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跟着小菜学中医
健康

老鸭

今晚吃老鸭,于是就想跟大家谈谈老鸭 经常会听老人家唠叨着:喝点老鸭汤补补,喝点老鸭汤补补! 事实上,老鸭在肉类里面功效着实不错; ♥老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易于消化,并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组织中。 老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E比较多的肉类,老鸭肉中钾含量最高,还含有较高量的微量元素。 老鸭肉药用价值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全身都是宝。 ▸功效与作用 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 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 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老鸭的营养价值很高,老鸭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老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比猪肉低,易于消化,并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组织中。 老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E比较多的肉类,与畜肉不同的是老鸭肉中钾含量最高,还含有较高量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 ♥老鸭肉药用价值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老鸭全身都是宝。 搭配禁忌 鸭肉忌与兔肉、杨梅、核桃、鳖、木耳、胡桃、大蒜、荞麦同食。 鸭肉+板栗=中毒。 鸭肉+鳖=引起腹泻、水肿、阳虚。 人们常言“鸡鸭鱼肉”四大荤,鸭肉蛋白质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适中且分布较均匀。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 ♥烹调 1 烹调时加入少量盐,肉汤会更鲜美; 2.鸭肉是一种美味佳肴,用鸭子可制成烤鸭、板鸭、香酥鸭、鸭骨汤、熘鸭片、熘干鸭条、炒鸭心花、香菜鸭肝、扒鸭掌等上乘佳肴。鸭肉适于滋补,是各种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3.鸭肉、鸭血、鸭内金全都可药用; 4.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 5.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6.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 ▸禁忌人群 鸭肉性寒,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因寒痛经者不宜多用。 素体虚寒、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以及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应少食老鸭; 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鸭肉。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022年06月14日 0条评论 12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小动作解重患

中医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多痰, 老话说“百病由痰生,怪病从痰治”, 痰在心脑,出现眩晕、心悸、胸闷、心慌 痰在血,血液粘稠,血脂高,血糖高,容易长斑块,冠心病 痰在肺,出现咳嗽、咳喘、咳痰 痰在咽喉,嗓子里有异物感,咳不出来,吞不下去,出现梅核气 痰在四肢,阻滞四肢的气机和经络,出现肢体麻木 痰在脾胃,表现消化系统问题,有胃胀、腹胀、撑 痰在颈,出现淋巴结节、甲状腺疾病 痰在经络,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的表现,还可能出现面瘫、中风等疾病群,颈椎病,腰椎病 痰在脉管,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因此,化痰有助于防治很多疾病。 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面,痰就是喉咙里面那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的呼吸道分泌物,其实这只是狭义上的痰,还有一种痰是广义上的痰。 广义上的痰指的就是我们身体内部代谢不出去的液体,如湿气、高血脂等,在中医上面都被视为脾胃虚弱导致的内痰。 想要调好自己的病,就要先从化痰开始。 经常有人称自己咳痰,感觉喉咙里面总有痰,好像一直都咳不完的样子, 冬天的时候会更严重,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都想过要放弃了。 今天就分享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化痰要穴,这穴位,之前摘选分享过,但是,时入夏,在这期间好好运用这穴位,来排除身体里面的痰积,可达冬病夏治之功效! 丰隆穴,身体的“化痰穴” 丰隆穴是身体上面非常重要的化痰穴位,也被称为“化痰穴”,这个穴位走胃、脾二经, 因此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改善因为脾胃虚弱导致的各种痰湿问题。 丰隆穴的位置:丰隆穴位于小腿处,首先我们要先找到小腿外侧膝盖眼和脚外踝处的这2个点, 然后顺着这两个点取中间的那个点,完后顺着这个点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靠前外侧大约1.5厘米,就是这个穴位的所在处。这个穴位比周围其他的部位会更敏感,按压起来的时候会更痛。 · 经常按摩丰隆穴有哪些好处? · 瘦身 脾胃主运化,全身的水液代谢都离不开脾胃的输布,如果脾胃功能受到了影响,身体内的水液无法被有效的输布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就会导致体内的痰湿越来越严重。 湿气重的人,体质一般都比较偏胖,脸色偏白,大便不成型。 经常按摩丰隆穴,每天早晚按摩此穴位5分钟左右,然后再配合提肛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祛湿化痰,促进排毒,减肥消脂。 养胃 如果您经常出现没有食欲、爱打嗝、胃胀的现象,可以经常按揉丰隆穴,这个穴位有促进消化,消除胃胀、增进食欲等功效。 找到丰隆穴,顺时针按摩5分钟,逆时针按摩5分钟,然后顺着丰隆穴垂直向下的方向来回的搓,搓10分钟。 功效: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养胃的效果,调节胃脏功能,改善腹胀、打嗝等慢性肠胃病。除了减肥和养胃之外,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还有降压、降脂的好处,同时还能缓解头痛、头晕、咳嗽痰等不适。 ♥很多时候,成功在于坚持,一个小小的动作,可创造奇迹,持之以恒,便知晓

