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养生速递

今日学一药之桔壳

每日一药~桔壳 大家好!今天我们了解学习血腑逐瘀汤中的第八味中药~枳壳,建议大家复习此汤药中的前七味中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复习这七味中药的性味归经。 好,我们现在开始了解学习血腑逐瘀中的第八味中药~桔壳。 炮制: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炒枳壳:取麸皮撤于热锅内,侯色黄冒烟时,加入枳壳片,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枳壳片100斤,用麸皮10斤)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入脾、胃二经。 功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主治:食积痰滞不消,胸腹痞满胀痛,肝郁气滞,胁痛及下痢等症。 常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炒热熨。 ♥枳壳的禁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用于治胸胁胀痛。如属肝气郁结引起者,可在逍遥散基础上酌加枳壳、厚朴、大腹皮等;如属由跌打损伤而致气滞血瘀引起者,则配归尾、桃仁、红花等,方如行气活血汤,处方:枳壳6g,木香2.4g(后下),砂仁3g,厚朴6g,香附3g,赤芍9g,归尾9g,桃仁6g,红花4.5,苏木6g,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2、用于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以枳壳15g,水煎服,或以枳壳9g,配补中益气药物,连服7~10天,或更长时间,方如枳壳益气汤,处方:炒枳壳18g,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升麻6g,陈皮4.5g,当归9g,益母草15g,炙甘草6g,水煎服。 3、用于治疗呕逆咳嗽。属咳嗽者,配木香、鸡血藤、黄芪等,可和胃降逆;属肺气壅滞而咳嗽者(如肺气肿喘嗽),可在应用苏子、半夏、陈皮的基础上,再加枳壳行气宽中。 此外,前人经验认为枳壳还有祛风作用。用于眼科,能祛风明目,治风热眼病(急性结膜炎)时,可配防风、荆芥、黄芩、连翘等祛风清热药同用;也用于治肌肤麻木痛痒(由风邪入侵肌肤引起),但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又长期服用熟地、阿胶等补药时,为防其过于滋腻引起胸膈滞闷,影响消化功能,可加入枳壳少许。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1、辛行苦降 枳壳辛行苦降,入脾胃经,既能破气除痞,又能消积导滞,故可用治疗胃肠积滞,气机不畅者。 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可以用山楂、麦芽、神曲等中药。 2、破气除满 枳壳能行气化瘀以消痞,破气除满而止痛。 治疗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胸中满闷、疼痛者,可加薤白、桂枝同用。 治疗痰热结胸,可与黄连、瓜蒌、半夏同用。 治疗心下痞满、食欲不振,可与半夏、厚朴同用。 枳壳的附方 1、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并皆治之 枳壳三斤,去穰,每个入巴豆仁一个。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勿炒,为末,醋煮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随病汤使。(《秘传经验方》) 2、治伤寒呃噫 枳壳半两(去穰,麸炒黄),木香一钱。上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未知,再与。(《本事方》) 3、顺气止痢 甘草(炙)六钱,枳壳(炒)二两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沸汤点服。(《婴童百问》宽肠枳壳散) 4、治远年近日肠风下血不止 枳壳(烧成黑灰存性,为细末)五钱,羊胫炭(为细末)三钱。和令匀,用米饮一中盏,调下,空心腹,再服见效。(《博济方》乌金散) 5、治大便下血 枳壳二钱,乌梅肉三钱,川黄连五分。共研细末,饭前开水冲下,分二次服。(《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6、治直肠脱垂 十岁以下小儿,每日用枳壳一两,甘草一至三钱。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壳一至二两,升麻三钱,炙甘草二至四钱,台参、生黄芪,据身体强弱,适当增减,水煎分二次服。(《山东医刊》(11):9,1962) 7、治产后生肠不收 枳壳二两。去穰煎汤,温浸良久即入。(《经验方》) 8、治子宫脱垂 枳壳五钱,蓖麻根五钱。水煎兑鸡汤服,每日二次。㈡枳壳五钱,升麻一钱。水煎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9、治小儿因惊气吐逆作搐,痰涎塑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 枳壳(去穰,麸炒)、淡豆豉等分。为末,每服一字,甚者半钱,急惊,薄荷自然汁下,慢惊,荆芥汤入酒三、五点下;日三服。(《小儿痘疹方论》不惊丸) 10、治小儿秘涩 枳壳(煨,去穰)、甘草各一钱。以水煎服。(《全幼心鉴》) 11、治风疹痒不止 枳壳三两,麸炒微黄,去瓤为末。每服二钱,非时,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服。(《经验后方》) 12、治牙齿疼痛 枳壳浸酒含漱。(《圣惠方》) 13、治小儿软疖 次枳壳一个,去白,磨口平,以面糊抹边,合疖上,自出脓血尽,更无疤痕也。(《世医得效方》) 转自兔姥姥养生堂 各位老师,各位同修,现在好!分享中草药知识仅供了解学习之用,如需恭用敬请遵医嘱! 祝愿大家吉祥安康!混元灵通! 福生无量天尊! 2020.05.21.

