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健康

立秋撞上三伏,末伏艾灸千万不可错过

是的,三伏撞立秋,需抓艾灸之黄金时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但对很多人来说,立秋在身体感受上的变化并不大。“秋老虎”的余威甚于夏热。 虽然还那么热,但从第一片梧桐叶子落下开始,天地间阴阳的变化已经悄悄转换了形势。立秋是一年圆运动的起点,阴阳之气由夏长转为秋收,由浮转为降,人体气血亦同,要开始为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了。 立秋是收的开始,万物收敛阳气,转化为春生夏长的成果。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天地四季的自然法则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形态呈现,循环往复。而秋的本质是“收”,立秋的到来标志着我们已经入“收”的状态。因此我们的生活起居方面要围绕“收”字做文章,才是秋季养生的根本。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立秋养生---养肺护肝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要想冬病夏治,或者调养好身体,最有利的时间就是三伏内,包括立秋前后! 立秋灸好这几穴,整个冬天少生病 若说夏季艾灸是“锦上添花”,那么秋冬季节做艾灸,从出发点而言,则可说成是“雪中送炭”。秋季天气转凉,秋风瑟瑟,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及下降的趋势,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就更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以备一整个冬天的使用! 因为这个时候艾灸,事半功倍! 想要达到艾灸养生功效要好就要抓住两点:天 时(立秋)、穴 位。 立秋 节气灸 取穴: 肺俞,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 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就更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以备一整个冬天的使用!各位艾友仍要为自己尽心尽力,把三伏灸画上圆满的句号!

2021年08月09日 1条评论 18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立秋养生三部曲

立秋养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8日,从这一天起,气温会逐渐下降,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的“多事之秋”。再加上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此时开始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悲秋等伤感情绪,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     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其实,很简单 做好立秋养生三部曲 一、少吃辛辣多润肺   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容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季要润燥、养阴、润肺。   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要少吃。夏天大家最爱的烧烤,此时也要忍痛割爱啦!因为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十分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二、少吃西瓜多吃豆   俗话说“秋瓜坏肚”,所以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性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   夏天大量吃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病,却已经使得肠胃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立秋后依然贪吃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也会随之产生。而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好可以在立秋时节食用。可以多喝三豆(绿豆、红豆、黑豆)汤,能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三、少吹凉风多安神   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切忌贪凉,最好避免皮肤直接被风吹。   一些多发病都与立秋天气转凉有关,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此时最易复发,所以要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加减衣物。   “自古逢秋悲寂寥”,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让自己心情舒畅。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登高望远,愉悦心情,使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2021年08月07日 0条评论 16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牛筋草的功效

牛筋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它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是禾本科植物的一种。这种植物入药后能抗病毒也能清热止血,对维持人体健康有极大好处,但用药时也要注意它的禁忌。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 牛筋草入药后就有特别好的止血作用,它能缩短人体凝血时间,人不小心出现外伤出血后,可把牛筋草捣碎以后直接外敷在伤处能尽快止血,而且能防止伤处感染,加快伤处愈合。 2、活血化瘀 牛筋草是能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它是治疗人类跌打损伤的常用药,人们不小心受伤后,可以把新鲜的牛筋草捣碎制成泥状外敷在伤处,也可以把干燥的牛筋草洗净以后煮水,用水清洗患处,能让患者伤情很快减轻。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利湿退黄 牛筋草用药后还具有利湿退黄的重要作用,它能加快人体内湿气排出,能防止人体出现湿热黄疸对人类已经出现了黄疸,还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牛筋草入药后抗病毒的功效也极为出色,它对人类经常出现的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流感都有一定预防作用。 牛筋草的禁忌 牛筋草药用功效虽然出色,但生活中那些脾胃虚弱和身体阴虚的人禁止服用牛筋草,除此以外女性在怀孕期间也禁止服用牛筋草,不然会影响腹中胎儿发育。牛筋草还禁忌过量服用,人们过量服用它会加重肠胃负担,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看过上面对牛筋草做的详细介绍后,大家不但能了解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还能了解它的禁忌,了解这些以后会方便大家用药,也能提高用药的安全系数,会让牛筋草的药用价值得到合理利用。