2022年06月04日 0条评论 120点热度 1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端午佳节话粽子

粽子,是的,自然有其养生功效,中国的所有养生文化都与养生息息相关~ 炎热的夏季品尝美味的粽子,即解口腹之欲,又有保健食疗之功效. 比如: 糯米(江米) 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比如 ♥红豆 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 ♥再比如: 红枣 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 ♥然后: 芦苇叶 竹叶 或 荷叶 好咱们一个个来细谈: ♥棕叶的养生功效 我国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所着的《本草纲目》中称粽叶具有治疗“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 包粽子的叶子,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 ♥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作为食品包装,其具备天然和无污染的特性,因此,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另外叶子不仅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近年来研究证明, ♥粽叶(箬竹叶)的提取物还具有抗癌作用。 ♥糯米的养生功效 粽子的主料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也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芒种过后,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且不说其中的配料,仅就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开。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 ♥粽子配料的养生功效 粽子的配料中很多都有补益作用,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还能够增加蛋白质含量;花生、莲子、山药、芡实是夏季清补的食材。制作肉粽、蛋粽,则可以提高蛋白质和脂肪,并增加铁的含量。枣馅儿粽子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馅儿粽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水果馅儿粽子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蛋黄馅儿粽子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吃粽子必须要注意的三点 粽子在未熟时不能吃 看着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袅袅青烟,粽叶飘香,让人忍不住想“趁热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极难消化,对人的胃产生极大的负荷作用。 ♥吃粽子时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发生消化不良甚至有类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极其容易因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在吃粽子时,最好是一旁佐以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一边喝茶,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每次少吃一点,由于粽子时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其极不易消化,建议可以吃迷你粽子。 ♥小菜养生馆祝大家端午节安康吉祥!

2022年06月03日 0条评论 11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立夏养生

“立夏”并不等于“入夏”,此时我国往往只有南方一些地区进入夏季,北方大部分地区则处于仲春和暮春时节。 为迎接立夏日的到来,民间自古形成了许多传统习俗,一些风俗甚至延续至今。 风俗不一,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等;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等;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则有雨水、谷雨、白露等。 在《逸周书·时讯解》中,曾如此解释立夏节气:“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形象描述了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古人十分重视立夏节气。此时万物繁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其年景基本定局,故有“立夏看夏”之说。 “尝三鲜”与立夏饭 “民以食为天。”围绕立夏的节气特点,民间形成了丰富的习俗,其中也包括饮食。 比如,有的地方立夏日食用青梅;民间有“尝三鲜”、吃鸡蛋等说法;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据说“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 “这种立夏尝新其实不怎么普遍。全国各地气候不一样,有的地方立夏时已经有收获物了,但有的地方还没有收获物。所以,尝新是地方性的。”王娟解释。 “立夏饭”也是比较有特色的饮食:人们用红豆、黄豆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蒸熟后食用。有民俗专家解释,这种立夏饭也叫五色饭,寓意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 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立夏日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为啥要拴“疰夏绳”? 不只是饮食,立夏的诸多习俗,其实都在提醒人们为夏天的到来做准备。 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可见在明代,到了立夏的时候,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 夏天的时候,老百姓们也有自己消暑的办法,比如喝冷饮。据说,宋朝时,冷饮的花样就已经非常多,有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香蕈饮、金橘雪泡等。 值得一提的是,立夏有“称人”的习俗。具体来说,就是在立夏当天称一下体重,希望夏天过得顺利。夏天过去后再称一次体重,和之前的体重做对比,及时调理身体。 不仅如此,人们还会给孩子拴上“疰夏绳”。疰音zhù,指因不能适应气候或环境而得的病,如疰夏、疰船等。拴疰夏绳,即用五色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表达消除暑气的愿望。

