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养生速递

谈谈黄精之四

黄精的作用 黄精多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阴虚肺燥、干咳少痰、须发早白、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精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也很有疗效,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如果把它跟枸杞合用,补精气的功效会增加很多。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 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酿酒饮。” 此方能“壮筋骨、益精髓、消白发”。 医学名著《奇效良方》中也提出用黄精和枸杞子互相配伍能益补精气的论述。 可见黄精和枸杞真是天仙配。

2020年09月26日 0条评论 25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谈谈黄精之三

黄精 黄精味甘,性平,无毒。其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益脾润肺,去除凤湿。将黄精九蒸九晒后食用比较好。也有人认为食 用黄精可以延年益寿。 【别名】龙衔、白及、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野仙姜、土灵芝 【科属】百合科植物黄精的干燥根茎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脾、肾经 【功用】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有降血糖和强心作用。 【主治】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主产区】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黄精的功效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2020年09月25日 0条评论 24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谈谈黄精之二

黄精 是中医传统补中益气药,“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属药食两用中药,服用安全。《本草纲目》认为其“得坤土之精,为补养中宫之胜品”。因其味甘、性平、无毒,宜于久服,单用即有抗衰延年的作用,如古方黄精饼、黄精膏、黄精丸等是一味传统的延缓衰老中药。 黄精在道家来说是一种帮助修炼的“仙药”,吃了能容颜永驻、肌肉丰厚、延年益寿,并成为道家很推崇的男性养精良药,而且能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有人说黄精是取义“黄土的精华”;《抱朴子》中曾说:“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两种说法差不多,都是说吸收了自然界灵气的意思

2020年09月23日 1条评论 29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这期,咱们谈谈黄精之一

黄精【中药名】黄精 huangjing【别名】甜黄精、姜形黄精、白及黄精。【英文名】Polygonati Rhizoma。【来源】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根茎。【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常结节成块;地上茎圆柱形,中空,不分枝。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有叶脉5~7条,两面光滑无毛,无叶柄。花腋生,2~7朵排成伞形花序或单生;总花梗下垂;花被黄绿色,管状,裂片6;雄蕊6枚;花丝稍扁,具小乳突或细柔毛,上端稍膨大至囊状突起;子房上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花期5~6月。【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下、草地和灌木林中。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捞出晒干或烘干。【药材性状】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厘米。味苦者不可药用。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禁忌中寒泄泻及痰湿痞满者禁服。

