下是关于白术的食用方法的介绍: 1、白术鲫鱼粥 材料:白术、鲫鱼、粳米、汤 做法:鲫鱼洗净切片,白术洗净煎成汁去渣;然后将鲫鱼、粳米煮粥,最后加入药汁调匀,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可用于安胎。 2、黄芪白术茶饮 材料:黄芪、白术、防风 做法:将以上三种材料全部放入锅中,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 功效:可补中益气,增加自身免疫功能,降低血糖,预防心肌梗塞等。 3、炒扁豆白术炖鸡脚:白术10克,猪瘦肉100克,炒扁豆25克,火腿肉20克,鸡脚4对,姜片、盐各适量。上述材料分别洗净,火腿肉、猪瘦肉切片。鸡脚去甲,切开,刀背敲裂,一起与姜片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六成满,加盖隔水炖2小时,再放入猪肉、火腿肉,汤汁缩干时加盐调味。 白术尤其是适合于脾胃虚弱或食欲不佳、消化功能低下,容易出虚汗的人群,可以帮助他们起到健脾胃,增进食欲等功效,但是像腹胀或胃胀、胸闷等人群不宜服用。 白术的食用方法 白术是常用的中药材,它有着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以及止汗、安胎等功效,白术除与药物搭配外,还可与食物搭配而形成食疗法,以下是关于白术的食用方法的介绍: 1、白术鲫鱼粥 材料:白术、鲫鱼、粳米、汤 做法:鲫鱼洗净切片,白术洗净煎成汁去渣;然后将鲫鱼、粳米煮粥,最后加入药汁调匀,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可用于安胎。 2、黄芪白术茶饮 材料:黄芪、白术、防风 做法:将以上三种材料全部放入锅中,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 功效:可补中益气,增加自身免疫功能,降低血糖,预防心肌梗塞等。 3、炒扁豆白术炖鸡脚:白术10克,猪瘦肉100克,炒扁豆25克,火腿肉20克,鸡脚4对,姜片、盐各适量。上述材料分别洗净,火腿肉、猪瘦肉切片。鸡脚去甲,切开,刀背敲裂,一起与姜片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六成满,加盖隔水炖2小时,再放入猪肉、火腿肉,汤汁缩干时加盐调味。 白术尤其是适合于脾胃虚弱或食欲不佳、消化功能低下,容易出虚汗的人群,可以帮助他们起到健脾胃,增进食欲等功效,但是像腹胀或胃胀、胸闷等人群不宜服用。

