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跟着小菜学养生
健康

接续, 这个点失眠怎么办?

寅时 / 凌晨3点到5点 这个时辰是肺经当令,也就是肺功能最强的时候,因此肺火过旺、肺气不足、肺热等人群就更容易醒来。 建议: 肺不好的人群可以多吃润肺的食物,比如梨、百合等等,睡前不妨敲揉肺经的孔最穴、点揉鱼际穴,在痛点处每次操作5—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按摩后,穴位处的痛感会减轻,会发现自己夜间惊醒的症状有减轻。 敲打方法: 掌心向上,前臂放松平举,另一手握空拳轻敲肺经巡行处。   轻敲3-5遍后(前臂一定要放平),多数肺脏功能有异恙的人在“孔最穴”会有明显痛点。此时,可对痛点可采用按揉或点揉的方法进行疏理。 孔最穴位置   点揉“鱼际穴”:“鱼际穴”在靠近大拇指的两骨中间位置,按揉时,拇指要靠向第一掌骨发力,肺有疾时此处也会痛感明显,可是有人开始时痛感不重,当把“孔最穴”疏通之后,感觉才会出现。 鱼际穴位置示意 曾有调查显示,睡眠时间在6.5~7.4小时之间的死亡率最低;而少于4.4小时的死亡危险率会翻倍,老年人睡眠时间相对更少,但也应保持在5.5-7小时才更健康哦~

2021年07月11日 0条评论 17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天竺葵Géranium

天竺葵 天竺葵的功效与作用 镇定安眠:因为天竺葵含有有镇定功效的成分,所以具有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 美容功效:它还含有对皮肤有益的精油,所以能够治疗闭口,粉刺等问题。 保健作用:它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所以有保健的功效。 止血利尿:它还具有止血利尿的作用。   细解天竺葵的四大功效与作用 一、镇定安眠 天竺葵所含有镇定的成分,可以帮助病患缓解情绪,对经常心情抑郁的人有平复沮丧、焦虑心情的作用,而且由于它也可以影响肾上腺皮质,因此它能舒缓压力,让心理恢复平衡。 二、美容功效 经由天竺葵提炼的精油对皮肤有好处,可以解决粉刺,水油不平衡,皮肤松弛等肌肤问题。通过精油按摩,可以增强肌肤代谢功能,使皮肤恢复红润光泽。 除了美容效果显著,精油对病症类的皮肤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比如湿疹,灼伤,疱疹,冻疮等问题也可以通过它的精油治疗。但是因为天竺葵对婴幼儿和孕产妇的作用不明,以上人群在接触含有它的成分的东西需谨慎,最好可以咨询医生。 三、保健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也能消灭病菌,杀脚气,老年人使用它,能增强免疫力。 四、止血利尿 古人在治疗刀伤时,就是把天竺葵碾碎敷在刀伤上,因为它有止血消炎的作用。它还有利尿的功效,对肾脏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经常喝天竺葵制成的花茶,可以预防前列腺类的疾病。   天竺葵最大的优点,是帮助咱们驱蚊哦! 当,抬头仰望星空,繁星点点,莫忘记蚊子正在偷偷瞄准着您~

2021年07月10日 0条评论 18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

通里穴 通里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手少阴心经。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主治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穴通里 出处 《灵枢·经脉》 隶属经络 手少阴心经 主治 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功能 通经活络、养血安神 配伍 功效 1)通里。通,通道也。里,内部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灵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 沟通心肾。 定位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1. 心悸、怔仲等心病; 2. 舌强不语,暴喑; 3. 腕臂痛。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动过缓、中风失语、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等。 配伍 配内关、心俞主治心悸、怔仲; 配廉泉、涌泉主治舌强、暴喑。 功效 清热安神,通经活络。 附注 手少阴经络穴。 相关论述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悲恐,目眩,心痛。” 2.《医宗金鉴》:“主治温病,面热无汗,懊憹,心悸惊恐。

