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养生速递

睡前最宜之~

教大家一个养生的小妙招,每天睡觉前做一遍,对身体的好处多到想不到。耳朵,是我们很小的一个器官,但能反映我们的健康状况。中医上讲,人体很多重要的经络都会从耳朵经过,比如肾经、肝胆经、心经等,并且耳朵上分布着多个穴位。当然,还有全息说法!自然,我们今天要谈的小妙招就跟耳朵有关,很简单,分三步揉耳朵就好。揉捏耳垂01首先我们将食指和中指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的后面,然后三个手指尽量全部的捏住,进行揉动,每天持续3—5分钟,最后别忘了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这招具有美容养颜、提神醒脑的功效。摩擦耳廓02把食指放在耳廓里来回的摩擦,争取让手指接触到耳廓的每一个部位,每天进行摩擦,最好是在3-5分钟之间,双耳要交替进行。耳廓是耳朵的重点区域,上面是五脏六腑对应的各处耳穴,因此摩擦耳廓等于是对五脏六腑的养护。摩擦耳背03耳朵的背面有一条沟叫做降压沟,每天用手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到下的来回摩擦,每天摩擦100次以上。不仅能很好的调节全身的气血,而且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降压作用。每天睡觉之前,最多占用我们十多分钟的时间,对耳朵进行全方位的揉捏,能同时收获健康和好的睡眠。

2020年08月16日 0条评论 25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三种便秘食疗方子(特别适合产后便秘)

针对各种便秘 今天给各位介绍3个食疗方。 ① 血虚津亏 调理重点:养血生津、润肠通便, 可服黑芝麻当归熟地花生粥。 做法: 取黑芝麻30克,当归15克, 熟地黄15克,花生50克,大米50克。 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 小火熬制20分钟,调味服用。 黑芝麻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生津通乳;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补血滋阴通便; 花生炒熟后,可补气和胃、润肺化痰、生乳滑肠。 适合血虚津亏的便秘人群。 ② 阴虚火旺 调理重点:滋阴润肠通便, 可服银耳麦冬百合饮。 做法: 银耳1朵泡发剪开, 和麦冬15克,百合20克, 冰糖适量放入炖盅,加适量清水, 隔水炖1个小时即可。 银耳现称为“平民燕窝”, 能够强精补肾、润肠通便、美容嫩肤; 麦冬滋阴清热;搭配滋阴润肺的百合, 适合阴虚火旺的便秘人群。 ③ 气虚不运: 调理重点:益气通便, 可服黄芪核桃粥。 做法: 取黄芪20克,核桃50克,大米50克。 放入锅中大火煮沸, 转小火熬制20分钟,调味服用。 黄芪补气通便; 核桃补气养血,润燥化痰, 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 适合气虚失运的便秘人群食用。 注意: 如果便秘持续3个月以上,就要及时就医。 便秘的朋友一定要积极就医, 千万不要私自使用药物。

