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养生速递

刺血疗法

没有中草药 没有西药 外加没有医生,怎么办? 此刻,喉咙发痛 发痒 各种怀疑 各种担心 怎么办? 不要怕,咱中医还有一绝招 不用药 不用郎中 在手指放血,也叫小络放血,一般是在井穴附近或者身体各种末端发现小如发丝线头红色或紫色血络,点刺放出乌黑血处理疾病的针灸方法。临床验证,小络放血可解决多种奇难杂病。 (对,为了鼓励大家,小菜先开两针) 一、刺血手法 1、先把手指搓热,从指跟到指头,顺时针 往下撸,重复,一直到发热发红 2 认定穴位后,腕劲快速点刺。 3、要求一针见血。 二、刺血后的反应 1、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三、刺血的时间 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四、刺血的禁忌 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五 用针 绣花针,回应针,别针,都可以,必须消毒,打火机点燃,之后最好加酒精消毒; 好说好这些咱们,言归正转 保喉两大法穴 商阳穴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别名绝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出自于《灵枢·本输》。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要治疗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等疾病,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清泻阳明,宣肺利咽,开窍醒神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脉气所发,可调节大肠经气,清泻阳明火热,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利咽止痛之效,治疗阳明热盛所致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性属金,又与肺经之络脉直接相连,故可清宣手阳明与手太阴两经郁热,有泻实祛邪之功,用于热病汗不出,以及热邪壅肺,肺气不宣的胸中热闷、咳喘。此穴为井穴,为阴阳经气相互交贯之处,具有泻热启闭,调和阴阳气血的逆乱,开窍醒神之功,可急救晕厥、中风昏迷。因井穴为脉气所发之处,气血交会之所,具有很强的活血通络之效,可治疗气血运行不畅,经气不通所致的手指麻木 特别谈一下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的关系,在生理上、病理上均可体现出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大肠和肺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上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糟粕,将其中剩余的水液吸收后,使之变化为粪便,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这种传导的功能,也由于肺气肃降,大肠之气才髓之而阵,所以说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晌的,若大肠燥气太过,可形成大便秘结的热证,而肺气虚弱或年老体弱,肺气不足的人,肺气不能正常肃降,也可导致大便秘结。反之,若大肠气滞热郁,也可引起肺气上逆而出现胸闷、喘满等证。 在临床上因肺气虚而导致的便秘可用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若肺有实热也可采用泻大肠的治法,使肺热从大肠泻下,如大肠气闭,也可开肺气以通大便。 那么,怕针 怕疼的小朋友怎么办? 好吧 小蔡医生勉强为不怎么勇敢的你们出一点子 那就是(其实,真的还是针刺出血效果好,勇敢点,加油!) 经常用拇指尖掐一掐商阳,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若是便秘,可用刮痧板分别刮拭食指、小指,从指根部刮至指尖,重点刮拭商阳,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若是暴饮暴食引起的恶心、呕吐,用牙签重刺激此穴7-10次,难受的感觉会有所缓解。另外,商阳还是男性性功能保健的重要穴位,常用拇指指腹按摩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少商穴 少商穴是人体肺经最末的一个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主治咽痛喉肿、中风、中暑、昏厥、发热、癫狂、癔病等证;少商:少,指小的意思;商,指五音之一,肺音为商;此穴为肺经井穴,所出为井,是说手太阴肺经脉气外发似浅小水流,1、2、3、5、6 宫gōng 商shāng 角jué 徵zhǐ 羽yǔ” 功能作用 清肺利咽,开窍醒神 此穴为肺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木,其疏通、条达、开泄之作用较强,善清肺泻火,驱邪外出,治疗外感风热郁遏肺经之咳嗽气喘,郁遏鼻、咽之咽喉肿痛、鼻衄。井穴宣泄郁热的作用很强,“井主心下满”,故此穴可治疗热邪内郁,气机阻滞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井穴又为根穴,是阴阳交会之处,故善调气血阴阳之逆乱,开窍启闭,醒脑宁神,用于治疗经络闭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的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等神志病变。井穴为阴阳经气血交会贯通之处,因此具有活血通络之效,可治疗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手指麻木 对怕怕针刺的朋友 保健养生法 经常用拇指尖轻轻掐揉少商,揉到少商不痛,对防治慢性咽炎非常有效,还可以预防感冒;注意掐按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受伤。 另外,打嗝时,用拇指按压少商,以感觉酸痛为度,持续半分钟,即可止嗝。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时,在少商处放几滴血,可有效缓解症状 附加穴位 脚部位 脚趾之隐白穴 功效 生发脾气。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红白交处,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主治妇科病,慢性出血证,癫狂,多梦,惊风,腹满,暴泻。 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 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③癫狂、多梦等神志疾患。 ④惊风;⑤腹满,暴泄。 太冲穴 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太冲,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大冲。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最低内侧神经。主治中风、眩晕、月经不调、痛经、黄疸、胁痛、癃闭等。 1、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疝气、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血小板减少症、颈淋巴结核、肠炎、尿路感染、四肢关节酸痛、肋间神经痛、腰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 2、现代研究,针刺太冲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太冲对嗜酸性白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有报道针刺太冲、内关、素髎等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对青少年近视眼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祝大家安康吉祥!

