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养生速递
健康

这期咱们谈谈"排毒伤身非养生"之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毒”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热门话题里。很多人认为,排毒就是养颜,排毒就是健康,排毒就是长寿。殊不知,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健康就毁在了这两个字上——排毒。 他们并不知道毒为何物,并不知道如何排毒,并不知道排出的毒到底是什么,他们只是为排毒而排毒。他们孜孜以求,结果悲剧发生了,他们身上的毒越排越多,身体却越来越差。 排毒的误区有哪些? 所谓的排毒是每天汗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汗蒸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人觉得,出汗是最好的排毒方式,汗就是垃圾,就是毒素。 比如女性同胞,坐月子刚刚结束就听信了朋友的建议迫不及待去汗蒸,说是可以排出怀孕时积累的毒素。大冬天的,每天去汗蒸,每天汗如雨下,开始的时候觉得挺舒服,呆在暖和的汗蒸房不想出来。 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心脏越来越不好了,总觉得心里慌慌的,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不敢走夜路,不敢熄灯睡觉,胡思乱想,彻夜难眠,稍微听到一点响动,吓得心要跳出来似的。以为得了冠心病,去医院检查啥事没有,可就是不舒服。 不明白了,出汗不是排毒吗?我看好多人都去汗蒸,他们怎么没事呢? 适当的出汗、该出汗的时候出汗是排毒,汗蒸排毒本没错,但假如没事天天去汗蒸,就不是排毒,而是折腾。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出汗出多了就是伤血,伤什么血?伤的是心血。心血伤了,心阳也会跟着伤。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火就会老是飘着,所以会出现心慌心悸。 ♥那么,怎么办? 生脉饮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 药王孙思邈的方子,特别适合出汗出太多导致的心慌心悸心神不宁。人参强壮心阳,麦冬滋心肺之阴,同时可以防止人参过于温燥,五味子直接补心血,同时有一种收敛的功能,将过度耗散的心神收回来。酸枣仁、柏子仁直接养心血。这个方子扶正的力度很大,如果要祛邪,可以与朱砂安神丸一起服用。不过朱砂安神丸只能用来救急,不能长期服用 ♥以上仅供参考,为谨慎起见,服用任何药物,需遵医嘱

2022年12月04日 0条评论 10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大椎穴的妙用

大椎穴的神奇妙用 大椎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清热解表;二是补虚治劳。 1、大椎穴最显著的作用是泻热,发烧、内热引起的痤疮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对于成年人来说,采用大椎穴放血的方法,对于泻热的治疗效果很好,可几乎可以立竿见影。具体方法是:用左手的食指与拇指将大椎穴的皮肤稍稍提起,然后用消好毒的三棱针(或者血糖针)在提起的皮肤(消毒)上迅速刺几针(1~2针即可),同时用手挤出2~4滴血即可。当然对于孩子,建议用按摩的手法才操作。 2、如果怕冷,尤其是后背经常感觉冷,那么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大椎穴是阳气很足的穴位,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比如孩子不适合做全身艾熏,那么做了小腹艾熏,为了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就可以适当在大椎穴艾灸几分钟。 大椎穴怎么养 1、畏寒,怕冷的人,用艾条灸大椎穴,让艾条的热量在十三条经脉中流动,人很快就暖和起来! 2、对于长期穿低领衣服、夏天爱背对着空调吹的人,整个背部僵硬难受,这时在大椎穴贴上一块艾叶贴,解除大椎穴寒邪的封锁,很快整个背会热起来,两毛钱,轻松搞定! 3、出差在外地的人,艾灸和风湿膏都没有带也不用着急。拿着电吹风,在大椎穴吹几分钟,整个身体如同晒了太阳一般暖烘烘。 4、最简单的,感觉轻微受寒时,洗澡的时候稍微调高一下水温,冲洗大椎穴5-6分钟,或者拿热毛巾热敷几分钟,也可祛除刚刚入侵的寒邪

2022年12月02日 0条评论 11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消渴丸

消渴丸顾名思义,古代医师将现在的糖尿病称为消渴病,现在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消渴丸主要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7味中药和西药格列本脲组成。消渴丸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效,主要治疗气阴两虚导致的消渴病。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身体倦怠乏力、睡眠质量差、腰痛。消渴丸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反应,偶见药疹,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罕见脱发,且本品是中西医复方制剂,使用该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022年12月02日 0条评论 12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血糖忽高忽低,什么情况?