2020年03月27日 0条评论 33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疫病期间最佳食品

黄小米 语音途径: 大家晚上好 很多朋友一看到网络文章 什么蒜姜葱 ,一听立马煮了喝了 各位 我再次声明 葱 蒜 性热 脾胃虚弱者不宜 伤胃阳 姜 性温 适合春日至夏末早上空腹带皮带渣 脾胃虚弱者饮用 阴虚火旺者不宜 发现咱们大多数人非但缺乏中医基础原理常识,最重要的是,不入脑 为全民安康,我真心希望 政府考虑 把中医基本常识列入小学课程 关于饮食 咱们曾经谈过 虚不受补 那么虚的时候怎么办? 如何选择 何种食物合适? 中医认为,根据季节对应人体的关系,春季补身应“以肝为本,兼补五脏”。在日常饮食方面,应当多吃一些润燥滋阴、清肝润肺的食品调理身体。选择补品也要以温和调理为主,以避免“虚不受补”。 小米:健脾胃养心脏 《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指的就是小米最主要的功效——补脾胃;喝小米粥“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所以小米粥也是镇静安眠的好食物。尤其是小米粥中的米油,滋补力相当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滋补功效 小米具备养护内脏,调理气血的作用,适合中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绝对是这个病疫阶段最好的食疗保护神。 黄米 小米味甘、咸、性平 或微凉;入肾、脾、胃经; 别名:黍、糜子、夏小米 禁忌人群:燥热者忌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于体弱多病,面生疔疮者食用;适宜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疗冻疮、疥疮、毒热、毒肿者食用。(体弱多病、面生疔疮者,每餐以50克为宜,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黄米的营养价值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 为什么小米粥能够养胃? 答:喝小米粥有养胃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 对于气虚 虚弱者来说,小米粥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尤其是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 产妇吃小米粥的好处 我们常说产妇吃小米粥很有好处,那产妇吃小米粥究竟是好在哪里呢?其实小米粥更多时候是用于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等方面,也可作早餐食用,因为口味佳且清淡,小米粥算是是一款不错的产后美食。冬春季小米粥更适于产妇。 另外,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因此,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而中医亦讲小米“和胃温中”,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而且我国北方的很多妇女有在产后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黄米的基本介绍 黄米又称黍、糜子、夏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 糜、黍在植株形态上区别较小,由糜子加工成的米没有糯性,陕北老百姓称其为“黄米”或“糜米”,由黍子加工成的米有糯性,陕北老百姓称其为“软米”。蒙古族喜欢食用的“炒米”由糜米制作而成,东北人喜欢吃的“年糕”是由软米制作而成。 黄米的功效与作用 黄小米其实就是我们平时食用的小米,这种食材在生活中十分常见,黄小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煮粥的重要材料。适当的吃黄小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然而有很多人对黄小米的相关知识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在问起黄小米的功效与作用时能说上来的还真不多,那么黄小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调节人体酸碱性平衡 小米粥属于碱性粥品,它进入身体之后,能够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从而维持体内的酸碱性平衡。此外,小米粥还能清除口臭,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免疫力。 2、调理脾胃 小米性质温和,易于消化,人们平时食用以后能调理脾胃,也能缓解呕吐和反胃以及恶心等不良症状,对人类的脾胃虚弱和消化功能差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缓解紧张焦虑 小米粥属于宁心安神的粥品,能够缓解神经紧张和焦虑,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因为它含有色氨酸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系统,对人类的心烦与失眠症状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滋阴养血,护肤美容:黄小米还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它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可以减少人类皱纹的出现,还也可以淡化人类皮肤上的色斑起到不错的美容效果 小米粥具有很好的滋阴养血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产后恢复的女性,能够有效地缓解产妇的身体虚寒的状况 5.养阴补虚 黄米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6.润肺 黄米滋阴润肺,去除肺燥肺热。使人呼吸畅通舒适。 7.通便 黄米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 8.安神 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疗冻疮、疥疮、毒热、毒肿等症。 米粥煮成粥油 红豆汤 小米红豆粥 先把红豆泡水 大约2小时以上,然后

2020年03月26日 0条评论 29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陈皮(上)

陈皮 语音版本: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人丸、散。 忌: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相关成药:蛇胆陈皮片、二陈丸、健儿清解液、小儿消食片、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小儿止泻安冲剂等1000多种中成药。 产于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宜相关配伍 1、与苍术、厚朴等同用,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 2、与山楂、神曲等同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 3、与枳实、生姜等同用,用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 陈皮具有养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有助于促进消化,也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等症状。陈皮药材又有“陈皮”以及“广陈皮”之分,其中“广陈皮”质量为优,“广陈皮”主要在于广东新会,因此新会陈皮就是一种地道的药材。 “药材好,药才好”,道地药材当属上品 广东有一顺口溜: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其中,“陈皮”是指“广陈皮”,为陈皮中的佳品,而“新会皮”是“广陈皮”中的上品。 “广陈皮”是晒干后经3年以上贮藏的茶枝柑的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向来享有极高的声誉。 好,咱们一起来听一段“广陈皮”名字由来的故事 宋代以前新会属于蛮荒之地,新会柑橘还未出现规模生产,据传“广陈皮”一名出自新会黄姓先祖 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的故事。黄广汉系南宋孝宗八年(公元 1181年)科举进士,官至徐州知府。其夫人米氏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用其丈夫所创制的新会柑橘陈皮为国母杨太后治愈乳疾,被封为“邦显一品夫人”。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因为此皮之制法来自其丈夫黄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 中“广汉”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别其他陈皮。 而民间传说毕竟是一方之言。纵观历代本草,广陈皮的出现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橘皮”到“陈皮”的演变 陈皮,最早名为“橘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橘柚”项下,谓:“橘柚,味辛温……一名橘皮”。随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的,“此是说其皮功尔……并以陈者为良”中“陈”字提出,在“橘皮”名称中开始出现了“陈”字,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多个方子中有“陈橘皮”的药名。“陈皮”一词在唐以前少见,到了南宋,严用和的《济生方》一书中曾céng有“陈皮”的药方,但直到元代王好古的《汤液本草》才明确记载:“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陈皮”一词被广泛取代“橘皮”。 “新会陈皮”何以独尊“广陈皮”? 主要归功于新会的地理位置。新会古称冈州,现为广东省江门市辖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属微丘平原区。北有圭峰山脉,南有古兜山脉,东有牛牯岭山脉,环抱着银洲湖及其平原区。依山面湖,西江和潭江贯穿全境,其水系渗透全域,拥有虎跳门和崖门两大出海口。两江汇聚、三水融通、咸淡交融,形成以银洲湖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平原新垦区,堪称珠三角的腹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富含有机质,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茶枝柑的生长条件,为新会陈皮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条件。