2020年03月19日 6条评论 7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厚朴半夏汤症(中医名方解析)

大家晚上好,根据最近几天跟几位怀疑自己患上新冠状病毒的网友的交谈, 发现,部分人有 厚朴半夏症 什么叫 厚朴半夏症? 感觉自己喉咙有痰或者有东西,卡在那,喀痰,喀不出 来,吞不下去,很难过,咳嗽或者不咳嗽 让咱们一起来分解一下里面的两位重要成员 厚朴 药用价值 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该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该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 3、痰饮喘咳。该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 4、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该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 (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着,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 姜半夏 用姜制成 法半夏 用甘草制成 半夏厚朴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方组如下: 半夏(姜半夏)、茯苓各12g,浙贝(12克)厚朴9g,苏叶10g,甘草(5克) 姜3-5片,后下 五碗水煮成一碗水 每副煮两次,早晚 7帖 ★注意,此为医生方子,必须由医生开方,遵医嘱,还有,此方不适合孕妇用!

2020年03月18日 2条评论 462点热度 1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陈皮与新冠状病毒

每日一药~陈皮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脾、肝经。 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胸腹胀满,气逆不舒,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咳嗽多痰等症。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陈皮的功效: 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朮、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陈皮的宜忌 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1、《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其多及独用则损人。” 2、《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原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亦勿施。” 3、《本草汇言》:“亡液之证,不可用,因其辛以散之也;自汗之证,不可用,因其辛不能敛也;元虚之人,不可用,因其辛不能守也;吐血之证,不可用,因其辛散微燥,恐有错经妄行也。” 4、《本草崇原》:“阳气外浮者,宜禁用之。” 5、《本草从新》:“无滞勿用。” 6、《得配本草》:“庸疹灌浆时禁用。” 各位老师,各位同道,早上好!分享中草药知识仅供了解学习之用,如需恭用敬请遵医嘱! 祝愿大家吉祥安康!混元灵通! 福生无量天尊!