血糖,糖尿病,在中医有个名词,叫 "消渴症"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是就是把血糖控制好,让血糖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如果血糖总是起伏不定,总是有非常大的波动,就会容易患上糖尿病并发症,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些糖尿病患者看着自己起伏不定的血糖非常的焦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血糖总是控制不佳,可以从以下这5个方面找找原因,尽快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是不稳定? 1、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治疗 糖尿病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分别是服用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都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不要添加太多的个人意愿去调整治疗方案。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自己最近一段时间血糖控制的很好,身体状况也不错,就擅自减少药物的剂量或者胰岛素的剂量,这样就会导致血糖出现很大的波动。 2、饮食控制不科学 医生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想要让病情稳定,想让血糖被控制的好一些,就要在饮食上进行科学的控制。很多糖尿病患者走向了两个极端,有的糖尿病患者觉得服用降糖药物就不用控制饮食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上过于严格,什么都不敢吃。这两类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饮食控制不科学是重要的原因。 3、缺乏运动 运动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还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些糖尿病患者是比较懒的,不愿意进行运动,这样就容易让血糖出现不受控的情况。想让让血糖稳定一些,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就过量运动,不然不好坚持。 4、总是出现不良情绪 可以理解糖尿病患者背负着比较大的压力,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排解压力。长时间背负压力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堆积就容易让情绪爆发。过于激烈的情绪波动是会影响到血糖的,会让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要学会修养身心,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多走出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看一些美丽的景色,这样心情也会好一些。 5、总是熬夜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确保自己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经常熬夜也是会让血糖出现波动的。尤其是前一天晚上熬夜,第2天睡到日上三竿,很晚才起床,这样会打乱服药的节奏,还会增加人的食欲,会给控制血糖产生比较大的麻烦。糖尿病患者要赶紧改掉熬夜的坏毛病,慢慢的调整自己的作息。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佳,有很多原因。在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要找到原因,然后加以解决,不能放任不管。如果血糖一直高高低低,一直有很大的波动,就很容易引起一些严重的后果,让很多并发症找上门来。 ♥最后分享一款中草药(中成药)对消渴症病患相当不错,叫"消渴丸"

2022年12月02日 0条评论 10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经方之(厚朴半夏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对于某种虚实夹杂的腹泻,一味健脾作用不大,还可能适得其反。其消化功能本来就差,多而庞杂的药方,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一边补一边泄,才能治好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个中药方如此简单,为何却可以将腹胀治好了呢?   这个药方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方中的生姜温胃散寒、宣散通阳,人参(现常以党参代替)、甘草可补脾益气,治疗虚性的痞满、胃胀,此为补虚。   厚朴和半夏属于攻伐之品,前者善于行气除满,除胃中气滞,后者化痰散结,除胃中逆气,用以除“实”。   双管齐下,对虚实夹杂型腹泻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好。   这个药方,还可以根据患者虚实的比例,调整补益和攻伐药物的配比,药效更好。

2022年11月29日 0条评论 11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经方讲解之柴葛大青龙

