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跟着小菜学中医
养生速递

细谈翻白草(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福音)

众所周知,翻白草性平,可以长期泡水当茶喝,是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用翻白草泡茶喝治疗糖尿病,方法极其简单,且经济实用。每天取翻白草3~5克,放在茶杯内,用沸水冲泡3~4分钟后饮用即可,早、中、晚各1次,每次2~3杯。。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多因嗜食肥甘,蕴为内热,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劳欲过度或肾虚精亏所致。翻白草,又名鸡脚草、白背叶、反白蒿子、天青地白等,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便血、痢疾、疟疾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翻白草含有延胡索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原儿茶酸、柚皮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止泻、降血糖等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近年来,临床及民间均有以单味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报道,确有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冲泡该药时不可和含铁元素的矿物药,如自然铜、绿矾等配伍。其次,脾胃虚寒者、食少便溏者忌用,低血压患者及心动过缓者也不宜服用。最后,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应控制饮食,忌恼怒、劳累,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并少吃辛辣生冷食物,同时定期监测血糖 当然,它还有其他的医疗效果, 翻白草为蔷薇种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翻白草别名有鸡腿儿、鸡脚草、天藕儿、湖鸡腿、鸡脚爪、鸡爪莲等,翻白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翻白草有治疗肺热咳喘;泻痢疟疾;咳血便血等的作用,翻白草用药禁忌是阳虚有寒、脾胃虚寒等少用。 药名:翻白草 别名: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鸡脚爪、鸡距草、独脚草、鸡腿子、乌皮浮儿、天青地白、金钱吊葫芦、老鸹枕、老鸦爪、山萝卜、土菜、结梨、大叶铡草、白头翁、鸡爪莲、郁苏参、土人参、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叶下白、茯苓草。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蔷薇科。 性味:甘;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肺热咳喘;泻痢;疟疾;咳血;便血;崩漏;痈肿疮毒;疮癣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鲜品捣敷。 药材基源:翻白草为蔷薇种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 翻白草的作用: 1、翻白草治臁疮溃烂:翻白草(洗)。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保寿堂经验方》) 2、翻白草治细菌性痢,阿米巴痢疾: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浓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3、翻白草治痢疾:天青地白根五钱。煎水服,一日三、四次,服二、三日。 4、翻白草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纲目》) 5、翻白草治久痢不止:天青地白、白木槿花各五钱,煎水吃。 6、翻白草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7、翻白草治赤痢腹痛:天青地白细末五分。开水吞服,饭前服用。 8、翻白草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 9、翻白草治风湿麻木瘫痪,筋骨久痛:天青地白、大风藤、五香血藤、兔耳风各半斤,泡酒连续服用,每日早晚各服一两。 10、翻白草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药物志》) 11、翻白草治风瘫:天青地白(鲜)一斤。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二两。第二次用量同样。另加何首乌一两(痛加指甲花根二两)。 12、翻白草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纲目》) 13、翻白草治疔疮初起:天青地白根一两。煎水服。 14、翻白草治崩中下血: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方》) 15、翻白草刀伤止血生肌:天青地白叶(干)研末外擞;或鲜根捣烂外敷。 16、翻白草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两五钱,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7、翻白草治癫痫:天青地白根(去心)一两,白矾三钱。加酒浸泡,温热内服,连发连服,服后再服白矾粉一钱。(选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18、翻白草治创伤出血:新翻白草叶。揉碎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9、翻白草治阿米巴疾:翻白草30克、黄连3克、乌梅9克,水煎服。 20、翻白草治血友病:鲜翻白草二至三两。煎汤服,每天一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1、翻白草治急慢性肠炎:翻白草30克、铁苋菜30克、水煎加红糖服。 22、翻白草治脾胃虚弱白带: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仙鹤草。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23、翻白草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翻白草15克、白茂9克、红枣5个,水煎服。 24、翻白草治腮腺炎: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涂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25、翻白草治浑身疥癣: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纲目》) 26、翻白草治疔毒初起,不拘已或未成:韶白草十科,酒煎服。(《纲目》) 当然: 翻白草的副作用 翻白草可清热,解毒,止痢止血。可治妇女赤白带和月经过多症。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鲜者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宜忌:阳虚有寒、脾胃虚寒等少用。 温馨提示: 第1步冲泡时不可和含铁元素的矿物药(如自然铜、绿矾等)配伍。 第2步脾胃虚寒者、食少便溏者忌用。 第3步低血压患者及心动过缓者不宜服用。 第4步治疗期间应控制饮食,忌恼怒、劳累,忌食辛辣生冷食物,并定期监测血糖。 第5步鉴于此方是民间偏方,尚待进一步研究及临床验证,故不建议长期服用。