2022年05月06日 0条评论 13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轻松熬米汤

昨天,咱们谈米汤的种种功效,事实,新冠初期时段,我一早呼吁大家多喝米汤 特别是得了新冠与病后调理 米汤又叫米油,是大米熬出的最精华部分,也是对人体最有益的那部分。 有人用高压锅熬米汤,但保压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不需要放多少米,熬出来的米汤也是稠稠浓浓的。事实上,熬得浓是指米的量要多,而不单指米汤的浓度,这种利用高压锅的保压时间长而制作出来的浓米汤,看上去是浓了,但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也有人用慢炖锅熬浓米汤,常常是米粥熬好的时候,'也已经把米汤都吸收进去了,米膨胀得很大,但米汤却没有多少。 我还见过有人熬浓米汤煳锅,结果每熬一次米汤,都要刷很久锅,于是熬浓米汤变成了苦差事。 其实,要想熬好一锅浓米汤,得讲究技巧,要把握好“选、淘、煮、煨”四步: 首先, 1 选米:硬米或者糙米 2 淘米:洗两次到,三次,以免营养流失 3 煮与煨 如下步骤: 把米(大米或者糙米最好)洗后,以10比1,比例泡水2小时, 然后, 大米和水下锅,大火煮沸后,将火稍微调小些,保持锅内沸腾状态,人就在一边看着。注意大米的形状,在米刚开花却还没膨胀的时候,捞点出来尝尝。倘若发现大米吃起来已经不硬,就是熟了,立即拿漏勺把锅里的米全部捞出,剩下的就是浓米汤.稍晾一下就可以喝了。 这样熬出的米汤,若看上去比较浓,就是合格的浓米汤;若比较稀,就是米放少了,下次熬需要增加米量。而且这样熬米汤是绝对不会煳锅的,因为米刚熟就被捞出来了,没法糊锅底。 其实这样熬米汤也不费时间,我每次都熬很多米汤,用的是东北大米,一般从冷水到煮沸,需16分钟;从沸腾到米刚熟,大约也是16分钟。这期问,只要去看几次,别让它溢出来就可以,其余时间,用来做厨房里的其他事,合理利用了时问。

2022年05月02日 0条评论 12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敛汗二子汤

《灵枢》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如果治疗的话是忌汗的,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耗。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时,虽然没到软瘫的地步,但人会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既伤气又伤阴,气阴两虚。 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汗出,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发热,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而干。 中医认为,心肾相通,所以,补心也要兼顾补肾。 有一个方子能补五脏,特别是补心肾,非常适合夏季服用,可以养阴,又可以防止元气外泄,不论男女都适合。 这个方子叫二子延寿茶,名为二子,说明它只有两味药,五味子和枸杞子。 懂得养生的人都知道五色可养五脏,譬如黑色入肾,肾不好可多吃些黑豆等;但你知道吗?其实五味也可养五脏,中医讲“酸、甘、苦、辛、咸”,五味分别归入五脏,与肝、脾、心、肺、肾相对应。而五味子刚好对应了这五味,简直就是天生的保护五脏的法宝。 图片 五味子,《神农本草经》把它为上品。 武则天用它补益身体、延年。 《抱朴子》中提到淮南公羡门子服它十六年,面色如玉。 名医孙思邈的“生脉散”,就用五味子益气、护心脏。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也有记载,慈禧用它来养心神。 五味子中含有的独特物质能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还能安神、健脑。 五味子还能滋养肾中精气,同时又可固摄肾中精气,比单纯滋补的药效更佳。 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从《诗经》“集于苞杞”时起,便用于医药,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枸杞就是滋补佳品,被称为“却老子”。 枸杞,占据养生界的平价食材首位,可是当之无愧! 《本草纲目》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 《本草经疏》载:“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 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本草备要》载:“枸杞,平补而润,甘平。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去风明目,利大小肠。” 二子延寿茶:枸杞子6克、五味子6克,可以把五味子略捣一下,开水冲泡代茶饮。 五味子酸苦甘辛咸,但以酸味为主,实在不喜欢的话,可以加罗汉果,增加甜味和功效,又不含糖分。对于高血脂、高血糖的朋友来说,比较友好。

