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养生速递

养生最好的食物:粥油

是的,粥油其实是人间圣品 粥油俗称米油,就是在粥熬好以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白色黏稠如膏状的东西。粥油虽然很常见,但是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觉得这玩意儿不好吃,喝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把它倒掉了。其实,粥油是粥的精华,具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切莫倒掉哦! 当年听徐文兵老师讲《黄帝内经》时就知道粥油是个好东西,但是万万没想到它益阴填精之功如此显著。而且从文中看,它既能治疗肺结核,又能治疗精少不育,可见它既能清补又能滋补,真真如作者所说,“恰建奇勋于平淡之中,愿读者诸君,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粥油益阴有殊功 粥油者,乃煮粥甫熟时所成之稠汁也。下自孩童,上至耄耋,无不食之屡矣。至其益阴之功,则知之者鲜也。夫米为养生首要之物,而粥油为米中之精华,其功用已不待言。 赵晴初《存存斋医话》论粥油甚详,其文曰:“余治一暑湿证,已热退神清,胃动进食矣。忽急邀诊,乃发热神昏,更加气喘,细询因吃粥油三、四盏,遂至此。余力辞,病竟不起。 阅《本草纲目拾遗》言:‘粥油能实毛窍,益阴之功胜熟地。’暑湿初愈服此,安得不复发而增剧耶!又袁了凡先生曰:煮粥饭,中有厚汁滚作一团者,此米之精液,食之最能补精。又《紫竹林单方》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赵晴初此说,可谓简洁明了,要言不繁。其于正反两面,论粥油益阴之功,直截了当。而殊不知粥油尚能治肺痨大病,诚能起死人而肉白骨。 余于早岁业医之初,偶听市结防所领导之报告,中间现身说法,谓其少年时,曾在某纱厂作童工,白昼十余小时繁重劳动,夜间睡卧低矮阴湿之双人床,名曰“鸽子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久之则潮热口干倦怠乏力,纳呆神瘁。入夜必盗汗,衣被尽濡。 不得已求医问药,确诊为“肺结核”。然无力治疗,坐听天命而已。 幸有一老年厨师窃告之曰:粥之浓汁能治此病。并嘱其备一大号茶缸(搪瓷杯),暗暗放人厨中指定之处,该老厨师于每日清晨大锅粥成时,即舀满稠汁,使之潜饮。如此一日不间、凡四阅月而盗汗止,胃纳开,渐渐体丰神焕。 令人谈痨色变、闻痨落箸、且当时中西医家每视为畏途之痨病,竟由此霍然,而粥油之力,可谓宏且神矣。 王清任《医林改错》曰:“血化下行不作痨。”而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引《养生集要》曰:粳米能“通血脉,和五脏,好颜色”。可知粥油不特补阴,且补而不滞。粥油乃平淡无奇之物,恰建奇勋于平淡之中,愿读者诸君,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2020年08月05日 0条评论 25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详谈祝由术