2021年07月05日 0条评论 18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 公孙穴

公孙穴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 《灵枢·本输》 隶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 功能 健脾益胃,通调经脉 主治 胃痛,呕吐,肠鸣,腹痛等 1)公孙。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穴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穴后会急速气化。 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3)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穴名解。 功能作用 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 在拇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匪浅神经分支。 主治 1.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 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3. 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2021年07月04日 0条评论 15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 手三里

手三里穴位的功效和作用 中医穴位养生是很神奇的,它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就可以起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作用和效果的哦。手三里穴位大家都知道的吧,是一种可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的中医穴位哦,它可以止痛,也可以预防感冒,来看看手三里穴位的功效和作用吧。 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按摩手三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手三里穴位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可以有很好的缓解腰酸背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半身不遂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还可以缓解牙痛的情况,对于出现的口腔炎症有调理的效果哦。 1、运动系统疾病:缓解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等; 2、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等; 3、五官科系统疾病:缓解牙痛,口腔炎等; 4、其它:缓解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等。 5、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穴位配伍】 手三里穴配曲池穴治上肢不遂。 指压手三里对精神镇定有效,可治疗精神性阳痿;此外,对齿痛、喉肿也很有效。指压手三里穴的方法:治疗手腕筋肉疼痛、治疗精神性阳痿等。手三里穴位可以有镇痛镇定的作用,对于持续的阳痿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 手三里穴位的位置以及按摩的功效,你都知道了吧。其实手三里穴位的功效和好处还是很多的呢,大家可以利用起来哦,这样的话可以让身体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同时也可以有止痛治疗疾病的效果,这样的中医穴位可以试试

2021年07月01日 0条评论 17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金盏花 calendula

Calendula 金盏花     金盏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盏花不仅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药用价值。金盏花的全身都是宝,它的花与叶有着消炎、抗菌的作用,它的根有着行气活血的作用,它还花还可止血、凉血。利用金盏花泡制成的茶也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具体的了解金盏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盏菊的作用及功效介绍:金盏菊性甘、清湿热、能清凉火气。具有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有助治疗胃痛及胃溃疡,消炎、杀菌、促进血液循环,解经痛,在重感冒时饮用可利尿、退烧。富含矿物质磷和维生素C,治失眠,降低焦虑和神经衰弱。视力保护、淋巴腺炎、肠机能养护/养肝明目,养颜美容,解毒消炎。可以减轻经期的疼痛,缓解经痛,刺激胆汁分泌,分解脂肪,建议女性不妨多加饮用。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疗效。治疗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疗效。保护消化系统,增强肝脏功能,并可以治疗痔疮。   饮用金盏花茶,能发汗、利尿、清湿热。而它的花还能制成沙拉,或用于烹调以增加色香味。金盏花外用也是功效强大的药草,外用是很好的杀菌剂,以治疗皮肤的疾病及创伤为主,具有消炎、杀菌抗霉、收敛、防溃烂的效果,并减轻晒伤、烧烫伤等。平时用来蒸脸、药草浴或手足浴,可促进肌肤的清洁柔软。   金盏花茶不仅可以单独泡制,而且可以与绿茶搭配泡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泡制。   金盏花茶怎么泡 金盏花茶有消炎、利尿、发汗、清湿热、收敛、杀菌等功效,像感冒时饮用可退烧,可利尿。金盏花茶怎么泡?   金盏花茶可单独泡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的金盏花茶。它可以与绿茶搭配,可以与薄荷搭配等。   金盏花含矿物质磷和维生素C等,主要利用部分是花瓣。饮用金盏花茶,能发汗、利尿、清湿热。而它的花还能制成沙拉,或用于烹调以增加色香味。金盏花也是功效强大的药草,以治疗皮肤的疾病及创伤为主,外用具有消炎、杀菌抗霉、收敛、防溃烂的效果,并减轻晒伤、烧烫伤等。平时用来蒸脸、药草浴或手足浴,可促进肌肤的清洁柔软。   感冒时饮用金盏花茶,有助于退烧,而且清凉降火气。它还具有镇痉挛、促进消化的功效,对消化系统溃疡的患者极适合。此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和酒精中毒,故也有益补肝的功效