2022年04月27日 0条评论 14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竹叶

竹叶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作用。 1 清心除烦 淡竹叶性甘寒、入心经能够清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能泄胃火以止渴。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等症状。 清心除烦 2 清新降火 淡竹叶性寒能够清心降火,甘淡能渗湿利尿。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 清新降火 3 利尿 临床应用证明,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弱,但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钠的含量。 正常人试以本品10g煎服,利尿作用弱,但能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其利尿作用较木通、猪苓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强。 利尿作用 4 抑菌 竹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实验:用竹叶水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5 解热 用15%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引起大鼠人工发热,用淡竹叶水浸膏灌胃有解热作用.对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引起的猫和家兔发热,竹叶亦有解热作用,每2g/kg竹叶的解热效价相当于33mg/kg非那西汀(phenacetin)的0.83倍。 解热作用 6 抗自由基 竹叶提取物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生物黄酮类保健营养素,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能力和确凿的类sod活性。对亚硝化反应的阻断能力可与vc相媲美。 7 抗衰老 竹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研究表明,叶绿素是许多蔬菜抗诱变作用的重要成分,有抗肿瘤防癌变功效,因叶绿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这对预防心血管病和防衰老有积极作用。 抗衰老 8 抗肿瘤 实验:竹叶粗提取物对s、喜。的抑制率为43.1%一45.6%,但对宫颈癌一14和淋巴肉瘤一1腹水型无抑制作用。 9 农业生产 竹叶提取有效成分后的残渣,因其仍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多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等,可以直接用于禽畜饲料的生产。 农业生产 10 竹叶用药禁忌 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 肾亏尿频者忌服淡竹叶。 孕妇忌服淡竹叶。 4、竹叶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2022年04月17日 0条评论 13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清明馍馍

每年清明前后,乡间小道、田间地头新发的艾蒿叶,又给我们的餐桌带来一道新的美食。 清明包(清香艾馍馍) 大家肯定都知道清明包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那么对于很多人肯定也都会想知道清明节为什么要吃清明包呢?既然要吃到清明包,那么大家肯定也想知道清明包的做法对不对? 清明包又名清明果、青团、“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是中国南部、中东部汉族特色食品之一,清明时节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上海、宁波叫青团,苏州叫青团子,杭州叫青团子或清明团子,南京称清明团或春团,温州叫清明饼儿,金华叫清明果儿(月牙形的叫清明饺儿)。 ♥清明为什么要吃清明包? 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关于清明节吃清明包的习俗,《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台州地区椒江市故事卷》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亡故,靠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度日,金兰从小骄横懒惰,还要打骂母亲,但朝廷命令,田地抛荒要被处死,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去自家祖田干活,金兰在野地里无意中看到母羊给小羊喂奶的情景,幡然醒悟,决心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提着竹篮来送饭时,他主动迎上前去,母亲误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又要遭儿子打骂,一时想不开,投进水塘自尽,金兰立刻跳进水塘,但只摸到一块木板,他将木板拿回家中供奉在堂前,据说牌位就是这样来的, 为了纪念母亲,他将母亲放饭篮的地方长出的野草绵青采回来,做成苦饼, 故事还说,这一天是小伙子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就把这一天叫做清明,并且每年清明日都带着苦饼到水塘附近的路边祭拜,后世称之为上坟,因为糕饼一类的食物古时也叫“餣”,所以后人就把金兰用“青”做的这种饼叫青餣。后来清明上坟吃青餣变成了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事实上,所有中华养生传统的习俗离不开养生,也就是,在清明节气吃艾馍馍是因为养生,也就是艾的几大功效 (之前谈过,借此温习) 1、杀菌消毒。艾叶抵抗很多的病菌和病毒,农村的老人经常会拿晒干后的艾叶煮成水,用来洗澡或熏蒸,以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还有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 治疗湿疹。有一些人脚上或者身上起了湿疹的话,我们可以用艾叶烧水,然后用来洗澡或者用来泡脚,可以很好的帮我们去掉这些湿疹。其实因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而具有独特风味。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认抗癌植物芦荟的10倍。另外,它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保健野菜。 3 去除体内湿气。对于女性而言,艾叶最好的功效就是可以去湿,女性特别容易让身体感染湿气,而且一有湿气就是很多年都不能消除,就可以用艾叶泡脚,缓解女性月经期间的经痛,还有月经不调的症状,因为艾草有活血化瘀,并且暖胃暖宫的作用,艾叶有驱寒活络的功效,中老年朋友用艾叶泡脚,可驱除体内寒气,缓解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 4、美容养颜。艾叶浴不仅有利于防治感冒,对湿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此外,经常进行艾叶浴还有很好的美容作用,这是因为艾叶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皮肤新陈代谢。慈禧御医研究的美白大浴中就有艾叶,不仅如此,在三伏天气用艾叶泡脚可以预防许多的炎症,特别是在这种天气很容易上火,用艾叶泡脚就可以有散火的作用 ♥好,最后来个艾馍馍菜谱 食材:米粉250g,糯米粉500g,盐适量,食用油适量,香油少许,水适量,艾蒿叶一把,小油菜叶子适量,笋子(干笋最好)400g,豆腐干三块,腊肉300g,酱油适量,鸡精适量,食用油少许,糖一小勺。 做法 艾叶洗净后 放入料理机,加入200g水打细。 米粉、糯米粉、糖、打好的艾叶汁一起和,边和边慢慢加水。 和成面团备用(不要和的太稀,太稀了一蒸就塌,太干了会硬,所以要慢慢加水和,手感像饺子皮的程度即可) (因为条件有限,我用的是新鲜笋子,正宗的应该是干笋子泡发的。)笋子切成片绰水。 绰好水后洗净,切成小块,豆腐干切碎(条件有限,我用的厚油豆腐) 热锅冷油 放入一小撮花椒炸香,不喜欢花椒的朋友,把炸好的花椒粒挑出锅,只留炸香的油就好。 下入肉末(正宗的应该是腊肉,不用加盐)翻炒,加适量盐。 肉末炒至八成熟左右,加入适量酱油、鸡精、香油(如果是腊肉馅,可以不用加酱油,根据自己的口味来)。 肉馅炒熟后关火,加香葱末,肉末装碗 晾凉备用。 洗干净小油菜叶子(叶子可用白菜叶、莴笋叶,都是带清香的叶子)晾干水分 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手上抹点食用油,然后把剂子从周边捏开,中间厚 边薄的手感来捏,加入适量的肉馅在皮中。 然后皮子两边对捏好,再慢慢整形,用一片小油菜叶子垫下面,这样一个个做好。 上蒸笼,开水锅里中火蒸30分钟关火,不要急着揭锅盖 ,让它自然冷却(建议,头天晚上蒸好,第二天早上再蒸热吃,口感最好),蒸好了,请慢慢享用。 小贴士 慢工出细活,和面要慢慢加水和,不要一次性加多水 馅儿料的咸淡,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加减。 3、包的时候、馅儿别放太多。