学中医的或者对中医感兴趣的友友们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祝由" 忽然想跟大家谈谈"祝由"了! 祝由术在古代又被称为巫术, 解析巫术: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巫术医学正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巫术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曾经起到古代医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作用,这从殷墟卜辞中也得到充分的佐证。正如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所说:“官方的医学把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编成条目,有关这些的知识,曾由各原始文化期的巫医们和女巫们传授下来。” 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 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祝由术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 ♥古代人的解析: 单从字面意思来说,祝同咒;由,病所从生也,正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对“祝由”所作的注文:“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但这过于简单的释义并未说清楚祝由的对象是什么,如何进行祝由等细节性东西,并且似乎存在曲解的倾向,很容易使人理解为“对病人讲清楚得病的原因所在”,但这距离历史上真正存在的祝由相距太远了。《幼科折衷·记录十四科》认为祝由就是道教中存有的“符祝禳祷”,而从“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可知,在祝由的时候,并不是对病人解释病情,而是对冥冥之中的第三者说话作法。这种理解更接近于祝由之真面目。 在上古社会,人类对自然和人自身生命科学的认识都是非常原始的,对人的生老病死现象的认识也显得非常迷信的。“性自命出,命从天降。”连伟大的孔老师都坚信“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认为一个人如果生病了,肯定是得罪了老天爷,不是遭“天谴”,就是“神赐”,或者是“帝降疾”,因此想要把病治好,就要去求神拜仙、算卦占卜。这些巫们,很多是兼具巫医两重身份的人。他们既能沟通鬼神,又懂些医药知识,先用巫术施法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对患者进行安慰和心理治疗,然后再借助用简单的草药,或采取一些原始技术性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简单治疗。 ♥插句番外话,哈哈: 想想看,在远古时代当大夫确实挺不容易的,诊病开药之前还要唱歌跳舞,装逼折腾一番,换做我们现代人的话,内心恐怕早已崩溃了。 ♥现代人的解析: 中医是一门精细的科学。 祝由科,“祝、由”二字的意思就是祝说病由。 西医的病因学是建立在细胞和病毒上; 中医解剖,早在汉代,中医就已经做了整体的人体解剖,来检验符的正确性 奠定了中医治疗的方向, 中医治疗的整体技能和知识解剖的目的就是这个 就解剖而言,中医有其与西医相对的解剖状态。 人生病了,不舒服了, 西医主要研究如何杀死病毒或者细胞。 中医与西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其根本不同就是病因学的不同。 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讲究生生之化,也就是说,人体随时随地都是变化的,气候也是随时变化的。 ♥西方,事实上,西医的起源,亦是从巫术开始的,那么,巫与医,究竟能不能分家,巫是不是在装神弄鬼? 套用小菜老话,以忽悠人骗人为目的的,皆不可信也! ♥记载 汉书·艺文志载: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隋书·艺文志也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那么失传的黄帝外经究竟讲了什么? 据说就是 关于黄帝外经,有关祝由术的记载 ♥家传 清晰记得一次爷爷他老人家用祝由术,母亲大人亲身经历过: 小时候,家中经常有小偷光顾,为查明作案者,爷爷放了一碗符水在灶台,妈妈可能是在做饭时不小心碰到了,结果,全身发抖发冷,高烧三天三夜,蔡家全体医生用尽方法不见好转,后来爷爷问:有没有碰到灶台的那碗水,答:是的。 于是,爷爷画一符,烧之,送水,妈妈喝下,痊愈, 真心感受符咒的力量! ♥医的繁体字写作“毉”,下面有个“巫”字,很形象地解释了“巫医同源”学说。《说文解字》解释“医”字的意思是:“医,治病工也。” 《广雅》解释地更直白:“医,巫也。” 先秦时期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解释说:“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 大自然的力量,神秘而生生不息,敬畏大自然,顺从天时地利人和,始为做人与养生之正道!

2020年08月05日 0条评论 26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多汗与无汗

到了夏天,炎热的天气出汗在所难免,但是有两类人却有点不一样,一个是我们常见的动不动就汗流浃背,一个是大家都热得出汗了他却似乎还没出汗的迹象。 这两类人往往会感觉夏天比较难熬,因为汗出得太多,身子会感觉发虚,汗出得太少,体内的湿气和毒素又不能及时排除。 但是这类不适西医检查似乎又查不出什么问题,但是中医却能一句话道破其中玄机: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这是清代医学家程文囿所著的《医述》中的一句话,如果你属于上面两类人,那么你要“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应该如何应对了。 “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 这句话体现的是辨卫气虚与营血虚的主证。 卫气虚则多汗 卫气属阳行于脉外,如同一个卫士一样守卫着我们的体表,具有卫外固表的功能,所以我们的卫气虚了会导致“卫表失固”,皮肤的腠理少了这个卫士的保护则门户大开,我们体内的津液则随之易于外泄,因此出现多汗。 更重要的是,中医认为“气随汗脱”,汗出得越多我们的卫气流失得也越多,这是个不良的循环。 所以,很多人出汗越多越补水,但是治标不治本,原因就在于这个本不是缺水,而是气虚。 营血虚则无汗 营血属阴,内有津液,营血虚了我们体内的津液也因之而不足。津液缺乏这个源头,所以会出现无汗的症状。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卫气虚弱导致多汗的人要“补气”,即中医所说的治疗以补气固表为主。营血虚弱导致的无汗,当以养血生津以滋其化源。 那么,夏季气虚汗多如何补气呢?血虚无汗如何养血呢?大家可以咨询中医师,在有食疗经验医师的指导下,试试下面这两个食疗方: 无汗者——四红补血粥 红枣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红糖30克。洗净红枣、枸杞、血糯米,置于瓷罐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红糖,调匀。每日1剂,早、晚分服。有养肝益血,补肾固精,丰肌润肤的功效。 经络调理方法: 针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艾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神阙、中脘、血海等。 气虚汗多——胶芪枣汤 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先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汤,将阿胶纳入汤药中溶化,服用汤汁。每日1剂。阿胶补血养颜,黄芪、大枣补气生血,同用能补气养血。气虚偏重的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适当增加黄芪的用量,血虚偏重的可以适当增加阿胶和大枣的用量。 如果气虚和血虚的症状比较重,要及时到医院找中医师用药调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清补的膏方和药膳。 经络调理方法: 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针灸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 ♥附注 以上只做参考,务必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特别是湿气重的人群,不可私自采用。