2020年08月15日 2条评论 25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孙思邈

♥清晨,读此稿,心动,转来跟大家分享!共勉之! 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孙思邈《大医精诚》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孙思邈《大医精诚》有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提倡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每到一处,患者就蜂拥而至,不论在农村,还是闹市,都是如此。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病人一视同仁,不顾饥渴疲劳,莫不一一救治。 很多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先想着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的利益上面斤斤计较,生怕错漏一分一毫的利益,每时每刻都要和别人攀比,因此惶惶不可终日,疲累不堪。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和才是最好的药方。 孙思邈: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内心平静 人需要平静,生活需要平静,日子想过的舒心需要平静,有人讲长寿秘诀有四种:第一种,没心没肺的人长寿;第二种,稀里糊涂的人长寿;第三种,平静的人长寿;第四种,觉悟者长寿。 我以为这四种,核心应是“平静”,“心静”与“心净”,组成“平静”,心干净了,心才好平静,心静了,心才好抗拒污染,抗拒各种干扰。 有平静的心,自然活得滋润,有些人整天担心、着急、牵挂、盼望……各种心情都很多很杂,这样的人就符合一个“患者”的“患”字,心老往上窜,今天担心孩子,明天跟这个人着急,跟那个人生气,因某件事担心,跟着害怕,这是日常琐碎的事,引起的心神不安,也就影响吃饭,也影响睡眠。 那些为富不仁者,那些爱好勾心斗角的小人,那些绞尽脑汁溜须拍马的人,那些腰缠万贯钱财来路不明的人,他们的心总是吊在嗓子眼上,昼夜无法平静,显然会对寿命产生致命的冲击。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不会事事去争,内心自然会平静,平静之心能让我们的身体远离喜、怒、忧、思、悲、恐、惊。 人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否从容应变,妥善处理或自我调节,则是其养生成败的一大难题。孙思邈在他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能够通过修养和自我调节,善于应变,顺乎自然,保持心气平和的乐观豁达的心态,从而达到了祛病抗老益寿延年的目的。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辞官不仕。唐太宗御封他为药王,希望他能留下来给皇亲国戚治病。奈何孙思邈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他长期在民间,救死扶伤,曾几十年隐居山林,为山区民众治病,远离纷争,保持内心平静,著书立说,正因为这些原因,不仅使他有罕见的高寿,而且成就了他名垂千古的美誉,得到人民的敬仰和赞颂。 特别是在《干金翼方》中,孙思邈把养生理论高度概括为“十要”,他说:“余之所言,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故其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静”;心静则万事皆安,心静则无敌!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 他以崇高的思想境界,高瞻远嘱,认识到积德行善是可以收到延年益寿效果的。因为,良好的道德修养,心无愧怍,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以仁慈为怀而做好事的人,心胸博大坦荡,自然可以强身健体。这些都是人得以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 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 孙思邈晚年隐居在华原五台山的太玄洞,潜心研究医术,总结前人与自己治病的经验。大约在公元625年前后,孙思邈写出了《千金要方》30卷,此后又继写《千金翼方》30卷作为补充,两部著作合称为《千金方》。 为什么称为《千金方》呢?孙思邈说,人命之重,有贵千斤,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也就是说,救人一命价值千金,故以“千金方”作为这本医学著作的书名,并且将《千金方》刻在一个石柱上,公诸于世为人所用。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他自己也非常长寿,活到了141岁,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的弟子元珠先生在唐朝中期建立药王门,弘扬药王大医精诚思想,把孙思邈的医德医术代代相传,一个门派能传承一千四百多年,而且历代药王门的弟子活过百岁的人也比比皆是,靠的都是一颗济世救人的慈悲之心。 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

2020年08月13日 0条评论 24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吃撑了,怎么办?

不同的食物, 有不同的消化法子, 这3个消积食的小方法, 赶紧收藏起来吧~ ① 面食吃多了 面食很容易吃撑, 煮上一壶大麦茶, 健脾和胃很舒服。 或是吃点烤得焦黄的馒头片, 所谓“糊饼烂面不伤人”, 烤得焦黄的面食, 有助于消化, 不仅不撑胃, 反而能养胃。 另外,“原汤化原食”, 煮饺子和面条时, 水溶性维生素, 和助消化的辅酶溶于汤中, 喝点面汤, 就能帮助消化。 ② 米吃多了 大米饭, 就着好汤好菜, 聊会天, 一不小心就多吃了2碗。 这时就要用到炒米茶来消积食了。 生大米在平底锅上炒得焦黄熟透, 开水冲泡代茶饮, 不仅消食,还能健脾胃! ③ 肉吃多了 山楂助消化, 特别是能消肉积。 我们都知道炖肉时, 遇到有些硬邦邦的肉质时, 加点山楂肉就容易煮得软烂。 山楂不仅可以消锅中之肉, 更可以消腹中之肉。 吃了油腻的食物后, 感到饱胀难忍, 泡些山楂水, 就可以很好地缓解食积带来的难受感。 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把山楂微微烤过, 就有“焦三仙”中焦山楂的功效, 特别助消化。 吃上几个, 一下子就舒服了!