2022年04月03日 0条评论 14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肾之募穴-京门

今日谈谈,肾的募穴,京门 其功效 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附注 肾之募穴。 相关论述 《类经图翼》: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热胀,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俛仰久立。 《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可久立仰俯,京门及行间主之。 ♥京门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取穴】侧卧位,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功用】益气壮阳,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主治病症】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疝痛,尿石病,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肠鸣,腹泻,腰痛,胁痛。 其它疾病:肋间神经痛,腰背肌劳损,肠炎。 ♥【刺灸法】 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季胁部。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穴】1、配行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 配身柱、筋缩、命门治脊强脊痛。 【方例】尿黄、水道不通:京门、照海。 洞泄不化:京门、然谷、阴陵泉。 洞泄体痛:京门、昆仑。 小腹肿:京门、蠡沟、中封。 腰痛不可以久立俯仰:京门、行间。 腰痛:京门、肾俞、膀胱俞、委中。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11、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的侧支的前支重叠分布。腹肌是腹壁的重要组成部。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最浅层,肌束由后上方向前下斜行;深层的腹肌由后下方向上方斜行;腹横肌则由后向前横行。因此,腹肌能保持腹腔内一定的压力(腹压),以维持腹腔内器官的正常位置。穴位腹腔内对应器官,有升(右)降(左)结肠、小肠、乙状结肠等。 【临床应用】 【肾绞痛】 主穴 肾俞 三焦俞 关元 三阴交 配穴 下焦湿热者,配阴陵泉;气滞血瘀者,配膈俞、太冲;肾气虚弱者,配腰阳关;尿路上段结石者配京门、天枢、气海;尿路中、下段结石者配取膀胱俞、中极、水道。 方义 肾俞、三焦俞位于肾区,又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配关元疏利膀胱气机,疏通局部经络以

2022年03月26日 0条评论 15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胆之募穴-日月

今日咱们谈谈胆的募穴 日月穴 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别名 神光 隶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出处 《脉经》 功能主治 功能:收募胆经气血。 主治: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取穴方法 定位:人体日月穴位于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乳头下方,当第7肋间隙处取穴。 穴位释义 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穴位配伍 配胆俞治胆虚; 配内关、中脘治呕吐、纳呆; 配期门、阳陵泉治胆石症; 配支沟、丘墟治胁胀痛; 配胆俞、腕骨治黄疸。 临床运用 ①针刺日月、期门等穴,可引起胆囊不同程度的收缩,又可使胆道术后置T管引流患者奥狄氏括约肌开放频繁;开放时间稍延长,关闭时间稍缩短。但对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影响。 ②针刺胆石症患者日月、期门等穴,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胆囊显著收缩,促进胆囊排空。 日常保健 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手法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2022年03月23日 0条评论 12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34567…58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