2020年08月03日 0条评论 22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神奇的Nigelle 黑种草子

今天,大家来一起了解中药——黑种草子 本草纲目记载黑种草子一种神奇中草药 黑种草子,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腺毛黑种草 (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味甘、辛,性温。 【功效】:补肾健脑,通经,通乳,利尿。 【主治】:用于耳鸣健忘,经闭乳少,热淋,石淋。 【用法用量】:煮散剂(内服),3~5g;或入丸、散。 【禁忌】:孕妇及热性病患者禁用 我国新疆、西藏、云南有栽培,在苏联中亚地区也有栽培。具有补肾健脑、通经、通乳、利尿、调理胃火、助消化、固齿之功效。常用于耳鸣健忘、经闭乳少、热淋、石淋。 形态特征 本草纲目记载黑种草子一种神奇中草药 本草纲目记载黑种草子一种神奇中草药 茎高35-50厘米,上部分枝。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茎中部叶有短柄;叶片卵形。花直径约2厘米;萼片白色或带蓝色,卵形,长约1.2厘米,宽约6毫米;蒴果长约1厘米,有圆鳞状突起,宿存花柱与果实近等长;种子三稜形,长约2.5毫米,有横皱。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黑种草子一种神奇中草药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药材性状】:呈三棱状卵形,长2.5~3mm,宽约1.5mm。表面黑色,粗糙,顶端较狭而尖,下端稍钝,有不规则的突起。质坚硬,断面灰白色,有油性。气微香,味辛。 【化学成分】:黑种草子含黑种草碱(damascenine),挥发油。油中主含百里香醌(thymoquinone),黑种草酮(niqullon),槲皮素(quer-cetin),皂苷等。 相关配伍 本草纲目记载黑种草子一种神奇中草药 治瘫痪患者舌部麻木 黑草种子、硇砂、姜、黑胡椒、荜茇、芥子、硼砂、牛至、墨盐各等量。粉碎成细粉,过箩,混匀。适量撒于舌部,每日2-3次。 月经不调,闭经 黑种草种子15g,小茴香6g,赤芍9g。水煎服。 治胃火衰败,胃肠胀满 全石榴24g,荜茇6g,肉桂、白豆蔻、黑种草子、紫硇砂、胡椒、干姜各3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冰糖水送服。 注意:以上方子,必须遵医嘱!