2020年03月24日 0条评论 37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病疫之下,细谈艾灸

大家好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 结束之后在群内为各位解答。 艾灸1 中医艾灸的起源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中医艾灸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在人类学会用火之前灸法就已经产生了。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狩猎、劳作过程中受伤了、生病了,当时没有药,也没有医生,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躺一下,正好躺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很舒服,躺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现疼痛减轻了或不疼了,原来不能动的部位能动了。 一次不算数,两次、三次、多次以后,在我们古人的大脑里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温度、热量能缓解疼痛。于是,当他们身体哪个部位有疼痛的时候,他就会到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躺一下,或者用晒得发烫的小石头在疼痛的部位烫一下。 但发烫的石头受到天气和地点的限制,所以,当人类学会主动用火以后,他们就拿起一根树枝或一把干草点着火,主动来熏烤他们疼痛的部位。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用来缓解自身疼痛、治疗自身疾病的方法——灸法就正式宣告诞生了。 所以,远古的灸法就是用温热或火烤来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方法。 2.艾草 艾叶的化学成分 ①艾叶含纤维质多(66.85%),水分少(8.98%),还有很多可燃有机物(含氮素有机物、挥发油),是理想的施灸材料。 ②艾叶含挥发油(0.02%)和众多的离子(钾、钢、钙、镁、铝:8.44%),具有兴奋中枢神经、解热等作用。 ③艾叶油吸入有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艾叶油还有抗过敏作用。 ④抗菌抑菌作用:艾的水浸剂、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艾的烟熏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3 艾灸的作用 中医论艾与艾灸 针之不到, 药之不及, 艾之! 《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温中,逐冷,除湿”。 《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综合归纳历代医家论述,艾作为一种施灸材料,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医学里的艾灸越来越受欢迎。艾灸主要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美容等作用。 一、温经散寒 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二、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三、扶阳固脱 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四、升阳举陷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五、拔毒泄热 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六、防病保健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七、 美容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4 艾的产地 艾叶的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蕲艾,另一种为野艾。蕲艾多产于江北,叶宽而厚,绒毛多,可以制出优质艾绒。 李时珍 在其著作中曾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野艾江南较多,绒质较硬,其艾香亦不如蕲艾,为劣质绒。蕲艾比一般艾更香,入药治病疗效更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渭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炙则直透彻,为异也。” 蕲艾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生,叶背白,有茸而柔厚。生田埂地边,靠水向阳,山坡也有生长。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蕲艾因产地而得名。 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对蕲艾颇有研究,著有《蕲艾传》,说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故蕲艾是最好的艾! 蕲州在哪里? 历史地理没有学好的同学跟小菜同学一起恶补一下下 蕲州 地理位置 湖北长江以北,巴河以东地区 《蕲州志》中记载,“蕲[qí]州”这个名字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从北周到清初,蕲州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管辖和部分管辖过蕲春、黄梅、广济、蕲水、罗田五个县。蕲州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到了明代,这座长江之滨的州城日渐繁华,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被明仁宗朱高炽的第6个儿子荆宪王朱瞻岗看中,他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将自己的王府从江西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迁到蕲州, 为什么说蕲艾最好? 因为 中医讲究药材的“道地性”,而中药材道地性的核心是指某种产物在某个时节某个地方接受天地的输能最大。蕲艾是艾中之王,蕲春不仅是正宗蕲艾的产地,也是伟大医药家李时珍的故乡。 湖北蕲春的版图面积是2398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51%左右,丘陵地形是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最佳地形,丘陵之间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小平原,小盆地,小河谷,小滩地,既能排水,又能浇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分适合蕲艾的生长。 同时,湖北蕲春降水丰富,平均每年1340毫米,无霜期256天,光照充足等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蕲艾生长,特别是降水集中在4-6月份,是蕲艾生长的旺季,满足水分要求。5采艾最好时间段 农历三月三后,端午前6 如何鉴别艾绒质量 首先是陈艾叶制成的艾绒才能够是好艾绒,“温而不燥,润能通经”,请记住三年以上的艾才能做好艾绒,三年以上的艾叶提取做成的艾绒才能制作成为高品质疗效好的艾条,这是前提条件。艾绒的好坏是以艾绒的细度、含粉尘得多少,含枝梗得多少来定的,艾绒的粗糙、含粉尘多,含有小的枝梗,这种艾绒不好,反之为好,金艾绒属于艾绒中的极品。7灸法一,直接灸 用艾柱 艾条 或者艾绒直接在靠近皮肤上方艾灸二,间接灸 隔蒜灸 主治 乳腺增生乳腺癌,子宫肌瘤子宫癌 因为大蒜本身辛温喜散,具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效。