2021年08月06日 0条评论 16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牛蒡子的功效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1,解毒利咽 牛蒡子性寒,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故而可以用来辅助各种痈肿疮毒以及咽喉肿痛,痄腮,喉痹等热毒病症。 2,通便滑肠 牛蒡子其性苦寒,有通便滑肠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便秘症状,由于其还有解毒消疮的功效,特别适合于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并且兼有便秘的人群使用。 3,滋补养颜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滋补养颜的作用哦。我们都知道,要是人体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全身性的皮肤变得粗糙和干燥,如果经常食用高含有加高胡萝卜素的牛蒡子会使你的皮肤的变得细腻润滑哦,牛蒡子具有助排毒养颜;根据中医理论药用,皮肤上的青春痘和疮等症状均与人体内的“毒”大,“火”大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牛蒡子根具有解毒消肿,疏风清热之功,所以经常食用牛蒡子非常有助于改善这些症状的,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牛蒡子的食用方法 牛蒡子猪肚汤 牛蒡子丝100克,肥猪肚1个,豆豉、葱白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猪肚与牛蒡子丝同时放入开水锅中,煮至猪肚将熟,再加入葱白、豆豉、盐调味,捞出猪肚切成片即成。 功效:补脾益气,适用于糖尿病。 牛蒡子海带羹 牛蒡子100克,海带30克,草决明15克。 做法:将牛蒡子丝、海带和草决明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煨汤熟后去草决明(牛蒡子可食用)即成。 功效:清肝化痰,适用于结膜炎、高血压、肝火旺引起的面赤头痛等。3、牛蒡子杜仲羹 牛蒡子100克,鹌鹑3只,杜仲30克,怀山药60克,枸杞子15克,生姜8克,红枣5个克,精盐适量。 做法:先将洗净的鹌鹑与牛蒡子、杜仲、枸杞子、去核红枣、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烧3小时,加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强肾壮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牛蒡子五行蔬菜汤 干牛蒡子20克或鲜牛蒡子150克,白萝卜(连叶)250克,胡萝卜250克,香菇3~5个,蜜枣1~2个,生姜少许,可根据口味适量加盐。 做法: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500~650毫升,大火煮沸后,改用微火慢炖60分钟左右即可。

2021年08月05日 0条评论 17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印堂

印堂,督脉之穴,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布有滑车上神经的睑上支,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感冒、目痛,鼻衄,失眠,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以及鼻炎,高血压等。沿皮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标准定位〗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取定穴位时,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取法〗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肌肉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 〖功用〗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主治疾病〗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刺灸法〗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穴方选录] 1)治鼻塞∶ 印堂,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针灸学简编》)。 2)治鼻渊: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类经图翼》)。 3)治失眠∶印堂,配神门,三阴交。 4)治疗鼻衄不止:配合谷穴、上星穴、百劳穴、风府穴、迎香穴、人中穴、京骨穴(《针灸大成》)。 5)治头重如石∶印堂,配攒竹。 6)治急性腰扭伤∶印堂,配水沟。 7)治梅尼埃病(内耳性眩晕症)∶印堂,配太阳,百会。 8) 治疗目痛:印堂.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简易针灸疗法》)。 9)治疗眩晕:配丝竹空穴、头维穴(《针灸医案集要》)。 10)两眉角痛不已:配后溪穴、攒竹穴、阳白穴、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 11)舌尖生疔: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浆穴、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 12)中风不省人事:配中冲穴、百会穴、大敦穴、合谷穴(《针灸便用》)。 13) 角弓反张痧: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央穴、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 14)产后血晕:配支沟穴、足三里穴(《简易针灸学》)。

2021年08月04日 0条评论 1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截跟穴

截根穴 截根穴为经外奇穴,又名截癌穴。截根穴可作为一个配穴,可以其他穴位一起进行按摩或针灸,其主治功能广泛,可防治喉癌、咽癌、肺癌、乳癌、胃癌、食道癌等。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其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其穴位受压后酸胀感明显,日常用手按揉时可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施力,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受到损伤,一般采用大拇指按压5~10秒钟后松开后揉搓,每日如此反复5次。

