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跟着小菜学养生
健康

血糖忽高忽低,什么情况?

血糖,糖尿病,在中医有个名词,叫 "消渴症"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是就是把血糖控制好,让血糖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如果血糖总是起伏不定,总是有非常大的波动,就会容易患上糖尿病并发症,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些糖尿病患者看着自己起伏不定的血糖非常的焦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血糖总是控制不佳,可以从以下这5个方面找找原因,尽快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是不稳定? 1、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治疗 糖尿病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分别是服用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都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不要添加太多的个人意愿去调整治疗方案。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自己最近一段时间血糖控制的很好,身体状况也不错,就擅自减少药物的剂量或者胰岛素的剂量,这样就会导致血糖出现很大的波动。 2、饮食控制不科学 医生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想要让病情稳定,想让血糖被控制的好一些,就要在饮食上进行科学的控制。很多糖尿病患者走向了两个极端,有的糖尿病患者觉得服用降糖药物就不用控制饮食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上过于严格,什么都不敢吃。这两类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饮食控制不科学是重要的原因。 3、缺乏运动 运动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还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些糖尿病患者是比较懒的,不愿意进行运动,这样就容易让血糖出现不受控的情况。想让让血糖稳定一些,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就过量运动,不然不好坚持。 4、总是出现不良情绪 可以理解糖尿病患者背负着比较大的压力,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排解压力。长时间背负压力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堆积就容易让情绪爆发。过于激烈的情绪波动是会影响到血糖的,会让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要学会修养身心,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多走出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看一些美丽的景色,这样心情也会好一些。 5、总是熬夜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确保自己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经常熬夜也是会让血糖出现波动的。尤其是前一天晚上熬夜,第2天睡到日上三竿,很晚才起床,这样会打乱服药的节奏,还会增加人的食欲,会给控制血糖产生比较大的麻烦。糖尿病患者要赶紧改掉熬夜的坏毛病,慢慢的调整自己的作息。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佳,有很多原因。在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要找到原因,然后加以解决,不能放任不管。如果血糖一直高高低低,一直有很大的波动,就很容易引起一些严重的后果,让很多并发症找上门来。 ♥最后分享一款中草药(中成药)对消渴症病患相当不错,叫"消渴丸"

2022年12月02日 0条评论 10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经方讲解之柴葛大青龙

柴葛大青龙汤 组成:葛根20g,柴胡20g,生石膏30g,黄芩6g,麻黄6g,杏仁6g,桂枝4g,羌活6g,生地黄18g,玄参12g,麦门冬6g,白芍6g,生姜6g,炙甘草3g。(以上为体重15kg小儿用量,临证随年龄、视病情增减。) 功能:辛温解表,清热养阴。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证属外寒里热者,症见高热、无汗、手背足背冰凉、口渴烦躁,舌红苔黄或白,脉浮缓或浮紧,中取细数有力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饭前30分钟服。 方解:柴葛大青龙汤是张炜治疗“寒包火”发热的经验方,成人小儿皆效。此方由大青龙汤、柴葛解肌汤、增液汤化裁而来。《伤寒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陶节庵《伤寒六书》谓:“柴葛解肌汤,宜解肌,属阳明经病。”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汇参》谓:“太阳以麻、桂解表,石膏清里。少阳以柴胡解表,黄芩清里。阳明则以葛根解表,芩连清里。”方中葛根解太阳肌热,柴胡疏少阳表邪,共取大量以解肌发汗,透邪外出;麻、桂携羌、姜温散太阳表寒;生石膏性寒凉,既散太阳之里热又泄阳明之实热,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性凉,善清气分之热,又解少阳之郁热。上药相和,解表清里,共解三阳之邪,以达表里同治之功。《温病条辨》曰:“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用玄参、麦门冬、生地黄增水行舟,存液固阴;加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养阴护正。 加减:口渴加天花粉、知母,呕者加半夏,嗽者加五味子,痰多加半夏、贝母,便干加火麻仁,腹泻加生龙牡。此方发表退热力猛而霸道,当中病即止。

2022年11月26日 0条评论 10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这期咱谈谈唇

嘴唇是一个人面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每天吃饭、喝水、说话都需要用到嘴唇。但是你知道吗,通过嘴唇还能检测一个人是不是健康。正常人的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身体有问题,嘴唇会及时给你信号。 《黄帝内经》说: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但又连于五脏,如唇红一般有心火,唇白一般为肺气虚,唇青紫多是心肝血瘀阻,唇黄为脾虚,唇有黑色为肾中水气泛滥等。所以,经脉和脏器的疾病都能够通过嘴唇反映出来。