《名医别录》中是这样介绍大蒜的:“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蒜具有超强的杀菌能力,可以防治肿瘤和癌症,还具有预防感冒、抵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 ①将紫色的独头大蒜横切成厚3mm薄片,中间用针穿孔数个,放在施灸的穴位上或患处。 ②将大小适中的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③灼痛时将蒜片提起或缓慢移动,以防起泡。 ④艾炷燃尽后换柱再灸,蒜片烧坏时及时更换。 ⑤灸4~5壮,以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隔姜灸 姜灸主治 跌打增生移位肿胀瘀寒风湿疼痛 ①将鲜生姜切成3毫米厚,直径约2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穿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 ②姜片上安放大小适中的艾炷,点燃施灸。 ③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片刻或缓慢移动。 ④艾炷燃尽换炷再灸,灸5~10壮,以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隔盐灸 用于治疗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如痢疾、淋病、脱症等。 因为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亡阳脱证,四肢厥冷,急性腹痛、吐泻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主治:回阳、救逆、固脱、温中散寒 适应证:脱证、急性腹痛、吐泻、四肢厥冷等。 附子(注意有毒 不可私下引用) 隔附子片灸: 附子 性熱,有毒;味辛甘;歸心、脾、腎經。 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痺,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隔附子灸,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隔附子灸之所以疗效不错,与附子本身的中药成分的分不开的。传统中医学认为附子属温里药,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它有超强的补火助阳功效,能驱散风寒邪气,治愈因受凉受寒而产生的病症。 关于隔附子灸的主治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除寒湿,治手足折伤,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现代中医认为,附子还能治疗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病症。 隔附子灸也有两种灸法,一种隔附子片灸,另一种灸法是隔附子饼灸。这两种灸法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药力的强弱,隔附子饼灸一般针对病症较重的疾病,因为被磨碎的附子可以更好发挥其药性,在灸火的作用下,更好地抵达病灶,消除病痛。 如果是隔附子片灸, ①将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cm薄片,中间用针穿数孔,放置穴位上。 ②将大、中艾炷放在附子片上,点燃施灸。 ③灼痛时可移动附子片,灸5~10壮,皮肤湿润红晕为度。 如果是隔附子饼灸,你可以取适量的附子,将其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饼的厚度在0.1~0.3cm,用针将饼刺几道孔,放在穴位上,再把艾炷放在上面进行施灸。如果附子饼被艾炷烧焦,可以更换后再灸,以穴区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要注意的是,在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临床上有人施灸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在施灸过程中,当你感到灸饼灼烫时,可以把附子饼拿起来,以防灼伤皮肤。另外,如果你属过敏性体质或处于孕期,不宜使用隔附子饼灸。 8,艾灸的广泛应用 日本学者很重视保健灸,把灸足三里称为“长寿之灸”,有“勿与不灸三里三人行旅”之谚语。上世纪初,日本开展全民健身,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中小学集体灸足三里 常用的保健灸穴有: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膏肓、三阴交、风门、大椎、曲池等。 9 部位禁忌 1.颜面五官、阴部、关节附近、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化脓灸 2.乳头、心脏虚里处、睾丸不宜灸。 3.妊娠期妇女不宜灸下腹部、腰骶部。 4.文献记载中的禁灸穴慎灸 (四)病情禁忌 1.阴热内热证、外感热证、脉象数疾者禁灸。 2.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禁灸。 ♥△关于热证可否用灸的争论: 关于热证可否用灸,学术界有两种不同观点。张仲景、 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热证禁灸,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引述 了很多热证用灸出现的变证、坏证及不良反应。孙思 邈、刘河间、朱丹溪等医家认为热证可灸。现代的周楣 声、魏稼等针灸专家认为热证可灸,周楣声还把灸法用 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效果显著。我们认为,热证用 灸宜慎重,如出现因热证用灸后的不良反应时应停止使 10谨防烫伤 施灸时,应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烧坏衣物。灸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节(悬起灸、温针灸)。灸后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嘱患者不要擦破;出现大水泡者,可用消毒针在水泡下方,穿破放水,涂龙胆紫,注意不要碰水。 (六)晕灸防治 在灸治过程中,晕灸者极为罕见。但是,一旦灸量太大,火力过猛,施灸环境又不通风,或者病人对灸法对于敏感时,可出现晕灸,按晕针处理方法急救。 此外,施灸环境要注意通风,空气清新,防止烟雾过浓,污染空气。 11 肺炎病症穴位介绍 感冒发烧主攻 大椎 风门 头晕头痛 加百会 咳嗽 胸闷 肺俞 肾俞 喘息 列缺 睡眠不好加 三阴交 涌泉特别介绍 阳虚顽证,如哮喘、慢性肠胃病、骨髓炎、关节 炎。 各大中医院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化脓 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他们根据《内经》 “春夏养阳”的理论,在夏季伏天(7~9月)哮喘 缓解期,选气海、膏肓、肺俞、脾俞、肾俞等穴施 化脓灸,获得93.5%的有效率。 作用原理化脓灸烫伤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通过无菌 性炎性分泌物对机体的长期刺激→激活与增强免疫功 能→防治疾病注意事项 ①因化脓灸会留下瘢痕,必须事先征得病人同意。 ②正常灸疮化脓,脓液清稀淡白,若脓稠发黄发黑,表示 有细菌感染,应按外科处理。 ③灸后注意调炉:不能马上饮茶,恐解火气;灸后忌食冷 瓜果;灸后禁房室,避风寒,多休息(不作重体力劳动)、 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不发怒)。 (2)艾炷灸 ①标记灸穴,涂凡士林,安放苍耳子大小的艾炷。 ②点火施灸,出现灼痛时换炷再灸。 ③连续灸3~7壮,局部红晕为度。艾炷非化脓灸患者无灼痛之痛苦,不化脓,不留瘢,适用于所有人来祛除虚寒疼痛等等的疾病 建议艾具 艾灸盒 随身灸 最后 祝安康!