2021年07月31日 0条评论 17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荨麻的功效(Ortie)

荨麻的功效 活血止痛:皮肤在接触到荨麻后,释放的化合物能渗透进皮肤,促进身体抗炎的反应、减轻疼痛。祛风除湿:用它的水煎制擦洗,能缓解风湿。消积通便:它能缓解大便不通畅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解毒:它还具有解毒的功效。 荨麻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止痛 荨麻具有活血的功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皮肤在接触到它后释放的化合物,可以渗透进皮肤内,能促进身体抗炎的反应、减轻疼痛,尤其是针对关节炎疼痛十分有效。 花卉 2、祛风除湿 使用麻叶和适当的荨麻用水煎制,然后直接擦洗就能够祛除风湿,缓解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如此,它还含有胡萝卜素,能预防肺癌的发病。 花卉 3、消积通便 荨麻能起到消积通便的作用,能缓解大便不通畅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用它煎汤或者炖肉服用,都能有助于人们通便,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便秘的现象。 4、解毒 荨麻具有解毒的功效,特别是蛇毒,如果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那就将它捣碎直接外敷在伤口处,就能起到解毒的效果

2021年07月29日 0条评论 20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松针的功效

为什么谈松针,最近火热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自然与当下的病疫有关,很多人担心疫苗的副作用,据说,松针可以抵抗 proteine spike toxique 松针的功效与作用 松针的8大功效 针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到底如何,我们先从什么是松针开始了解吧,松针是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它来食用或者药用,松针有治疗脚气的功效,而且松针能治疗中风和我们的关节疼痛,是非常好的食用和药用的材料,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松针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松针能起到祛湿的功效,能治疗很多疾病,起到益气的功效,松针有延年益寿的好处,常吃松针我们能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所以我们要懂得食用松针的方法。 松叶味酸,苦涩,性温,无毒。入心、脾、肝经。 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主治风湿痿痹,湿疮疥癣等。 《本草纲目》言,松针长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脏,生毛发,耐寒暑,耐风吹雨打,轻身益气,守中而辟谷延年。 松叶以除邪气为主,邪去则正安,疾病不生,从而获得不饥延年的实效。 这和人参、白术、茯苓、黄精等以补为主的延年之法,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从中医气化论分析,鲜松叶为补阴要药,其性多燥,久服大益脾土,以滋其肺,“四季脾旺不受邪”。 松叶治百病本意为,脾土健则人体后天之本旺,生化之源强,免疫力和抗病力上升。 1.生取捣烂作丸,能治大风癞疾,或历节风痛,或脚气痿痹,或头风头痛等证 2.治脚弱十二风,痹不能行 松叶六十斤,细切之,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酿五斗米,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馈饭,泥酿封头,七日发。 3.治腰痛 马尾松叶一两,水煎去渣,加冰糖一两调服。 4.治历节风 松叶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口五、六度。 5.治跌打肿痛 山松须浸酒服;其渣加蛤仔一只,捶敷患处 6.治跌打损伤 马尾松枝头嫩叶,焙干,研成极细末。每天服二次,每一次服一钱,温甜酒送下。 7.治跌打损伤,扭伤,皮肤瘙痒症,漆疮,湿疹 鲜松叶煎汤熏洗,连洗数次。 8.治风湿顽癣 松毛(炒黑)一两,轻粉、樟脑各三钱。湿则干掺,燥则用油调搽,如痒极者,以米醋调敷。并治冻疮。 松针有没有毒副作用 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对松针作了多种实验,证明松针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无致癌突变性,无致畸胎性,无致过敏性。 在欧洲国家,松针提炼成分已用作食品添加剂。

