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跟着小菜学养生
健康

秋意渐浓,来杯桂花茶如何

桂花是一味 中药 桂花是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桂花也称银桂、木犀、九里香。 桂花作为中药最早被收入《唐本草》中,言其皮“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其花有白者为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擦发泽之类。” ♥桂花味辛香,其性温,入肺、脾、肾经,功能温肺化饮、散寒止痛,可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经闭腹痛、牙痛等。《陆川本草》称桂花“治痰饮喘咳”。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桂花四大功效 1.健胃 适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炎症性肠病之人。可辅助治疗虚寒性的胃痛,比如:秋冬季节胃疼加重人群。 2.生津 适用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属阴津亏损证之人,可缓解头晕、腰痛、畏寒、大便溏、小便清长、脉沉细等症。对腹痛、拉肚子、肠鸣下泻、便血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3.化痰 适用于肺津不足,慢性咳嗽、喘症之人。有辅助稀释痰液、平喘的功效。 4.化瘀 适用于女性经期痛经之人,有美容养颜、滋养肝血、调节月经等功效。 ♥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树浑身是宝,中医常将花、果实、根茎入药。 花:味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味辛甘温,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 根:甘,微涩,平,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桂花子:性味辛、甘,温,有暖胃、平肝、散寒功效。用于虚寒胃痛。 枝叶及根:煎汁敷患处,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风湿麻木等症。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拥鸽天·桂花》中盛赞桂花的词。除了香气馥郁,桂花也是中药的一种。 近来,凉意初起的同时,秋风中也带着丝丝甜蜜,又到一年桂花飘香的季节了。 我们东方女性大多体质偏阴寒,而桂花是性温的,它的香气,喝到身体里也能香很远~ 香气钻到那些瘀滞的角落,能化瘀; 香气飘到脾胃,能唤醒麻木不振的脾胃,所以脾胃湿热导致的口臭、胃痛,可以喝桂花香口哦; 香气钻到肝经,能驱除阴寒,让沉郁的肝气和心情得以舒展。 桂花是女孩子可以不用费心喝的一种花,堪比玫瑰 。因为桂花也滋养肝血,顺便调理由于肝郁导致的月经不调。 要注意的是:孕妇忌服。

2022年09月15日 0条评论 13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白露养生

  秋风萧瑟,秋意渐浓 从白露开始 大雁小燕自北方飞至南国 群鸟趁着秋果丰硕之时大块朵颐 率先为过冬做起了准备   ♥而对庄稼人而言 “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 此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 大地即将一片金黄 对于丰收的期许 正在变成现实 民间有俗语:“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意思是说,白露过后,容易受寒湿之气的侵袭,应及时换上长衣长裤,尤其是腹部,更应注意保暖。如果感受了这股寒湿所化的白露之气,人就容易感冒、咳嗽,腹痛,腹泻,甚至罹患关节炎、风湿病。 但白露添衣不能太多太快,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让身体适当耐寒,提高机体的抵寒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安然过冬。 ♥白露忌晨练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白露之后建议不要再做“晨练”。因为白露之后的早晨天气湿冷,早上起床后人们的血压及心率往往是逐渐升高加快的过程,一个晚上没喝水,血液的黏稠度高,早上身体的各种耐受阈值都很低,运动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明显升高。因此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下午、傍晚才是一天之中最佳的运动时间。如果不想外出运动,可以尝试练习抬脚跟,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涌泉穴,还能拉伸脚底和腿部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 ♥白露宜润肺健脾 秋季肺脏当令,肺五行属金,根据中医五行生克理论,培土(脾胃)能生金,而金又能生水(肾),故白露的食补与药膳既要润肺,又要健脾,还可养肾。 白露时节,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苏、浙一带有饮用“白露米酒”的习俗,而在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中医学认为,糯米、稻米性味甘甜入脾,米酒性温不烈,既能温阳散寒,又能健脾利湿;龙眼肉甘温,入心脾两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得配本草》中说龙眼肉:“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故久病体虚或老年体衰,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的人可在白露时多吃些龙眼。要注意的是龙眼属于偏温性的水果,平时容易上火的人、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吃龙眼,只能浅尝辄止。 ♥白露时节为了预防秋燥伤肺,可以选用一些益气养阴润肺的中药,如西洋参、百合、杏仁、白果、川贝、葛根、麦冬、桑葚、石槲等搭配家禽做药膳。《黄帝内经》中提到:食“五畜”以养精血。“五畜”为“血肉有情之品”,鸡肉温中健脾、添精补髓;鸭肉滋阴补虚,是白露时节最宜食用的家禽。 ♥白露宜暖脚 俗话说:“寒邪生于足下”。人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的“小心脏”,寒气一般是从脚底侵入。因此,白露节气后就不能再光着脚穿鞋,防止受寒。除此之外,泡脚也是保护脚踝的好方式,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不烫手)即可。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比如具有温经作用的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活血通脉的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应询问医生。 ♥此外,泡完脚后,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也可以坐到床上,脚心相对,同时按摩小腿肌肉,直到局部肌肉发热。泡脚后脚心相对能连通肾经,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注意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更好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过后 中秋眼看不远 这初秋的悠长岁月 也因对团圆的盼望 而更显温情   给想念的人打个电话吧 所有的想念 都值得被听见~