2020年08月02日 0条评论 39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细谈苦荞

苦荞 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 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作用; 增强免疫力; 抗氧化作用; 抑菌杀菌、防止脑细胞老化,用作抗癌药剂; 保护胃黏膜、修复脑损伤、抗抑郁; 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 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对脑缺血及肾脏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好,详解一下 苦荞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苦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1、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 苦荞麦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同时还含有芦丁和烟酸,芦丁这种物质可以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和血脂的含量,可以保护视力,预防脑血管出血等疾病。苦荞麦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比一般的谷物含有的营养元素要丰富很多,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长期使用苦荞麦对人体有着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2、消炎止咳、降低血压 苦荞麦除了上述能够降低胆固醇外,还可以降低我们的血糖的作用,苦荞麦泡水喝的话可以产生一种芸香甙的化学成分,这种成分可以降低我们的血液粘稠度,所以如果经常饮用苦荞麦的话可以避免由于人体的血液过于黏稠而造成的血小板凝结和血栓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维持人体的血压平衡,但也不会太高,使我们的血压保持在中等水平,因为苦荞麦中有种成分的还原性比较强,可以还原我们体内的三价铁,从而使我们的血压维持正常,对于三高患者很有用。 苦荞麦的禁忌 1、苦荞麦的副作用 苦荞麦可以调节我们体内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但是胃寒或者有胃病的人群使用要控制使用量,苦荞麦是呈寒性的,所以使用过多会造成反酸腹泻的不良反应。另外有些过敏人群要先试探食用来辨别是否能够使用,如果有过敏反应则要停止使用,否则会引起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有黑苦荞麦过敏者要慎重使用。 2、苦荞麦的食用禁忌 苦荞麦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所以苦荞麦是应该在饭后食用的,如果饮用者处于饥饿状态的话,这时候喝苦荞麦茶会增加人的饥饿感,尤其是低血糖人士,此时会造成人的血糖急剧下降。 苦荞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 1、苦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所以荞麦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芸香甙),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它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荞麦含有丰富的镁,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制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2、苦荞麦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质是球蛋白。荞麦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的赖氨酸含量较低)互补。 3、苦荞麦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因为颗粒较细小,所以和其他谷类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点。 4、苦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 5、苦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祖国医学认为,荞麦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的功效。 苦荞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 苦荞麦的食用方法 苦荞麦是一种粗粮,它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平时可以把它加工成荞麦面,然后再做成荞麦馒头或者荞麦面条供人们食用,另外荞麦还可以炒制以后制成荞麦茶,供人们泡水喝。荞麦在经过去皮处理以后可以得到荞麦米,那时用它煮粥也特别好喝,而且有利于人体对苦荞麦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利用。 如何挑选优质苦荞麦 1、看颜色。想要让我们挑选出优质的苦荞麦,那么首先就应该观察苦荞麦的颜色才行,叶绿素是非常健康的一种营养素,同时在苦荞麦中含量极为丰富,所以纯正、新鲜的荞麦呈绿色,这样的荞麦说明是比较健康的优质的荞麦,而如果发现苦荞麦的颜色发白,那么就说明开始氧化。如果荞麦呈深褐色,证明这样的苦荞麦氧化的程度就过高,不适合我们吃。所以大家在选购荞麦时,一定要看色泽,选购呈绿色的苦荞麦。 2、看饱满度。在选购苦荞麦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对颜色有了就,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观察荞麦的细节,特别是要对苦荞麦的饱满度进行观察,大家一定要注意挑选大小均匀、质实饱满、有光泽的荞麦粒。干瘪且粗糙的苦荞麦,为次品,请勿选购,这样的苦荞麦才健康。 3、看环境。最后美味挑选苦荞麦的时候还要注意,由于苦荞麦应在常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储存,因此苦荞麦应与干燥剂同放在密闭容器内低温保存。因此,在你选购荞麦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卖家的环境是否适合苦养麦的储存,以便您更好地确认它是否变质,如果发现没有注意保存荞麦的细节,那么这样的苦荞麦很可能就不新鲜,同时也不利于我们买回家后储存。

2020年08月01日 0条评论 34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Les bienfaits d un liqueur 酒鬼的福音

今天一病人跟我聊起一款鸡尾酒叫 "Suze",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款鸡尾酒跟"Ricard"类似,都是同一家公司研发的,仔细研究一下下,誒~发现,做这两款酒的植物都有护胃养胃之功效(预计这造酒的主人胃不好) 做Ricard的是,众所周知的八角/茴香,那么做Suze的,就是龙胆"gentiane"(以前以为是人参的另外一种喊法~) 先来一段法语: (摘自维基百科) La Suze est une marque commerciale française, venue de Sonvilier dans le Jura bernois le long de la Suze, et propriété du groupe français Pernod Ricard Noms communs : gentiane, gentiane jaune Nom anglais : gentian Classification botanique : famille des gentianacées ( Gentianaceae ) Formes et préparations : décoctions, poudres, extraits, comprimés, gélules, teintures Propriétés médicinales de la gentiane UTILISATION INTERNE Troubles gastro-intestinaux : gastrites, coliques, flatulences, diarrhées, vomissements, nausées, digestions difficiles, atonie intestinale, élimination des parasites et vers intestinaux. Problèmes hépatiques : décongestion du foie, stimulation de la vésicule biliaire, ictères (jaunisse). Etat général : tonifiant, purification de l'organisme, asthénie, oxydation cellulaire. UTILISATION EXTERNE Dermatologie : résorption des cicatrices, dermatoses inflammatoires, décongestion cutanée, plaies infectées. INDICATIONS THÉRAPEUTIQUES USUELLES Troubles digestifs (digestions difficiles, atonie intestinale, vomissements, parasitoses intestinales), dysfonctionnements de l'estomac (reflux gastriques, gastrites infectieuses, douleurs), affections cutanées (dermatoses, inflammations, plaies, cicatrices), troubles hépatiques (ictères, cholestase), asthénie, anorexie. AUTRES INDICATIONS THÉRAPEUTIQUES DÉMONTRÉES La gentiane a montré, en clinique, une efficacité pour de nombreuses autres pathologies. En particulier, on peut citer une action anti-inflammatoire contre les infections ORL (angines, rhino-pharyngites) et elle serait utile contre les manifestations inflammatoires de certaines affections rhumatismales (arthroses). En outre, elle aurait une efficacité dans la prévention du vieillissement et le maintien en bon état du système immunitaire par son effet antioxydant (lutte contre l'oxydation cellulaire) dû à la présence de flavonoïdes. On peut aussi signaler que la gentiane pourrait agir contre les poussées de fièvre et aurait un effet régulateur du diabète. Histoire de l'utilisation de la gentiane en…