2020年08月13日 0条评论 23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续谈神奇夏枯草

续昨天之后,咱谈一下,夏枯草另外两项相当不错的特效: ♥对于一些血压偏高的人,是非常适合食用夏枯草的,每天把夏枯草当茶饮,脾胃虚寒的人,适当加点炙甘草或者苍术。 ♥对于某部分失眠的人群 非常重要,夏枯草是沟通阴阳的! 我们护充另外一点知识,刚才讲到失眠中阳不入阴的问题。换句话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凡是具有收敛功效的药物都有一定的治疗失眠的作用。 睡觉称为阳入到阴,如果有一味药可以做到沟通阴阳,能够让阳很好地转化为阴,则推荐夏枯草。 它长得比狗尾巴草还要粗,还要结实,很像麦穗。我们都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花草在春天萌发,在夏天疯狂生长。但夏枯草非常有个性,它偏偏在阳气最盛的夏天枯萎了。 大家想想,一朵花的盛开为阳,凋谢枯萎为阴,夏枯草最明显的特点是在一年中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偏偏转阴了,所以这味药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很好地沟通阴阳,有把阳转化为阴的功效。 因此,夏枯草也是可以治疗失眠的。夏枯草性稍凉,归肝经,对于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牢骚,发脾气,有无名肝火的人,在用到酸枣仁、竹茹、灯心草这个代茶饮时,也可以再加人1~2朵夏枯草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另因其性寒,不可长期服用!

2020年08月12日 0条评论 28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神奇夏枯草

夏枯草 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 ♥夏枯草,在春日开花,夏日枯萎 因此,得名,夏枯草! 夏枯草的适应性强,并且很少有病虫伤害,可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 药用部位: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① 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② 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③ 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④ 含无机盐及熊果酸可利尿。禁忌:① 脾胃寒弱者慎用。② 忌长期服用。 夏枯草容易生长,其药效价值也很大,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夏枯草其实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都食用过,毕竟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的,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清热祛暑,夏枯草清热祛暑的功效,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祛暑剂。现在市售的很多凉茶都添加有夏枯草,就是利用了其清热的功能,达到祛除湿热、防暑降温的功效。 2、作用:降血压,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夏枯草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提取物具有降压活性及抗心律失常作用中医治疗高血压时常在处方中加夏枯草以加强降压作用。 ♥夏枯草的禁忌:脾胃虚弱、慢性肠道疾病患者须慎服,阳虚怕冷的人慎用,气虚者禁用。 夏枯草药用价值 1、中医方面认为,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还适合一些高血压患者服用,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但是要注意适量的饮用,夏枯草含有生物碱、各种果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等。 2、治疗慢性乙肝:夏枯草12~15克,百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5~30克,甘草6~12克,板蓝根、山豆根各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疗程2~3个月,同时配服维生素C200毫克,每日三次。 3、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25克,香附子50克,共为末。每服5克,腊茶调下,无时。 4、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10克,食前米饮下。治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100克,冰糖25克。开水冲炖,饭后服。 夏枯草的食用方法 1、夏枯草煮粥,煎夏枯草取汁,将粳米熬成粥,之后可以加入蜂蜜调味食用,对治疗青春痘有效果。 2、夏枯草煲汤,夏枯草与猪肉同煮煲汤,可以治疗高血压。夏枯草煮水,夏枯草与黑豆一起熬住成枯草黑豆汤饮用。夏枯草煎药,夏枯草与绿茶或者搭配决明子、金银花等泡茶饮用,清凉解暑,降压降脂。 夏枯草泡水喝的功效: 1,各种肺结核的情况采用夏枯草泡水喝有一定的疗效,具体的做法是将夏枯草两克用水煎煮,分为两三次服用。也可以在煎煮夏枯草的时候加入一些红糖,熬成膏状每天早晚服用。 2、夏枯草泡水对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以治疗治疗细菌性痢疾。将夏枯草放入清水中浸泡十个小时,在小火煎煮两个小时,这样有效的治疗因为细菌所导致的问题。 3、夏枯草还有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效果,夏枯草泡水喝有效的令身体恢复健康。除此之外,夏枯草对腹泻、腹痛、粘膜病也有帮助。夏枯草干燥制作成为流浸膏,大人、小孩都可以吃,有不错的养生效果。 附注: ♥明天续谈夏枯草的另外两款神奇功效

2020年08月11日 0条评论 32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夏季养心,饮食要注意哪些?