2020年03月22日 1条评论 510点热度 2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踝关节扭伤,终极治疗方案

I导读:2味药治疗临床常见病,各位可以一试。对于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栀子加酒外敷,也可;用针灸扎腕关节,亦可。 治踝关节扭伤验方 走路或跑步时不慎失足,使踝关节扭伤,轻者外踝韧带部分撕裂,重者完全断裂或踝部骨折、脱位,关节活动发生障碍,踝部肿胀。 据一位老中医介绍,用元胡郁金汤治疗踝关节扭伤(骨折除外)屡用屡验。一般用药4~5天即愈。 方法: 取元胡30克,郁金60克,加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沸后15分钟左右,连药带渣倒入盆内,先将患部置于热气上熏蒸,待温度不烫时,再浸洗患处。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半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药水浸泡。

2020年03月04日 0条评论 29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能量穿衣

蛮有意思的 分享于大家 能量穿衣播报 今天是3月3号 农历二月初十 (乙巳?日) 1、适宜穿黄色,焦糖色,茶色,褐色,咖啡色上衣较好,因为在五行中,巳为火 ,火生土,土为黄色,焦黄色,茶色,褐色,咖啡色等,这样穿上这些颜色的衣服,也就是土属性颜色的衣服时,土就代表你本人,大环境为巳,五行为火,那么就是大环境生你的意思,办事易成,开心轻松。 2、可以穿黑色,蓝色,灰色服装,因为黑色,蓝色,灰色为水,同理,穿五行水颜色的衣服时,水就代表你本人,大环境为火,五行中水克火 ,我克为财。做事较累,但能得到收获。 3、当穿红色,玫红色,紫色,粉色,桔红色等颜色衣服时,为比肩,付出多,收获少。 4、穿绿色,青色,翠色服装,因为绿色,青色,翠色为木,穿五行木颜色的衣服,你就代表木,大环境为火,木生火 ,那么就是你去生大环境,消耗你自己,万事较累,也有少许收获。 5、该日不易穿白色,银白色,金色,因为白色,银白色,金色为金,穿五行金颜色的衣服就代表金,大环境为火,火克金。大环境克你,万事成效差。 ? 望你穿对五行色, ? 快乐轻松每一天[耶] 另:3月4日:最吉—穿黄色,焦糖色,茶色,褐色,咖啡色等上衣

2020年03月02日 0条评论 29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2345…20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