2020年03月09日 0条评论 33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最近网友纷纷试药,结果一个个不是拉肚子就是头晕脑胀的,网络上神医神乎其乎,都自称是名家药方价值千金! 亲,能不能想一想,这药喝了之后,拉肚子是虚还是补,“专家”神回复:“拉肚子是排毒,安心继续!” 呜呼哀哉! 全家都拉了三天三夜了,这毒究竟要排多久? 可叹:咱们中医门槛太低,鱼龙混杂! 可叹:咱们不经分析,胡乱入药! 试问,在这瘟疫四起,这样子的身子骨该如何自保,如何安稳渡过? 众所周知: 西汉以来,中国历史上共发生过三百多场瘟疫,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诊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而咱们中国历史上却是从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场瘟疫就造成上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可见中医在中国历史防治瘟疫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在现代社会更应该努力挖掘和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积极采用自然疗法预防和治疗现代疾病。 当年在“非典”疫情蔓延的时候,中医药更是再次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可见人体百病滋生皆因阳气不足,此次病毒来袭,更提醒我们广大人民在平时要注意养生, ♥坚持艾灸,增补和保护我们人体体内的阳气,这样才是保护我们健康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艾灸最能补人体之阳气,“日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艾草是所有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植物,生长过程中能极大吸收转化太阳热能。 艾灸过程中,能释放大量阳气被人体吸收,循经走络,直达病灶,能有效祛除寒湿邪气,治病延年。中国用艾灸治病的传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古人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尤其重视艾灸的作用! 最重要,艾可以辟邪祛邪,咱们端午节家家户户是不是挂艾条了?

2020年03月08日 2条评论 39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踝关节扭伤,终极治疗方案

I导读:2味药治疗临床常见病,各位可以一试。对于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栀子加酒外敷,也可;用针灸扎腕关节,亦可。 治踝关节扭伤验方 走路或跑步时不慎失足,使踝关节扭伤,轻者外踝韧带部分撕裂,重者完全断裂或踝部骨折、脱位,关节活动发生障碍,踝部肿胀。 据一位老中医介绍,用元胡郁金汤治疗踝关节扭伤(骨折除外)屡用屡验。一般用药4~5天即愈。 方法: 取元胡30克,郁金60克,加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沸后15分钟左右,连药带渣倒入盆内,先将患部置于热气上熏蒸,待温度不烫时,再浸洗患处。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半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药水浸泡。

2020年03月04日 0条评论 29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玉屏风散与新冠状病毒

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 出处《究原方》 组成: 防风、黄芪、白术。 用量: 防风 30g,黄芪60g,白术60g。(7岁以下孩子分量减半) ♥为确保身体安康无恙,增加疗效,巩固防御,蔡氏玉屏风散如下: 黄芪20g 白术20g 防风10g 茯苓20g 甘草10g 用法: 一共七帖(七天为一疗程,不可长期服用) 每帖早晚煎两次,5碗水煎成一碗水,亦可作茶汤剂,保暖瓶里面泡着喝,一天喝一包,每次喝完加冲水热水。 平性药物,安心服用! ♥孩子减半,如果继续上学,建议,每天早晚服一碗! 祝安康!

2020年03月04日 0条评论 29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几款当前食疗

跟大家分享居家几款食疗方子 这几天跟大家提的鱼腥草, 真是当前好食材,希望大家能够买来,凉拌,清炒,茶饮,都是不错的做法! 然后,吃橘子,千万千万把橘络给吃了,建议大家养成这个好习惯,特别是抽烟的烟鬼们,可远离肺病! 全家:桂芝陈皮汤饮或者小米粥中加入陈皮、鱼腥草、莲子 体虚:黄芪、党参、山茱萸 咽痛:蒲公英,罗汉果、牛蒡、甘草 咽干:银耳、百合、葛根 儿童:加味梅子汤,有寒可以加柑橘皮,有热可以加梨皮 1. 如果低烧、伴有恶心、呕吐或腹泻:藿香正气水 小婴儿可用藿香正气水滴肚脐 2. 如果浑身酸痛而且怕冷:九味羌活丸,也可用葱姜陈皮水(并将葱姜吃掉)食疗 3. 如果发高烧:可用连花清瘟等中成药,也可用蚕沙竹茹陈皮水 如果有痰,可以加服以下食方 痰白——大蒜水:将一整头大蒜切碎,加两勺蜂蜜两勺水,上锅蒸8分钟,喝水吃蒜 痰黄——果菊清饮:罗汉果+鱼腥草+菊花 痰绿——橘叶炖猪肺:橘子叶1把+猪肺1个,炖熟 祝安康!