2021年06月28日 0条评论 35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非洲香蕉

说起非洲香蕉,很多人可能以为是香蕉长大了的品种,非也,今天咱来谈谈这大香蕉的各种功效,与普通香蕉的区别~ 普通香蕉一般作为水果或甜食,但这种菜蕉,对,叫菜蕉,特别贴切,在非洲很多地方被当做一种主食,因为淀粉含量高,吃了特别抗饿。 香蕉含有磷、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果胶、多种酶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胎。 大蕉的功效 1、消化 每个大蕉含4克纤维,这些含淀粉的水果对排便有好处。有规律的纤维会减缓消化,使你长时间保持饱腹感,帮助你控制胆固醇水平。 2、维生素和矿物质 大蕉在蛋白质和脂肪价值方面与土豆很相似,但它们富含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大蕉是维生素A和C以及维生素B6、钾和镁的良好来源。 3、养分密度 一个中等的大蕉含有超过200卡路里的热量,这使得它在营养密集的食物对生存至关重要的地区成为非常重要的主食。 4、抗氧化剂 大蕉富含维生素C,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之一。一杯大蕉含有超过30%的每日推荐维生素C,它不仅支持健康的免疫系统,而且通过防止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保护你的身体免受自由基损伤。 大蕉 大蕉的烹饪用途 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大蕉被煮熟或油炸。在波多黎各,莫丰戈(mofongo)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大蕉是油炸的,然后用大蒜、盐和油捣碎。在西非,大蕉常被用来填炖菜,或与鳄梨或油炸豆子一起煮着吃。大蕉也被晒干并磨碎成面粉,在印度,面粉可以和牛奶或水混合制成婴儿配方。 大蕉与香蕉的区别 香蕉弯曲呈月牙状,果柄短,果皮上有5~6个棱。芭蕉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一面略平,另一面略弯,呈“圆缺状”。其果柄较长,浆果三棱状,果皮上有一般3个棱。总体来看,香蕉个大,芭蕉较小。 大蕉的卡路里相对来说比桌上香蕉的卡路里重。100克大蕉含有大约122卡路里,而甜香蕉只有89卡路里。事实上,它们是淀粉和能源的可靠来源;确保全世界数百万居民的粮食安全。 新鲜大蕉比香蕉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100 g提供18.4 mg或每日所需维生素水平的31%。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身体抵抗感染性物质,清除有害的氧自由基。然而,煮沸和烹饪会破坏大蕉中的大部分维生素。 大蕉比香蕉含有更多的维生素A。100克新鲜成熟大蕉含有1127国际单位或每日所需维生素的37.5%。维生素A不仅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而且在视觉循环、维持粘膜健康和改善皮肤肤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香蕉一样,大蕉也是B族复合维生素的丰富来源,特别是维生素B6(吡哆醇)含量高。吡哆醇是一种重要的B-复合维生素,在治疗神经炎、贫血和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和中风发作的一个原因)水平方面具有有益的作用。此外,大蕉含有适量的叶酸、烟酸、核黄素和硫胺素。 它们还提供足够的矿物质,如铁、镁和磷。镁对骨骼的强化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2021年06月26日 0条评论 19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空心菜