2022年09月08日 0条评论 136点热度 1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迎香

迎香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在禾髎上鼻下孔旁.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当鼻唇沟中. 【释名】迎,指迎接;香,指气味.本穴位于鼻旁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针此可恢复嗅觉,故名. 【类属】手足阳明之会. 【穴性】散风清热、通利鼻窍.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鼻塞,鼻衄,鼻渊,口眼?斜,面痒,面浮肿,鼻息肉,头痛. 2.其他病症胆道蛔虫症. 【配伍】配印堂、合谷治疗急慢性鼻炎;配合谷治面痒肿;配合谷、四白、地仓、颊车治面神经麻痹;配阳陵泉、丘墟治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2~0.5寸;不宜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太平圣惠方》: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 《玉龙歌》: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治. 《百证赋》: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 《针灸大成》: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口?,面痒浮肿风动叶落壮如虫行,唇肿痛,喘息不利,鼻?多涕,鼽衄骨疮,鼻有息肉.  

2022年09月06日 0条评论 11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万病先修己心

最近发现很多友友,各种缘由 得了抑郁症,焦虑症,接着累,无尽累,~ 急病乱投医,到处寻医,不停换医生,急着想好,但是,心总是定不下来,病,也就一直好不了~ ♥曾有人这样子说,世间诸病症皆幻像~ 同意的,所谓 "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在山倒与抽丝之间,很多时候唯:一念之差!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自己的信任要超越一切! 情绪犹如病毒,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 自身免疫力差的,抵抗力弱的, 要牢记防微杜渐。 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 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 比我们所了知的更善和更恶的世事, 还有不计其数… 不要让某个事件成了你生命的全部, 毕竟没有哪个东西是这个世界的全部, 皆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已… 抑郁寡欢久了,生机也就被扼杀了…

2022年08月31日 0条评论 11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跟着小菜学一穴之太溪

太溪穴,也叫大溪穴。此穴位位于我们身体的脚部,足内侧。太溪穴具有不少对我们养生非常有效果的作用。本篇我们可以细致的说一说,太溪穴的功效、配伍、以及按摩手法和能够主治的病症。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太溪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输(土)、肾经俞穴、原穴。 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第1步“太溪穴”:“太”,大也。“溪”,溪流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第2步“吕细穴”:“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吕细穴”。 第3步“肾经俞”:“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第4步“肾经原”:“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第5步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牙痛、咽喉肿痛、气喘、支气管炎、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咳血、消渴等; 缓解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肾脏病、遗精、膀胱炎、阳痿、小便频数、乳腺炎、增强性功能等; 缓解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手脚冰凉、手脚无力等; 缓解治疗精力不济、失眠、健忘、祛斑、美容、祛痘、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等。   太溪穴的配伍功效 配少泽治咽痛、齿痛;配飞扬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腧穴学》);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 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 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