2019年06月19日 0条评论 675点热度 1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七味(口)之七

口辣:嗜酒无度,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 原因:由肺热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 对策:清肺梨。把梨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 川贝炖梨 川贝炖梨是一道甜品。主要食材有川贝母、百合、陈皮、梨子、冰塘。做法是将药材洗净备用,陈皮切丝,梨子洗净,去皮去心切块,放进锅中炖约2小时,起锅前加入冰塘即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补气健胃等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川贝主要适用于燥热所引起的咳嗽,但若是寒性咳嗽,服用川贝母粉就如“雪上加霜”,是很不适宜的。 或绿豆汤,每日2-3次。口淡。

2019年06月18日 0条评论 31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七味(口)之六

口臭:流涎、食欲不振或采食缓慢、口腔恶臭,口腔黏膜潮红、增温、肿胀和疼痛。 原因:由胃内饮食停滞、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口腔疾患及消化不良,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对策: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肠胃,同时,由于口腔溃疡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多吃蔬菜和小麦胚芽,并补充维生素B、C和锌。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也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及了解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019年06月18日 0条评论 30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七味(口)之五

口淡: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 原因:由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所致,多见于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 对策: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 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019年06月17日 0条评论 29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七味(口)之四

口咸: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弱。 原因:由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所致,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对策:以滋补肾阴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之类。若心肾不交,可选黄连阿胶汤;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可选杞菊地黄汤、镇肝熄风汤;相火妄动,可选知柏地黄丸;肺肾阴虚可选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之类。

2019年06月15日 0条评论 27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七味(口)之三

口酸: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 原因:由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对策:消除诱发因素,避免对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饮食及药物。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浓鸡汤等浓缩鲜汤、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质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进食牛奶,豆奶,奶油,菜泥,粥,面条,面包等。

2019年06月14日 0条评论 25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气味(口)之一

各位亲,咱们谈完五劳,何妨谈谈气味以及食疗方案 口苦:五心烦热,口苦咽干。 原因:由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 对策: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

2019年06月13日 0条评论 31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五劳之四

四、久立伤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也就是说,骨骼由肾脏主管,长久站立不仅会使骨骼的运动、屈伸功能产生障碍,出现关节疼痛、变形、骨折,还会造成肾脏的损伤。 因此,可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蚕豆等;或艾灸肾俞、腰阳关、命门、阿是穴等均有好处。

2019年06月10日 0条评论 31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五劳之三

三、久坐伤肉 久坐伤肉,即经常长时间坐着不运动的人,肢体缺少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人体肌肉的运动功能; 其次,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亦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体质虚弱等症状。 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如果你经常加班在办公室久坐的话,最好多吃一些莲子、山药、薏苡仁等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钟后起来走动走动更好。 经常推揉小腹周围穴位或其他相关穴位: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脾俞、胃俞等,都有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2019年06月09日 0条评论 33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叙谈,五劳之二

久卧伤气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久卧伤气”简单说,就是长时间卧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可导致一身之气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 其次,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 因此,正常的卧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内气血充盈、精力旺盛。 但是,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 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当然,对于久病卧床的人,就应当多吃些补气行气的食物,如人参、太子参等。

2019年06月08日 0条评论 24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5152535455…58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