2020年05月21日 0条评论 30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小满养生

521~据说今天的日子比较浪漫,那来首诗,如何! ♥《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好,现在咱们来了解一下小满,它的英文名称: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小满的介绍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小满的由来♥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 、“大满”,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 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唯独有小满却无大满。 人生小满,足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的习俗 江南一带则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它是对江南小满农事的形象总结。所谓“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在农谚中,百姓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们会早考虑,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水田。过去行走在偏僻的江南古镇水田边,时常会见到水牛蒙住双眼转动水车的木车盘带动龙骨水车提水,或人力双脚交替踏车提水的情景。 小满的养生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节气,告知人们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在此诚恳建议大家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起居养生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日长夜短的规律,早起晚睡(♥注意晚睡不是熬夜,晚睡也得23点前入睡哦!),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情志养生小满时气温升高,阳光较强,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怡养性情的艺文活动,如下棋、书法、画画等。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八段锦,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与参考,每个人还是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状况来安排锻炼事宜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身体属寒者注意饮食方面多选取一些性温或性热的来调整体质。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的天气即将来临。因此,小满节气的养生中,防热除湿很重要。 ♥小满季节暑湿并重,对脾胃的影响较大,饮食上还要注意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多食用利水渗湿以及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米仁、绿豆、冬瓜、水芹等,并且应以能促进食欲的汤羹类为宜。还应注意的是,气温升高之后,往往喜爱食用冷饮消暑降温,但是冷饮食用过量对于胃肠道影响较大,加上天气变热食物易变质,这一时期需警惕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小满时节养生还应注意情志运动方面,这一时节暑湿交杂,易导致人心情烦躁不安,应警惕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湿气重又可诱发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借此分享 疫情期间小满菜谱:2020年庚子年(中华道历黄帝纪年 4717年)小满节气养生粥:小米30g、红米20g、红茶3g、怀山药5g、薏苡仁5、桑葚3、银耳6,黑木耳3、赤小豆3g(发芽最好)、枸杞子3、芡实3、小麦3(无可以用麦片代替)、柠檬2片、小黄姜3片,适用于小满到芒种,小满开始5天内最佳。庚子年金运太过,从小满日进入2020年三之气【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阴君火;本节气期间注意养心护阳、健脾祛湿、疏肝益心;适合制作乌梅汤、粽子、补中益气丸、理中丸、五君子丸、防瘟疫毒气和流感香包、王枣子茶、桑葚酒、梅子酒、枇杷酒、紫苏露等以备夏季不适之需;疫情期间,顺应天地,心神合一,正气存身,饮食顺节气,睡眠起居按时,做到五通调顺即为最好的防疫法。 ♥最后,人在夏季津液消耗较多,因此在饮食上可选用养阴生津止渴之品如百合、乌梅,青梅等等因此,喜欢小酒小资小调调的各位亲,不妨,青梅酒,走起!

2020年05月15日 0条评论 27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最佳养生护体之八段锦

八段锦 语音链接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3/23/2795466655643165702_hd.mp3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发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八段锦有人认为是气功的一种。也有演变成中国武术一种。 八段锦和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发出通知,把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八段锦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八段锦”这个名字,一般认为有两层意思:1.表示这是一种集锦多种练习方法的功法;2.源自一种名为“八段锦”的织锦,表示练习时动作连绵。 传说中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形式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在宋代的道教养身书也记载有相类似的健身方法,如曾慥辑的《道枢》等。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八段锦是在宋朝创制的[1]。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但作者不详。 内容 编辑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在姿势上分为站式和坐式两种,站式要求双脚微分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具体动作各不相同。 8句话总结动作要领。 视频链接: https://youtu.be/6CYUx2JQBrw 基本,咱们练习的都是站式 据称是清光绪年间整理改编的: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2020年05月14日 0条评论 29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莲花清瘟丸,氯喹,疟疾,与新冠状病毒之话题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10/2804390386077552134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续谈 立夏养生

大家晚上好,今晚咱们续谈,立夏养生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07/2803698842656867846_hd.mp3祝大家愉快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桑白皮的功效

大家好,续桑叶,桑葚,桑枝之后,还有桑白皮,桑的家族真是强大,祝大家愉快!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02/2802884656443218950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桑枝的功效

大家好,续桑叶,桑葚之后,今晚咱们谈一下桑枝的功效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02/2802880507505190918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桑葚的功效

大家晚上好,今晚咱们续前晚之桑叶,细谈桑葚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01/2802699538751251462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桑叶的功效

应一个朋友之要求,今晚咱们谈桑叶的功效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4/30/2802383880428593158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7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续谈蔡氏刮痧法

大家好,今晚咱们续谈蔡氏刮痧法与Covid19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4/29/2802204230535528454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6970717273…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