2020年07月28日 0条评论 32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银鱼的功效

银鱼的功效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4/22/2800903194449141254_hd.mp3

2020年07月26日 0条评论 25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从脚肿思路细谈茯苓

♥最近,好几个朋友说自己腹胀或是脚肿, ♥因素:除却糖尿病,高血压,肾炎等等,大多数原因为 脾阳虚 肾阳虚,循环无力而造成的, ♥如何治疗?健脾养肾 ♥最佳治愈法?当属食疗! 忽然想到一款药食同源之良方 好,不妨,今咱细谈茯苓! 茯苓 白茯苓是生活常见的一味药材,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现代营养学则认为白茯苓含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茯苓粥、茯苓饼也深受大家喜爱。 土茯苓和白茯苓的区别 茯苓有赤白之分,选用白茯苓,意在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白茯苓性味甘淡平,与粳米为粥,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性平和缓,功在益气养胃,培土制水。既可扶正健脾,又可利湿消肿。 土茯苓 味偏苦,入肝经和胃经,具有清热降火、抑菌止痒等作用,尤其对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湿疹等皮肤疾病以及梅毒等有非常好的效果。 平民补药——白茯苓 利水消肿 白茯苓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利水消肿,老年人、小孩,寒症、热症只要是水肿都可消,比如,眼睛肿可能跟肺有关系,腰以下的水肿可能跟脾、肾有关系,其他地方的腿肿、脚肿都可以用茯苓消肿。 减肥瘦身 此外,还有人用茯苓来减肥!只是,茯苓只对因体内湿气引起的肥胖有效,对于其他证型的肥胖无效,所以,用茯苓减肥前,一定要辨明体质。 健脾补中 脾喜燥恶湿,如果长期湿气重,湿邪困于脾,时间久了脾会被拖累成脾虚,茯苓补脾的同时,还能去湿,有助于脾胃健运,这点很难得。 宁心安神 白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脾气大、烦躁不安、睡不安稳时,可以用来安神养心。 ♥好,来几款茯苓膳食方子吧! 久负盛名的白茯苓粥 凡属脾虚及水湿内停之症,均可食用,尤其对脾虚湿盛之症,更为适宜,其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所以既可扶正,亦可祛邪,为脾虚湿盛之水肿及老年性浮肿,肥胖症的良好药粥。 三苏长寿秘方:“茯苓粥”此药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发现的。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久服药不愈。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此病。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说的做了一年,果然痊愈了。此后,他认真研究《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并制作了“茯苓粥”。后把此方告诉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全家服用。 杨仁斋《直指方》记载:“白茯苓粥治心虚梦泄或白浊。”《本草纲日》亦说:“茯苓粉粥清上实下。”足已证明,茯苓粥既是一种营养强壮剂,又是一种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药物疗法。 白茯苓粥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茯苓15克 调料:味精1克,盐2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先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入锅,加入白茯苓粉和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开。 2、再转用文炎熬煮成稀粥,加入味精、精盐和胡椒粉即成。也可根据需要加:闪耀、枸杞、红枣、芡实、炒薏米等。 白茯苓药膳 滋润皮肤——红枣茯苓粥 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 红枣茯苓粥 大枣20枚,白茯苓30克,粳米100克。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润皮肤,增加弹性光泽。 慢性胃炎——温中健胃饼 温中健胃饼对脾胃虚寒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此类人常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加重,或呕吐清涎,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山药、白术、白茯苓各60克,干姜30 克,陈皮15克,共为细末,加胡椒面3克,混匀,与面粉1000克一起加水和面,做成饼干样的小饼,置烘箱内烘熟。 黄褐斑——五白糕 五白糕对有如下表现的黄褐斑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皮损为灰黑色斑片,状如蝴蝶,对称分布于鼻翼、前额、口周,边缘模糊,自边缘向中央逐渐加深,伴短气乏力,腹胀纳差,或素有痰饮内停,舌质淡,舌苔腻,脉弦滑。 白扁豆50克,白莲子50克,白茯苓50克,白菊花15克,白山药50克,面粉100克,白糖100克。将前5味洗净,烘干,磨成细面,与面粉调匀,加水和面,或加鲜酵母令其发酵,发好后揉入白糖,上笼武火蒸30分钟,出笼后切成块状。 小儿贫血——茯苓芝麻饼 小儿常因脾胃虚弱而出现贫血,证见:面色㿠白,食欲不振,困倦嗜卧,四肢乏力,或见腹泻,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有上述症状的小儿,不妨试试茯苓芝麻饼。 白茯苓200克,粳米500克,黑芝麻100克,白糖适量。将茯苓、粳米碾成细粉;黑芝麻炒熟,打碎。加水将以上诸品加白糖调成稠糊状,以文火烙成薄饼。 慢性肾小球肾炎——茯苓包子 临床表现:面色白或萎黄,高度水肿,腹部膨胀,腰部酸痛,食欲不佳,大便溏,小便少,舌质淡而胖大,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 茯苓包子 将50克白茯苓用水润透,蒸软切片,每次加水约 25 毫升,加热煎煮取汁 3 次,合并药汁再滤净,将滤出的茯苓汁晾晾后和面,再蒸制成包子即可。 最后注意:茯苓虽好,但是孕妇慎用!因为,茯苓利水渗湿,它是下行的,容易引起滑胎 文稿来源: 新经络