最近几天,巴黎气候炎热,心肺火炎,很多人因烦躁而无法入眠,因此,虽入立秋,为养心肺,特谈,夏季养心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脏,是特别适合养心的一个季节。夏季养心,可以选择一些有益心脏的时令蔬果和菜式。 一 时令果蔬养心脏 夏季有很多当令的蔬菜水果上市,怎样从众多的品种中挑选出“养心”蔬果呢?一般来说,深色的果蔬富含更多的营养成分。中医学认为,五色之中红色与心相应,多吃红色果蔬可以养心。这个时节可以适当多吃些葡萄、樱桃、猕猴桃、茄子、玉米、丝瓜、黄瓜、冬瓜、苋菜等蔬果,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01 葡萄 葡萄中含有一种能够保护心脏的黄酮类物质,能防止胆固醇斑块的形成,特别是紫葡萄、黑葡萄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更高,如果将葡萄皮、葡萄籽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02 茄子 紫茄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有降低胆固醇、改善毛细血管弹性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03 玉米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阻碍饮食中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胆固醇浓度,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煮玉米的时候,玉米连须一起煮,还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适合夏季的凉拌菜、家常靓汤等,有一定的调养和保健作用。 凉拌木耳芹菜 芹菜有辅助降压的作用,对血管硬化、神经衰弱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而木耳能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还有抗凝作用,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及脑梗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莲子百合汤 莲子清心火、百合养心安神,最适合夏季烦躁、睡眠不安者。 二 补水宜少量多次 夏季出汗多,需要大量补充水分,饮料、茶水、西瓜等成为夏季补水最为常见的饮食。但是,冠心病患者喝水要适量,尤其是有心衰的患者,不宜一次喝大量的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出汗多,建议少量多次饮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 由于随着汗液一同丢失的还有矿物质盐,不少人补水的时候还需要适量补充盐分。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钠盐的摄入量要有所限制,尤其是心衰患者,钠盐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因此,建议心脏病患者,补充矿物质宜选择钾盐或富含钾的食物,如西瓜、橙子、番茄、蘑菇等。 三 夏季冰啤要少喝 盛夏酷暑,冰啤成为不少人消夏就餐时“点击率”最高的饮品。但是,对于冠心病患者,这种冰凉的酒饮还是少喝为妙。一方面,冰啤的温度太低,从食道进入胃,产生冷刺激,而心脏非常接近食道和胃,一不小心就会祸及心脏,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另一方面,啤酒含有酒精,虽然度数不高,但大量饮用也会对心脏乃至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健康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同理,其他冷饮、冰饮也应该少吃或尽量不吃。心脏病患者不要因为夏季病情缓解就随意“放宽”饮食,还是应该遵循平时的饮食原则和禁忌。

2020年08月10日 0条评论 24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慢性胃炎养生方: 粥几款

许多脾胃病患者长期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胃脘部隐隐作痛、食欲减退、反酸等。部分患者想要用中医治疗改善胃部不适症状,但对于他们来说,因脾胃虚弱,吃饭都成问题,而中药味苦、有一定刺激性,服药易吐,治疗往往难以继续。 多吃主食固胃气 对于有慢性胃病的患者,需根据个人体质,采取食疗方法。比如,可多食煮得软烂的粳米、小米、荞麦等主食,起到固护脾胃、培养脾胃正气的作用。 也可以多食用各种蔬菜水果,以便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比如,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藕等蔬菜,梨、桃子、杏、苹果等水果。 少吃坚硬、油腻的食物,如油炸、烧烤类,会加重胃肠负担。提倡多吃主食、水果,也并非教人偏食,肉、豆、蛋奶等蛋白质类食物也应合理摄入,营养均衡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 推荐药粥 除了饮食调理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粥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调补脾胃、和胃止呕。 糯米莲子粥 材料:糯米200 克、莲子50 克 做法:将糯米淘洗干净,煮粥。将莲子去皮、去芯,入锅煮烂,捣成泥。再将莲子泥加入米粥中,文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芦根山药粥 材料: 鲜芦根100 克、山药100 克 做法:鲜芦根洗净、切碎,加水煮熟取汁。山药淘洗干净,加入备好的芦根汁水,文火煮熟成粥,加入适量的生姜汁和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清热养阴,适用于胃阴虚有热的患者。 姜汁粥 材料:粳米适量、生姜5~6 片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加入生姜,文火煮熟成粥,分次食用,也可加入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温中和胃。