2020年09月23日 0条评论 24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秋风节气养生之重

中秋之前还有一个节气——秋分,谚语道: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风邪易侵袭人体的体表。谚语叫提防风的意思,就是叫人注意提防感冒。最近很多同事都中招感冒了,如果不注意治疗,就会留下一个病灶,导致你整个秋天乃至来年都是燥热的体质,怎么滋阴都没用。 现代医学角度看,人普通感冒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普通感冒,可以通过捂汗、热水澡来自己康复。但是不是每个感冒都能全部自愈呢? 如果人抵抗力在,正气胜过邪气,不吃药就能把邪气从鼻涕、痰、大小便等通道排出来,只需补充水份,注意保暖,保证睡眠,最长不超过7天是可以自愈的,这和《伤寒论》里讲的一致。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伤寒论》 但如果体质羸弱,抵抗力不够呢?那如果没有外界帮助,邪气就会留在肺里面,或者传变到别的经络,就出现感冒拖尾缠绵的情况。 其实就是一种邪气没被扫荡尽,但人体正气不足,正邪气胶着的情况。 这些余留的邪气我们可以称之为「伏邪」,而伏邪中痰饮性质胶着难去,最为常见的就是「伏痰」了,中医痰的概念很广泛,痰可以是看得见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也可以是无形之痰,痰无所不至全身都能去,所以很多怪病久病都可以受它影响。 「伏痰」—— 让你滋阴白忙活的幕后黑手 中医有一个概念叫:郁久化火。郁就是不顺畅,不流通。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转化成具有火热特性的东西,而火热特性的东西,会消耗津液等阴份的东西。 根据五运六气,尤其是今年2020年,庚子年,阳明燥金在泉,在金运太过的基础上再加上燥金之气,燥性更容易化火。 而「伏痰」正是这样在不断炙烤着身体里的阴份,滋阴来的还不够它消耗得快。 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肺)金生水(肾),肾中阴份需要不断地从肺中生成储存下来,而「伏痰」化火慢慢地烧灼耗损肺的津液,使肺变得干燥,无水化源进入肾中,慢慢的肾阴也会不足。 看来伏痰这把火不除,怎么滋阴都是白忙活啊! 体内「伏痰」的人有什么表现? 1. 久咳不愈。(肺之门户为喉) 2. 慢性鼻炎迁延不愈。(肺开窍于鼻) 3. 支气管炎。(肺之门户为喉) 4. 喉咙经常有痰黏着难咳出。(肺燥邪难出) 5. 一到秋冬咳嗽的老毛病就会加重。(秋燥加剧冬内热加剧) 6. 油烟、粉尘耐受差,很容易咳咳呛呛。 7. 喉咙干痒经常上火,单纯滋阴降火日后又复发。 8. 皮肤不好经常又干又痒。(肺主皮毛) 这时候要彻底改变这种格局,要要滋阴和清理伏痰一起进行,缺少其一效果都不好。 清理伏痰要先「加水」再「祛痰」 大家都有洗过锅,就像一个锅底烧糊了,清理干净焦糊最快的办法是先加水,再烧开,最后糊渣融进废水里轻轻一擦就干净。 单纯干刷锅(祛痰),或者用水冲(滋阴)都不能彻底洗干净锅。 在肺里理解是一样的,当伏痰久郁居肺内,化成的火气把肺里正常的津液都烧干了(炼津为痰),这时候那些焦糊的邪气黏在肺里面不容易出来,所以就会经常有咳痰不爽、久咳不愈的症状。 跟大家分享一个方法,揪出「伏痰」! ❶ 按揉4个穴位 另外「伏痰」又容易化热,所以需要配合一些清化热痰的穴位。 但痰为病,病因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肺、脾、肾三脏的病变。所以选穴方面,可以参考以下方向。 ■ 肺经清郁火——选鱼际穴、孔最穴: 鱼际穴、孔最穴有清肺泄热、肃降肺气的功效,对「伏痰」久居化热的情况能很好的处理,又孔最为肺经郄穴(肺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按揉此处,帮助宣畅肺气,打开痰饮郁结作用较强。 【用法】用拇指或食指点按鱼际穴80-100下,一日2次;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孔最穴80-100下,一日两次,具体次数以有酸胀感为度。 ■ 脾胃祛痰——选丰隆穴: 因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用法】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按丰隆穴30-50下,再逆时针按30-50下,一日两次,具体次数以有酸胀感为度。 ■ 肾经补水——涌泉穴: 对于上部炎症,咳嗽气往上行,肾不能封藏纳气的情况,涌泉能导引上部气血水火下行,激发此处激发全身水液的循环利用,穴如其名使水如泉涌,对(肺)金不生水(肾),导致的肾阴枯涸能很好的兼顾。 【用法】按揉涌泉时,可盘腿而坐,用拇指点刺涌泉穴120次,一日两次。揉按的顺序宜由上而下,以涌泉穴收尾,帮助肺气的肃降纳摄归元

2020年09月22日 0条评论 24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三个时辰

寅时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中医认为:“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此时肺经最旺,睡得越熟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气血平均分配。寅时睡得好的人面色都会红润有光泽,精神也特别饱满。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我是最后发这第三时辰之经络,原因为此时辰主肺,刚是入秋,又时逢流感病毒侵肺,因此,希望大家在这段时辰好好入眠, 养好肺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2020年09月21日 1条评论 25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十二个时辰

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 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此时宜睡眠,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睡梦中,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息,对身体和美容十分有益。 一时有一时的生息, 生生不息的时辰里, 是祖先在指引着我们: 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 如此才能融人于天地之中,调和阴阳, 过好每一个当下!

2020年09月20日 0条评论 22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十一个时辰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此时宜保持心情舒畅,可看书、听音乐、练太极......人定,是十二时辰的最末一个时辰,《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此时夜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入睡了。

2020年09月19日 1条评论 27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十时辰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酉时肾经当令,肾在酉时进入贮养精华的阶段。“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此时宜放松身心,忌大量喝水和剧烈运动。黄昏,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这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青年男女常常在此时幽会,古诗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2020年09月18日 0条评论 25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子午流注养生法之第九时辰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应七月。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晡时”是第二顿饭的进餐时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是为“申时”。申时膀胱经当令,“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此时宜运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一千多年前,杜甫也会在这时散步,他在《徐步》中写道:“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日入,夕阳西下,古人这时候停止劳作,回家休息。古人认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便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2020年09月17日 0条评论 26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5960616263…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