2022年08月29日 0条评论 11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天罗水

到了秋季以后,好多的丝瓜就开始接近采收的尾声了。 如果你家里也有种植丝瓜,可不要把丝瓜藤随意的就给砍伐掉了,它的藤蔓中还藏着“宝贝”——丝瓜水, 丝瓜水是什么? 古人称它为天萝水, 丝瓜是一种含水量很足的蔬菜,把它剥皮切开以后,还能感觉到它的果肉滑滑的,而炒熟了吃起来也是这种爽滑的口感。 其实不光是丝瓜含水量足,它的藤蔓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小时候调皮,就很喜欢去扯丝瓜的藤蔓,把它扯断以后就很快会流出汁水,而这种水也就是丝瓜水,在古代也叫它“天萝水”。 我国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丝瓜水的价值,并且还对其进行运用了,这个在古代的很多医学书籍中都是有记载的。 其中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称它为“天萝水”,并且还记载了它的取用方法,一般是采用主蔓根部30厘米处剪断,然后让它自然流出,收集起来就可以了。 ♥丝瓜水是有着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记载了丝瓜水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既可消痰火,又能治肺痈等。 而在《中国药植图鉴》中也记载了,丝瓜水加糖煮沸以后服用可以镇咳,同时对于头痛、腹痛、感冒和水肿等也有效果。 当然了它目前最常见的用途就是美容护肤了,因为丝瓜水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植物粘液、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涂抹在肌肤上,既能补充肌肤所需要的水分,让肌肤保持水嫩,细腻。 同时它所含有的大量的天然保湿因子,可以维持角质层正常的含水量,并减缓脱水,避免肌肤变得干燥,让它长时间保持湿润,富有弹性,看起来肤色红润、结净又白皙,从而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如果经常使用,还能有效去除面部的黑头、粉刺等等

2022年08月26日 0条评论 12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末伏吃什么之五

绿豆家族之 1,绿豆粥 夏日炎炎,不少主妇会熬一大锅绿豆汤给家人当水喝。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对于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可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煮绿豆粥的时候不要加入碱。 绿豆富含B族维生素,它是绿豆解暑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弥补出汗时的营养损失。碱会严重地破坏多种B族维生素,同时,绿豆中的类黄酮抗氧化成分也会因为加入碱而损失。 ♥如果希望把粥煮得黏一些,可以加入少量燕麦片或糯米来“增稠”。   2,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但要注意,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胃气,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 ♥但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搭配些偏温性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

2022年08月24日 0条评论 12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末伏吃什么之六

酸梅汤 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凉的酸梅汤可谓是神清气爽,而酸梅汤里有个很重要的食材,就是乌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主治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酸梅汤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取乌梅30克、山楂干50克、蜂蜜适量。将乌梅、山楂浸泡半小时,慢火煮2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蜂蜜少许,放凉后喝。在饮用酸梅汤时也可以选择在午餐后饮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消除午餐的油腻,有利健康

2022年08月24日 0条评论 12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末伏吃什么之四

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要提醒大家的是,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莲藕,最好产后过几周再吃;而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就不宜生吃莲藕了。

2022年08月23日 0条评论 12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末伏吃什么之三

老黄瓜 老黄瓜可谓消暑热的一大“法宝”。老黄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黄瓜。黄瓜的瓜皮本来是青绿色,但成熟时间久后会逐渐变为黄色,故又称为老黄瓜。其清热消暑能力强,且寒凉性少,是中伏天应对暑热天气的良好食材。 吃黄瓜时一定不要把黄瓜把儿扔掉。因为黄瓜把儿含有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为葫芦素C,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动物实验证实,这种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2022年08月22日 0条评论 12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7891011…33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