2020年07月25日 0条评论 28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大暑养生

今日大暑,因此,咱何妨谈谈大暑养生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时应顺应天时,坦然接受太阳的热力,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就是大暑。养生从现在开始。 民间有“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的说法。除了暑气逼人外,在大暑前后,旱涝、风暴发生频繁,暑湿之气容易乘人肌肤腠理开泄、汗液增多之际乘虚而入,导致体内阳气受损,心气亏耗,故大暑时节注意养生很重要。 大暑养生,重在养心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而生机勃发,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活跃,根据养生原则应重在养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01 静心养生 大暑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我们称之为“情绪中暑”。此时宜心态清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02 药食同源 选择具有清心降火、养心安神效果的食物,如:茯苓、麦冬、菊花、金银花、荷叶、大枣、莲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红柿、西瓜、香蕉、苹果等食用。 03 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 中午应小睡一会儿,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如果夜晚睡眠不佳,可以在睡前喝一杯五加枣仁茯苓茶,用五加叶、酸枣仁各2g,茯苓、大枣、百合各1g,红参0.5g。煮茶饮即可,睡前一小时饮用,可安神助眠、提高免疫力,改善失眠多梦。 大暑养胃,健脾除湿 大暑季节正值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 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舌苔常比较黄腻,中医认为舌苔黄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 01 薏苡仁粥 做法:薏苡仁50克,粳米100克。将薏苡仁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左右,与粳米共置锅中,放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 功效: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不思饮食,大便溏薄,下肢水肿等。 02 艾灸补脾 太白——脾经原穴 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按揉、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若能在脾经主时(上午9至11点)艾灸,效果更好。 足三里——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 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 脾应于季夏,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 湿热交蒸,严防中暑 大暑时节保养不当很易中暑,其症状常常是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虚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 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慌乱,首先,避开闷热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然后采用各种办法帮助身体散热,补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点淡盐开水、三豆汤等。但对于严重中暑者还需送往医院治疗。 ♥还有,我们的三豆汤: 再提一下: 三豆汤做法:取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清洗干净后,清水浸泡1个小时;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总结: 大暑饮食清淡为主 大暑时节,饮食要少咸少甜,以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不宜进补。 最佳调味品是食醋,最佳蔬菜是苦味菜,最佳汤肴是番茄汤,最佳饮料是热茶。 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应放置几分钟后再食用,或是加热后食用,冰冷刺激的食物不要吃。

2020年07月22日 0条评论 30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中医养生:睡前8个小动作,让你睡的香、气色棒!分享给身边人

图片哒哒滴~

2020年07月21日 3条评论 31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6465666768…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