2020年03月04日 0条评论 34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提醒同胞,病疫当前,万不可乱服中药(赠蔡氏汤饮配方)

当前冠状病毒肆行,看法国每日感染人数蹭蹭上增,人心惶惶! 知道大家都在担心法国医疗设备不足,而在感染后, 得不到及时医治; 这次中国抵抗病疫,中医展现了其优异的治疗方案; 于是,网友,朋友,纷纷搜索民间良方,各种中药方子,五花八门,眼花缭乱! 这里,小菜只想轻轻的说: 各位,请,深呼吸一下,听我言: 砒霜救人无功, 人参害人无罪! 其意思: 砒霜有时候可以救人, 人参却可以致人于死地! 在不了解自己虚实表里阴阳气血情况下,乱套用服用网络各种组织的中草药,会破正气,伤阳气,反而降低免疫力啊! 有人甚至,天天鹿茸,鹿鞭,人参,黄芪,当归,枸杞~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淡定,淡定,淡定! 急病乱投医这种心态,要不得! 中药有寒性温性的,最重要的,咱们不是说过吗? 虚不受补, 湿不受补啊! 好吧! 真的真的,想要安稳一下各位惶恐脆弱的心 小菜今公布,蔡家祖传一组合中草药: 仙鹤草(性平)+紫苏叶(性微温) 先认真分析一下他们的功效: ♥紫苏叶(又名: 苏叶) 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芳香升散; 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注意: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 *紫苏叶食物相克: 紫苏叶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禁忌人群 气弱表虚者忌服。 适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孕妇适合食用。 《药性本草》早有记载,中鱼蟹毒后以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可用于食用鱼蟹之后引起的吐泻腹痛。 紫苏的功效 1.提高智力与健脑,延缓衰老; 2.降低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 3.抗血栓; 4.抑制肿瘤; 5.提高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视力; 6.有益于优生优育等。 因此,紫苏油适用于高血脂人群及孕妇、哺乳期妇女食用。 ♥仙鹤草 【性味归经】 苦、澀,平。归肺、肝、脾经。 补其体虚,可用一味仙鹤草,仙鹤草乃体虚力弱,劳倦伤脾之良药, 仙鹤草扶正,贯众驱邪,这样正气日增,邪气日减,可增加身体免疫力! 仙鹤草,在《滇南本草》中别名脱力草,其味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有止血、止痢、杀虫等功,以收涩止血见长,临床用途不止于此,且无副作用发生。根据临床经验,仙鹤草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止血(亦活血) 仙鹤草止血的作用,众所周知,古今公认,然也需要辨证,其药性平和,只要辨明病之寒热虚实,配合其它药物,才能获得满意效果。耳鼻喉科临床常用仙鹤草配旱莲草,治疗肺经郁热或肝火上炎之鼻衄。因为仙鹤草药性收敛固涩,不宜单用,以防止血留瘀。中医认为“离经之血即是瘀血”,出血后,常有瘀血现象,故在用仙鹤草止血时,适当加入祛瘀之品,如茜草、血余炭、生地、丹参、丹皮等,以防留瘀。且仙鹤草有补虚固脱之功,对出血者“气随血脱”,仙鹤草即止血又补虚,效更佳。 2、止咳 仙鹤草对于久咳不已、少气乏力、神疲,其特点是阵发性痉咳、咽痒则咳、病程缠绵的喉源性咳嗽,临床用之效果确实。盖气虚正亏,正不胜邪,余邪不清,导致久咳不已;或久咳耗气伤正,肺脾气虚,津液凝聚,痰湿内生,肺失宣肃,导致咳更盛。仙鹤草即能补虚又有收涩作用,扶正而祛邪,收涩而镇咳,达到去除病根而咳止的目的。对于余邪不清、正气偏亏,用仙鹤草配蝉衣同用,蝉衣有祛风散邪作用,助其祛除外邪而止咳。对于久咳耗气,痰湿内生,用仙鹤草化橘红同用,化橘红理气化痰,使痰湿易化,气机得畅而咳止。 3、止汗 仙鹤草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在止汗、止痢、止血、止泻、止带、涩精等方面多有良效。其具有轻补作用且疏而不滞,用药剂量无大的限制,一般15~30g 可用到60g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4、止痢 仙鹤草具有缓解止痛,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作用,可用于腹泻,故又名泻痢草。 5、止晕 仙鹤草补虚扶正,临床用治头晕目眩有一定作用,常用剂量为30g。 *仙鹤草的禁忌注意 生活中需要注意仙鹤草的副作用的人都是一些比较容易过敏的人群,所以对仙鹤草来说过敏的人群是不建议服用这种药物,因为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诊治。另外感染寄生虫的病人也是不可以服用仙鹤草的。仙鹤草对于蛔虫具有兴奋作用,必须先行驱除蛔虫才能采用仙鹤草驱除绦虫。 ♥以上配方,基本属于稳方子,之于当前地域病情,西方金,肺属金,两种草药皆入肺经,搭配,能够增加上焦之卫气,提升身体之免疫力,适当抵抗病毒对肺部的侵袭! 但是,各位亲爱的同胞们,记住,是药三分毒,不可长期服用,且行且珍惜! 当咨询中医,还是咨询吧!