2022年11月24日 0条评论 9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当归生姜羊肉汤

脾肾阳虚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脾肾阳虚者除了手脚冰凉,还有畏寒怕冷的表现,平常穿衣也比一般人多,容易腹泻。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手脚等肢体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治疗需要温阳健脾,常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右归丸等。 源于《金匮要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有名的温阳食谱。用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炖汤,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宜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2022年11月18日 0条评论 11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沙参麦冬老鸭汤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对于人们养生防病、抗老延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正值初冬,自然界中阳气收藏,应重视滋阴以含蓄阳气。 推荐食疗方:沙参麦冬老鸭汤 材料:沙参20g,麦冬9g,鸭肉500g,食盐适量。 做法:将老鸭洗净切小块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清水,与沙参、麦冬一起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该药膳取法于《温病条辨》滋阴润燥经典方剂——沙参麦冬汤,有滋阴润燥补虚的功效。沙参、麦冬清养肺胃,鸭肉滋阴补虚,可用于肺胃阴虚的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 关键点:干。咽干、干咳、虚烦等。

2022年11月18日 0条评论 10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汤之化积食汤

  小儿积食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俗话说:“小儿百病,食积为先”。家长喂养不当,或孩子饮食无节制,偏食嗜食、暴饮暴食,可致脾胃功能受损,受纳运化功能失职,形成积食。积食停滞体内,时间长了可郁而化火,导致肝火循着经络上犯,脾虚更严重,出现低热、脾气暴躁、口臭嗳酸、不思饮食、脘满腹胀、大便臭秽、面黄肌瘦、抵抗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夏季天气高温湿热,人们胃口不好,小儿更易食滞。建议家长给孩子煲碗独脚金瘦肉汤,能清热下火、消积开滞。   取独脚金10~15克、炒麦芽25克、炒谷芽25克、炒山楂15克、蜜枣2粒、瘦肉250克、姜片2片。独脚金、麦芽、谷芽、山楂、蜜枣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瘦肉用清水洗一下,切成拇指大小。上述全部材料放进瓦煲中,倒入清水3碗,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再煲1小时左右,调味后即可饮用,每周可饮2~3次。   独脚金为方中主药,性凉、味甘淡,入肝经,有健脾消食、平肝清热的功效,是南方地区治疗小儿疳积、夏季热的常用中草药,有“疳积草”之称。麦芽和山楂是著名的消积茶饮“焦三仙”里的二味药,山楂善消过食油腻肉食之积,麦芽则善消米、面等淀粉食物之积。炒谷芽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有促进消化、健脾开胃的功效。瘦肉能养血益气、滋阴润燥。蜜枣则健胃舒肝、消食化积、补肺润燥。   脾胃为后天之本,既是气血化生之源,又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影响全身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故食积不化往往成为小儿百病之源。独脚金瘦肉汤以通为补,调治脾胃,上清肝热,中醒脾胃,下导积滞,更兼养血安神润燥,非常适合小儿饮用。此方为4~5岁孩子一人量,汤料可按小儿岁数酌情加减

2022年11月16日 0条评论 10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药之柴胡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第1步和解少阳 本品苦凉,入少阳经。《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邪气。”《珍珠囊》则曰:“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稍子不能除。”《本草经疏》又去:“柴胡,为少阳经表药。”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为少阳专药,气质轻清,苦味最薄,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从外解。故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如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小柴胡汤证,用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此乃邪在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所致。以柴胡轻清升散,薁桨透表,用黄芩清少阳相火,佐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汗出而解”(《伤寒论》)。 第2步舒肝和胃 本品苦辛凉,入肝胆三焦经,《神农本草经》目:“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李杲则说:“柴胡泻肝火。”故有舒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心腹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胁痛腹胀。 第3步升阳举陷 本品性轻清,主升散。《本草纲目》曰:“治阳气下陷。”《本草正义》亦曰:“约而言之,柴胡主治;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它而中气自振。”故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用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证,常与黄芪、人参等补气升阳之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2022年11月11日 0条评论 10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光明

光明穴 穴位名称 光明穴是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之络穴。其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有联络肝胆气血的作用。 【光明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之络穴。 【穴位含义】胆经气血至此后变为纯阳之气。 (1)光明。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的湿热风气,上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而变为纯阳之气,天部的水湿尽散并变得光彻明亮,故名。 光明穴位位置图 (2)足少阳络穴。络,联络也。本穴气血所处为天之天部,足少阳胆经吸热蒸升的阳气皆汇合于此,本穴有联络胆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吸湿后传于外丘穴,小部分别走厥阴肝经。 【功能作用】联络肝胆气血。 光明穴的位置 【按摩光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偏头痛、近视、目痛、夜盲、乳部胀痛、膝痛、小腿酸痛、下肢痿痹、颊肿、癫痫及白内障等 【穴位配伍】光明穴配睛明穴、目窗穴、风池穴、肝俞穴、肾俞穴、行间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光明穴,直刺0.5-0.8寸。 【艾灸方法】光明穴,艾条灸10-15分钟,光明穴,艾炷灸3-5。 【按摩方法】坐姿,先用手掌根在小腿胫骨内侧从膝盖至内踝向下揉小腿10次,然后从外踝至膝盖向上揉小腿外侧面10次。此时重点点揉光明穴1分钟,按揉时以有热感为佳,点揉光明穴时以有酸胀感为佳。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经常如此操作,方能有效防治老花眼