2020年08月09日 0条评论 25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简单有效治愈鼻炎

外甥来信息咨询有关清洗鼻子之产品,用来治疗鼻炎,忽然想起多年前曾经教过数位朋友的招数,几乎所有人反映其神奇之效果 于是,这就分享于大家: 教你一个治愈鼻炎最有效且实际的方法: 那就是用细盐 适量细盐,置双手,微沾点水,搓鼻翼两边,上下搓,力道适中,无需过猛, 期间会有细盐入鼻孔,无需担心,继续搓, 大约至鼻翼微微发红, 接着用温水清洗干净 坚持每天早晚一次 长此以往, 这方法非但可以去鼻 炎,还可以去黑痘,令鼻子干净细嫩! ♥成功秘诀: 坚持! ♥盐是神秘的食物,大自然中蕴藏着无数神奇的产品,人类却在磕磕碰碰摸摸索索寻寻觅觅中~

2020年08月08日 0条评论 25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立秋养生(从肠计议)

今日立秋,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特别是这星期,法国巴黎最高气温可达45摄氏度,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这段时间。这时起,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夏季主“长”,秋季主“收”,现在开始,饮食上应该注意。 那么,好多友友已经在问了 立秋养生吃什么好? 立秋养生,饮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饮食不当,身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夏日和长夏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火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之时。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时仍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具体来说要注意摄入适当的补养之物,同时可多进搭配适当的汤水和粥品,这不但能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还能补养身体。 1、立秋吃黄瓜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减秋膘”吃黄瓜是不错的选择。 2、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而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除了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有一点与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维生素P。维生素P是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和坏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此外,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茄子还是蔬菜中的“抗癌强手”,其含有的龙葵碱成分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对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茄子做法很多,煎炒烹炸都能烹调出美味,但需要选择健康的吃法。很多人做茄子时,喜欢用油炸或“过油”烧茄子,虽然美味,但高温会造成茄子中营养的严重损失,其保健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而且高热量高油脂的摄入也对身体不利。推荐家常蒸茄子做法。 ♥家常蒸茄子 原料:酱汁(生抽、老抽、豆瓣酱加清水拌匀),葱花、油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切块,放在盘子里码好,蒸锅加水大火烧开后,将茄子连盘放入,蒸熟(约15分钟左右,视茄块大小而定),热锅放油,把葱花爆香,倒入拌匀的酱汁煮开,关火将煮开的酱汁浇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3、立秋吃南瓜 立秋人们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认为是“抢秋膘”的首选食物。这是由于入秋以后,气候干燥,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身体容易出现燥热情形。而南瓜具有润燥的功效,同时能给人以饱腹感,认为吃了南瓜能够储备过冬的能量。当然南瓜的功效远远超过这些了,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常食南瓜还可防癌,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介绍南瓜的做法。 ♥南瓜莲藕荷兰豆 原料:南瓜、莲藕、荷兰豆、植物油、姜、盐。 做法:南瓜洗净切长条块备用,莲藕斜切片,每片切三长条备用,荷兰豆洗净备用。小电饭锅里放入植物油、姜,待到姜出姜味,将南瓜和莲藕放入,盖盖儿闷一段时间,中间为避免糊锅底可加入少许水,等南瓜快熟时,放入荷兰豆,盐、少许酱油,搅拌一下,再盖盖儿闷一会,盛出即可。 4、立秋吃西瓜(8月15日之后就不吃了,注意: 不可冰!今日巴黎气温居然达44摄氏度,真心是时候吃口西瓜解暑) 与立春的“咬春”相类,京津等地区立秋有“咬秋”的习俗。据说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诗赞:下咽顿除焰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提醒,西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立秋之后,天气开始转凉,即使白天依旧很热,但是早晚温差开始增大。西瓜也不能像夏天那样“肆无忌惮”的吃了。西瓜湿重,会使人大受寒凉,秋后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西瓜该怎么吃? 首先将瓜洗净,用小刀在瓜上开一个三角形的小口,灌几勺白糖、几滴烧酒,然后仍用剜下的一块瓜皮盖住切口,让白糖化掉,渗透瓤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再剖开来吃,口味确实不同寻常。 5、立秋吃南瓜花 这里给大家说种特别富有乡村特色的食材——南瓜花。南瓜的黄色花朵一朵一朵点缀在绿叶之中,是夏季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几年,南瓜花越来越受到推崇,在许多大饭店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南瓜花亦蔬亦药,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植物纤维和铁钙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和氨基酸,还有清利湿热的功效,能治疗很多炎症。