夏日吃什么菜好? 答曰: 空心菜也! 空心菜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空心菜中粗纤维含量极为丰富,由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组成。果胶能使体内有毒物质加速排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吞食细菌的活力,杀菌消炎,可以用治疮疡、痈疖等。 2、通便防癌。空心菜中的大量纤维素,可增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防治便秘,减少肠道癌变率。富含钾、氯等刁杰水液酸碱平衡的元素,使用后可以调节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对于防肠道癌变有积极的作用。 3、增强体质。空心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其维生素C含量高于大白菜,这些物质有助于增强体质,防病抗病。 4、降低血糖。紫色空心菜中含胰岛素成分,能促进机体胰岛素的合成,增强机体降低血糖的能力,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蔬。 5、心菜性凉,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预防感染。因此,夏季如经常吃,可以防暑解热、凉血排毒、防治痢疾。   空心菜的禁忌 1、空心菜属于寒凉性蔬菜,体质弱,大便溏泄,脾胃虚寒,血压偏低者则不宜食用空心菜。 2、空心菜和牛奶同食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3、空心菜不宜生吃,吃空心菜的话最好熟吃,空心菜含有草酸,吃空心菜前最好用热水焯一下空心菜,破坏草酸,以免草酸在体内与钙物质结合,干扰人体对钙物质的吸收。

2021年06月25日 0条评论 19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夏日炎炎谈黄瓜

黄瓜 Huánɡ Guā 英文名 Cucumber 别名 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 功效作用 除热,利水,解毒。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汤火伤。 始载于 《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 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 胃经、肺经、脾经 药性 凉 药味 甘 黄瓜的功效: 1、补充身体水分 如果你忙得顾不上喝水,可吃一根清淡的黄瓜,水分占黄瓜的90%,可有效补充失去的水分。 2、抗御体内外灼热 食用黄瓜可缓解胃的灼热感,而将黄瓜敷在皮肤上则可缓解阳光造成的灼伤。 3、补充日常所需维生素 黄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这可提升免疫系统,防止辐射危害,增加能量。将黄瓜和胡萝卜、菠菜一并食用,其效果更佳。 4、美容 黄瓜中含有较多的钾、镁和硅元素,新鲜黄瓜中含有一种酶,能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扩张皮肤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氧化还原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减少皱纹。这就是用黄瓜水理疗皮肤的缘故。 5、保持眼睛活力 将一片经冷却的黄瓜敷在肿胀的双眼上是一种传统的双眼美容法,这是因为黄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为皮肤提供充足的养分,有效对抗皮肤衰老,因黄瓜具有抗炎特性,还可减少双眼下的眼袋和肿胀。 6、排毒防便秘 清扫体内垃圾 黄瓜中含有细纤维素,这种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快体内废物的排出,增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清扫”体内垃圾。 7、辅助血糖、降低胆固醇。 黄瓜汁中含有一种胰腺细胞,它能够产生对糖尿病人有广为益处的胰岛素所需的荷尔蒙。科研人员发现黄瓜中的化合甾醇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黄瓜中所含的大量膳食纤维素、钾和镁可有效地调节血压。黄瓜对高、低血压者均有益。 8、促进关节健康 缓解关节炎和痛风的黄瓜是人体所需物质“硅”的优质来源,这一物质可增强联结组织,促进关节健康。将黄瓜、鱼和胡萝卜混和可降低尿酸,从而缓解痛风和关节炎引发的疼痛。 9、让你的头发和指节更光滑 黄瓜里的神奇的光物质硅能让你的头发和指甲变得光滑强韧,黄瓜里的硅和硫都能帮助你长头发。 10、保持肾脏健康 黄瓜利尿,可降低体内的尿酸,从而保持肾脏的健康。 ♥黄瓜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黄瓜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钾,还含有能够抑制癌细胞繁殖的成分。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是十分适合大家长期食用的蔬菜之一。 但黄瓜属凉性食物,成分中96%是水分,能祛除体内余热,具有祛热解毒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凉性食品不利于血液的流通,会阻碍新陈代谢,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仍旧建议大家把黄瓜加热后食用,不仅能保留其消肿功效,还能改变其凉性性质,避免给大家的身体带来不利健康的影响。 熟吃黄瓜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将黄瓜煮食,虽然在口味上略逊于炒制的,但营养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而且能缓解夏季浮肿现象。吃煮黄瓜最合适的时间是在晚饭前,一定要注意,要在吃其他饭菜前食用。因为煮黄瓜具有很强的排毒作用,如果最先进入体内,就能把后来吸收的食物脂肪、盐份等一同排出体外。坚持这种方法,还能起到降体重的作用。此外,用黄瓜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2021年06月21日 0条评论 17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七情六欲,如何不伤我?