2022年11月11日 0条评论 11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咳嗽食疗汤

之前跟大家谈过一款中药,"天门冬"; 近来,发现身边好多友友"咳咳咳"声声声不断,有的甚至咳到夜不成寐,于是乎,这药吃吃,那药喝喝,西药中药,吞了药丸,服了药汤,把整瓶枇杷膏都灌下去,却总也不见好,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淡定啊,急病乱投医,向来是不会有特效的,心静心定则自然明了(药不是不好,对症下药始为好) 事实上,不如停止吃药,先从饮食着手,那么,如何饮食? 忽然想起了一道食疗方子,感觉对风热咳嗽或久咳阴虚非常有用,借此分享; ♥先来简单回顾天门冬 天冬性寒,味甘厚微苦。 入肺经、肾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历来用于阴虚燥咳或潮热盗汗、口干消渴等病症。 据药方选录,天冬被用于治咳嗽、治口干引起的气喘、治吐涎沫而咽燥的肺瘙咳嗽、治肺瘘咳脓血症、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等等。 好,来一道:天门冬萝卜排骨汤:天门冬15克, 排骨150克, 白萝卜300克; 取天门冬用2碗水以中火煎,煎至1碗水时,去渣留汁备用。 将肉排骨先下锅煮,煮沸后即将萝卜丝放入,并将煮好的天门冬药汁加入,煮熟取出。这款汤能治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 比如说久咳痰少的人,可以用等量的天冬、麦冬、五味子,熬成膏,每次一匙,用开水冲服,每日两次。 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用60克天冬、15克冰糖,加水炖熟,也是一天吃两次。 除了这些配伍,大家还可以根据情况和喜好自己加减。比如肺热燥咳,想清肺润燥的话,常跟麦冬、沙参或川贝一起用。 祝安康!

2022年11月10日 0条评论 11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杜绝癌变之中医治愈法

癌症,是世纪之症,越来越多的人,莫名其妙患上癌症,那么,如何预防,特别是在身体出现息肉之后,如何安全渡过这难关? 好,让我们谈谈,息肉 我的名字叫息肉,其实我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你的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从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到子宫、膀胱,都是我喜欢生长的地方。 医生就按我们生长的部位给我们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 切除我很简单, 但是, 既然我与癌症攀上了“亲戚”,那么你们就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把我作为一种癌前的疾病来看待,应及时手术,以免“夜长梦多”,发展成为癌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能够在内窥镜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电灼、激光来治疗,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不再需要剖胸、剖腹,甚至不需要住院。 但对于那些范围较广,体积较大的,在内窥镜下切除有困难,仍需手术治疗,以“一时之苦”来换取“长治久安”。 但是,但是,我会死灰复燃! 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虽然你切除了我,但是你的生活习惯没变,你的体内环境没变,适合我生长的土壤还在,我还会生根发芽,死灰复燃! ♥最有效的方法是: 艾灸,无形又温柔的“手术刀” 相对手术来说,艾灸对付息肉有两个优势: 1、安全有效 艾灸就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在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和风险的同时,悄无声息地让息肉“由大化小,由小化无”; 2、从根治理 艾灸可以对症调理患者体质,从根阻断息肉赖以滋生的土壤,解决息肉反复发作的问题。 ♥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来说,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息肉,不过子宫内膜息肉完全可以借助艾灸调理得到解决,而且有效率非常高!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造成宫颈管黏膜突出,进而形成息肉。息肉较小时,患者常无自觉症状;息肉较大时,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和接触性出血。 慢性炎症的存在意味着免疫力有缺陷——由于免疫力降低,导致阴道的酸性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引起真菌感染,诱发慢性炎症。追本溯源,可见免疫力低下(正气不足)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根本原因,若体内湿气过重,下注胞宫,遇寒则凝形成血瘀,时间长了,也会痰瘀互结而成息肉。 ♥在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息肉,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 建议取穴 中脘:用以提升胃肠功能,调整消化系统; 神阙、关元:用以匡扶正气,固本培元; 子宫、归来、八髎:用以活血化瘀; 足三里、三阴交:常用于调理妇科,可作为辅助穴

2022年11月07日 0条评论 10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45678…33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