不仅能够养颜润肤、强身保健,还能辅助改善睡眠质量和帮助孩子增长智力。做法也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清炒南瓜花、南瓜花饼和南瓜花汤,营养丰富而且味道清新,夏天不妨多吃一点。推荐南瓜花鸡蛋饼的做法。 ♥南瓜花鸡蛋饼(法国可能买不到) 原料:南瓜花、面粉、鸡蛋、胡椒粉、生粉、盐。 做法:南瓜花去掉花蕊后洗净沥干水;鸡蛋加面粉、生粉、盐和少许胡椒粉调成面糊;让南瓜花均匀地裹上面糊,放油锅中快速炸几秒钟夹出沥油即可。 6、立秋吃赤小豆(四季皆宜) 从唐宋时起,有在立秋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赤小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赤小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效仿古人,在立秋之时吃些赤小豆,稍做改良,把赤小豆做成营养粥口感更佳。 ♥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莲子30克,百合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百合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小时;大火把上述原料烧开10分钟后,加盖焖1个小时;再次把汤烧开,然后加入冰糖,转小火煮20分钟后熄火,再焖30~60分钟即可食用。 ♥饮食 在饮食上要“稍微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1、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 3、杨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风热咳嗽,可把杨桃洗净鲜食;若患小便热涩,用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温开水冲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肿痛,将鲜杨桃洗净生食,日2~3次,每次1~2个。但本品多食伤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寒者更要少食。 4、柚子:性味酸、寒,可除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含维生素C丰富而着称,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柚子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 5、柠檬:味极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柠檬酸是各种水果中所含有机酸最多而命名。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常饮柠檬饮料,对改善症状大有益处。 6、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暑、增进食欲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种疾病都有显着疗效。 ♥“秋冬养阴”,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 1、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有补益作用的名贵补品。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益气、健脑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老人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好等症,与黑木耳比,其性偏凉、养阴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强。 2、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 3、芝麻: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 4、藕: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营养素,尤其是含维生素C最多。 5、菠菜: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等。 6、豆浆:是将大豆浸泡,磨为汁,滤去渣,经煮熟而成。性味甘平,功能补虚润燥,清肺化痰。常用于久病肺虚咳嗽及痰火哮喘。 7、鸭蛋:味甘咸,性凉,功能滋阴、清热,可用于阴虚所致的咳嗽痰少,咽干痛,以及肺胃虚热所致的口渴、痰咳、便干等症。 8、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这两种单糖均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对于津液不足诸症,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立秋饮食应注意两方面 1 吃蜜不吃姜(♥此处注一下: 痛经,产后,脾虚湿盛的等等,早上可以继续空腹喝砂糖姜茶到8月底)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2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瓜类大多属于阴寒性质,老人、小孩和肠胃不好的人多吃容易吃坏肚子。秋季“天人相应”继之会出现“秋燥”征象,表现为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痒、大便秘结等。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除此之外,饮食更应注意这些细节忌 暴饮暴食 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此时人们要保持健康,饮食应有所禁忌,不可胡吃海喝。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忌 辛辣生冷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忌 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忌 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忌 盲目控制饮食 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为了控制体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这种做法不可取。无论任何季节,忽视主食进行减肥的行为都极其不当。

2020年08月07日 0条评论 28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6364656667…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