常听中医说,情志是很大的一个致病因素,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情志健康。那么,情志到底是如何影响身体的?为什么有人不受情绪影响,有人因情志而长期气血弱、脾胃差? 我们经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说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由神明之心所主,又分属于五脏,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和悲,肾在志为恐,所以又有「五志」之称。 精神、情志活动是要有物质基础的,脏腑化生和贮藏的精气就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正常的七情六欲呢?就是「反应适度」这四个字。 什么又是「七情内伤」?它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 情志上的大喜、大怒、大悲,就是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而忧思郁结,多半就属于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 而情志能否成为致病因素,和个体的耐受能力、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这方面,个体差异就很大了。有的人一点点小事就很上心,反应比较剧烈、持久;有的人是万事不挂心。 七情致病不同于外感病因从肌表、口鼻而入,而是直接伤及内脏,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所以又称「内伤七情」。 不同的情志变化影响不同的脏腑,分别是「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 所以,七情内伤与脏腑的对应分别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 怒伤肝: 心里生气,却惹得肝气上冲 五志影响对应五脏有个特点:这个脏怕什么,就来什么。 肝怕什么?肝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也就是肝气、肝阳容易升泄太过。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成语更有「怒发冲冠」的形容。气上,就是气机上逆。 过度愤怒伤肝,就是大怒、多怒,易使本来就易于升泄的肝气一下升动太过,而致肝气上逆。 这时通常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呼吸急促等;如果气迫血逆,血随气升,则见呕血;若气闭神昏,则见卒然昏倒。 这就是「怒伤肝」。 反过来,如果肝气升发太过,这个人的脾气也容易急躁、易怒。 追究它的原因,就因为肝气易升、易动;而怒则气升,同气相求、同象相应而已。 我们还可以参考卦象,怒属震卦。震为雷,为霹雳,为怒。「雷霆震怒」是常听到的比喻。易怒的火爆性格常被形容为霹雳火、或霹雷火。 肝火又称「雷火」,就是源于震卦。 发怒引起的疾病,如果治疗,以柔肝平肝为主。 柔肝,可以使肝的阴血充足,肝气得涵,则平和而不上逆,即使遇到引起易发怒的情境,也能表现为怒而不过,有所节制。 平肝,就是潜阳,将上逆的怒气直接压下去。 另外,别忘了,「肝喜条达而恶抑郁」,遇到肝气郁结的时候,如果能适度发怒,可使郁气升泄而得解。 但是,「适度」二字,说来容易,实在是知易行难的事。如果治疗肝气郁结,原则就是疏肝与柔肝。 喜伤心: 高兴不一定是好事 喜为心之志,是指心的状态与喜这种情志有关。 喜,一般来说属于心神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本就是心气舒缓和达,神情愉快的表现。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缓。」正常情况下,喜悦是一种良性刺激,能缓和紧张情绪,使气血和调,营卫通利,心情舒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所以《举痛论》再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这是「喜则气缓」的第一种解释。 但「气缓」,本就有「缓和」与「涣散」的双重意思。 那么,「喜则气缓」的第二种解释,就是涣散。 一旦过犹不及、狂喜暴乐,则心气弛缓而涣散,而致精神浮荡,神不守舍。 轻则心神不宁,出现少气无力、心悸失眠、精神不集中;重则心神失守,出现神志失常、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狂乱等病症。 这是「喜则气缓」的病理解释。所以就有「喜伤心」的说法。 比如《儒林外史》这本小说中的范进中举,就可以说是「喜伤心」的典型案例。 可能有人说,这是小说家言,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这种例证不难找到:比如有人打麻将,麻将胡了,人跟着也过去了。 应该说这种人,要不就年龄大了,要不就原来有基础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这一类的,心里一高兴,心气涣散,神散则气散,诱发了原来潜在的病,出现危险状态。 《医碥》对这类生理、病理概括为:「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 一般来说,大多数心气涣散的表现并不那么严重,经常是遇到了意外之喜,或大喜过望的时候,出现一过性的失态,比如语无伦次,举止失措,过后很快就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 假如稍重一点,要治疗,一般就是补心气、安心神,同时收敛神气,大概用人参、龙骨、牡蛎、五味子之类就可以了。 