2021年07月29日 0条评论 1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催月经食谱

今天,推荐2款“催月经”的食谱: 1.“催姨妈汤” 制作材料:红枣10颗;生姜3片;红糖适量;银耳适量;水适量;煮熟的鸡蛋1颗 制作方法: 红枣洗净去核;银耳温水泡10分钟,然后切开;鸡蛋剥壳;姜切片; 红枣,银耳,姜片和鸡蛋一起放入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大火煮开转中火煮三分钟,把红糖倒入锅中,再煮30分钟就可以了。 PS:这款“催姨妈汤”要在月经前3-4天喝,等月经来了赶紧停止,别再继续喝了。 2.山楂红糖饮 制作材料:山楂干15片;红枣5颗;红糖适量;水适量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起锅烧水,放入山楂和去核的红枣,然后加入红糖,小火熬10分钟,糖化了以后搅拌均匀即可。 PS:跟“催姨妈汤”一样,在月经前3-4天趁热喝,等月经来了赶紧停止。 叮麻育儿: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推迟是很常见的问题,个别几次没什么影响,但是如果经常推迟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健康,甚至影响受孕,增加不孕不育的发生,所以建议女性关注自己的月经周期,如果延迟严重,必须就医查看,做好身体的调节护理。

2021年07月26日 0条评论 17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关于月经推迟

什么是月经推迟? 一般来说,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1-35天,平均28天。如果平时月经周期在28-30天左右,突然推迟了40天还没有来月经的话,就说明是月经推迟。 至于月经推迟的原因则比较多,可能跟怀孕,饮食、体质、睡眠、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只有一两次的推迟,女性不需要太担心,但是如果经常推迟,则需要重视起来,查找原因,然后及时解决了。 月经推迟的6大原因: 某妹妹读书时期,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吃冰淇淋,每天都要吃两三个,有时候快要来月经了,也会偷吃两个,然后月经就会延迟七八天。后来住了宿舍,刚开始宿舍里的小伙伴月经时间都不一样,但是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加,突然发现大家的月经时间靠的越来越近,前后差不上两天。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月经延迟的原因,确实跟饮食还有环境有关。 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子宫内膜对性激素变化的周期性反应。如果调节轴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变化,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 月经推迟频繁发生,或许跟这些原因有关,严重者会引起不孕不育 饮食寒凉:临近月经期,饮食应该清淡营养,尤其是寒凉的食物坚决不能吃,如果食用的话,就会引起月经推迟(受凉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女性不注意保护自己,冬天穿的太少,或者接触寒冷的冰水,也会影响月经周期)。 经常熬夜:如果女性经常熬夜,内分泌就会失调,然后就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推迟。 心情抑郁:心情抑郁、烦躁,压力太大,情绪紧张,都会影响内分泌的正常,进而导致月经推迟。 节食减肥:有些女性节食减肥,摄入的热量、脂肪、蛋白质都非常少,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轻则月经推迟,重则停经。 服用激素类药物:有些女性经常服用一些激素类药物,也会导致月经推迟。 慢性疾病:还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期紊乱,然后出现月经推迟。 月经推迟的危害,女性须知: 个别几次的月经推迟,一般没什么大问题,最多来月经的时候疼痛感会加重,让女性很遭罪。但是如果月经紊乱,月经不调,经常推迟,必然会影响女性的健康,轻则色斑、暗疮增生,影响美观,重则影响受孕,甚至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 对此,建议女性保护好自己,尽可能的让月经周期正常化。 1.远离寒凉的食物:月经来临前1周就应该远离寒凉的食物,平时注意保暖,不要频繁使用冰水(PS:月经来了以后,这些寒凉的东西更得远离) 2.调整心情,不要太抑郁:女性的情绪关系内分泌的正常,为此建议女性尽量调整好心情,不要让自己太抑郁,也不要压力太大,平时可以通过运动、哭泣、饮食、诉说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3.充足的睡眠:不管是月经有没有推迟,为了身体健康,都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晚上尽量不要睡太晚,更不要彻夜不睡。睡眠充足以后,身体自然会健康,内分泌也会恢复正常,月经推迟的情况自然也会有所好转。 4.就医查看:月经推迟比较严重,或者正在备孕的女性,建议就医检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身体的护理。

2021年07月25日 0条评论 17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4142434445…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