2020年03月04日 0条评论 32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能量穿衣

蛮有意思的 分享于大家 能量穿衣播报 今天是3月3号 农历二月初十 (乙巳?日) 1、适宜穿黄色,焦糖色,茶色,褐色,咖啡色上衣较好,因为在五行中,巳为火 ,火生土,土为黄色,焦黄色,茶色,褐色,咖啡色等,这样穿上这些颜色的衣服,也就是土属性颜色的衣服时,土就代表你本人,大环境为巳,五行为火,那么就是大环境生你的意思,办事易成,开心轻松。 2、可以穿黑色,蓝色,灰色服装,因为黑色,蓝色,灰色为水,同理,穿五行水颜色的衣服时,水就代表你本人,大环境为火,五行中水克火 ,我克为财。做事较累,但能得到收获。 3、当穿红色,玫红色,紫色,粉色,桔红色等颜色衣服时,为比肩,付出多,收获少。 4、穿绿色,青色,翠色服装,因为绿色,青色,翠色为木,穿五行木颜色的衣服,你就代表木,大环境为火,木生火 ,那么就是你去生大环境,消耗你自己,万事较累,也有少许收获。 5、该日不易穿白色,银白色,金色,因为白色,银白色,金色为金,穿五行金颜色的衣服就代表金,大环境为火,火克金。大环境克你,万事成效差。 ? 望你穿对五行色, ? 快乐轻松每一天[耶] 另:3月4日:最吉—穿黄色,焦糖色,茶色,褐色,咖啡色等上衣

2020年03月02日 0条评论 30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肾主三昧真火

肾主水,靠的却是“三昧真火” 肾和水关系密切,实际上在中医里的说法是,肾主水。但是你知道吗,肾之所以能够主水,却是因为肾里面藏着的独一无二的“火种”,各个脏腑需要点火的时候,都要到肾这里来取“火种”? 那么究竟,这个“火种”是如何工作,让肾承担起“主水”的作用的呢?别着急,这里还要联系肺、脾和膀胱这几个脏腑,因为这“哥几个”都是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密切参与者和直接执行者。 喝进身体的水,首先要经过脾的气化和蒸腾,才能为身体所用,而这个过程中要用到的火,来自于肾里的“火种”; 脾蒸腾水液到肺里,肺再把津液输部全身,这个过程中要用到肺的阳气,这个阳气的维持同样需要肾里的“火种”; 最后,水液代谢形成的废水,也就是小便,要通过膀胱排出体外,那么是不是排水就不需要“火力”了呢?非也,膀胱要想排尿排的干净,也需要用到肾里的“火种”。 怎么样,肾里藏的这个神奇的“火种”,是不是很像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 肾藏精,烈火还需“海水”藏 除了“主水”,肾脏还主“生殖" 可见要保护肾精,就要精打细算“省着花”,要避免出现大大小小的窟窿,出现的窟窿也要想办法给修好。

2020年03月01日 0条评论 34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7273747576…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