心在志为喜,我们也可以从五行角度来理解,心五行属火,火的颜色是红色。 喜事经常用的颜色也是红色,喜之为事,火红热闹,也属火象,这是心在志为喜的另外一个意象。 思伤脾: 心里有事,消耗的是脾胃气血 思,为思虑、思考,是人们认识事物、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 《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属于心识神主导下思维过程的一部分。 思维活动之思,是与「脾藏意」相连的。 如果脾虚气血亏乏不能养神明,那么它藏意主思的功能就难以正常发挥。 《济生方》说:「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脾使神志清宁,思则得之矣。」 表明意与思相连,主要与思维过程的记忆、思考有密切关系。 临床治疗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常用归脾汤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或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升清。 脾主运化,以运为健,而《素问·举痛论》说:「思则气结。」也就是「思虑过度」「所思不遂」时,气结聚于脾。 那么,脾就欲动而不能动,欲运而不能运,升降失常,纳运失调。 这种情况,我们大概都有过体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茶不思、饭不想,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等症。 治疗该怎么治?以健脾行气为主。 《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机制之一就是甘味入脾,以补脾气,以缓情急。 恐伤肾:吓得二便失禁,是伤到肾 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负性情绪活动,发于心而应于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肾……在志为恐。」《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气下,即气泄下陷。 但为何肾之志为恐?之前提过,五志影响五脏的特点就是该脏怕什么,就来什么。五志实是相应的五脏之所恶。 肾怕什么?肾藏精而位居下焦,以蛰藏为要,其用则肾精化生肾气,气化上行,通过三焦布散全身,以激发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但「恐则气下」,在恐惧状态下,肾中精气失藏而走泄于下,轻则两脚发软,重者二便失禁,遗精,滑精。 不但肾的精气不得蛰藏或正常布散,还走泄而失,就对肾的功能产生较大的病理影响,所以说「恐伤肾」。 什么人容易恐? 由于恐的情志活动主要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那么,肾精充足,蛰藏有度,则表现为遇恐而情绪不过; 反过来,如果肾的精气不足,蛰藏本来就不牢靠,则稍逢刺激就易畏惧,惶恐不安,而见精气下泄之症。 从五行应象论,「水曰润下」,「恐则气下」,均应一个「下」字;水这一行五色应黑,还能找到比黑色更能代表恐惧情绪的颜色吗? 恐病之治,当补肾固涩、宁心安神,桑螵蛸散方意比较接近。 五脏之中,尤以心、肝、脾三脏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 因为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其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病尤多损伤心神。 这里强调一下,一些人对五志的发生之处存在误解,以为五志发于五脏。其实不然,五志都发于神明之心,应于五脏而已。 张景岳在《类经·九卷》说:「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情志内伤,虽各有所属,但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情志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一般来说,得了病之后,良性的情志变化或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或恢复;不良的情志变化,则容易加重病情; 或者在疾病过程中,因剧烈的情绪波动,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人猝死。 如患有高血压病史的人,遇到恼怒刺激,常使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危象。心脏病、癌症患者,也常因情绪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等。 一些慢性难治性的疾病,比如牛皮癣、恶性肿瘤,大多伴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病情也随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对于情志病症的治疗,除了上面讲的用药治疗之外,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更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2021年06月19日 0条评论 17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2930313233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