柴葛大青龙汤 组成:葛根20g,柴胡20g,生石膏30g,黄芩6g,麻黄6g,杏仁6g,桂枝4g,羌活6g,生地黄18g,玄参12g,麦门冬6g,白芍6g,生姜6g,炙甘草3g。(以上为体重15kg小儿用量,临证随年龄、视病情增减。) 功能:辛温解表,清热养阴。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证属外寒里热者,症见高热、无汗、手背足背冰凉、口渴烦躁,舌红苔黄或白,脉浮缓或浮紧,中取细数有力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饭前30分钟服。 方解:柴葛大青龙汤是张炜治疗“寒包火”发热的经验方,成人小儿皆效。此方由大青龙汤、柴葛解肌汤、增液汤化裁而来。《伤寒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陶节庵《伤寒六书》谓:“柴葛解肌汤,宜解肌,属阳明经病。”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汇参》谓:“太阳以麻、桂解表,石膏清里。少阳以柴胡解表,黄芩清里。阳明则以葛根解表,芩连清里。”方中葛根解太阳肌热,柴胡疏少阳表邪,共取大量以解肌发汗,透邪外出;麻、桂携羌、姜温散太阳表寒;生石膏性寒凉,既散太阳之里热又泄阳明之实热,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性凉,善清气分之热,又解少阳之郁热。上药相和,解表清里,共解三阳之邪,以达表里同治之功。《温病条辨》曰:“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用玄参、麦门冬、生地黄增水行舟,存液固阴;加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养阴护正。 加减:口渴加天花粉、知母,呕者加半夏,嗽者加五味子,痰多加半夏、贝母,便干加火麻仁,腹泻加生龙牡。此方发表退热力猛而霸道,当中病即止。

2022年11月26日 0条评论 10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古今补血第一方之四物汤

名方讲解: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组成:熟地黄 当归 芍药 川芎 “治一切血虚,日晡发热,烦躁不安者。” 也就是说,此方主要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问题,包括血虚引起的虚烦、亢奋。 熟地黄是把生地黄加入黄酒、砂仁、陈皮等反复蒸晒至油腻而成,古法要求九蒸九晒,现在市面上大多蒸晒2次,质量有所下滑。 生地黄经过蒸晒后,变成补血益阴的熟地黄。 熟地黄、当归、芍药都是补血药,川芎是活血药。此方主要作用是补血活血。如果加上桃仁、红花,就可以治疗瘀血证。 参考剂量:熟地黄、当归10-20g,芍药6-15g,川芎6-10g。 中医的血虚证,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唇甲淡白、眼睛干涩,女性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 从实际应用上看,本方常用于妇科月经病,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和月经关系密切。对于血虚引起的月经病,可以用四物汤配合补气药。血虚体寒者,可以配合吴茱萸、小茴香等暖肝经的药。如果血虚有热,可以加生地黄、牡丹皮等。血虚兼有崩漏的,可以加阿胶、艾叶。脾胃虚弱者不容易吸收,可以加砂仁。 四物汤搭配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就是补气血的八珍汤。

2022年11月26日 0条评论 10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这期咱谈谈唇

嘴唇是一个人面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每天吃饭、喝水、说话都需要用到嘴唇。但是你知道吗,通过嘴唇还能检测一个人是不是健康。正常人的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身体有问题,嘴唇会及时给你信号。 《黄帝内经》说: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但又连于五脏,如唇红一般有心火,唇白一般为肺气虚,唇青紫多是心肝血瘀阻,唇黄为脾虚,唇有黑色为肾中水气泛滥等。所以,经脉和脏器的疾病都能够通过嘴唇反映出来。

2022年11月24日 0条评论 9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当归生姜羊肉汤

脾肾阳虚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脾肾阳虚者除了手脚冰凉,还有畏寒怕冷的表现,平常穿衣也比一般人多,容易腹泻。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手脚等肢体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治疗需要温阳健脾,常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右归丸等。 源于《金匮要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有名的温阳食谱。用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炖汤,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宜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2022年11月18日 0条评论 11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沙参麦冬老鸭汤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对于人们养生防病、抗老延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正值初冬,自然界中阳气收藏,应重视滋阴以含蓄阳气。 推荐食疗方:沙参麦冬老鸭汤 材料:沙参20g,麦冬9g,鸭肉500g,食盐适量。 做法:将老鸭洗净切小块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清水,与沙参、麦冬一起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该药膳取法于《温病条辨》滋阴润燥经典方剂——沙参麦冬汤,有滋阴润燥补虚的功效。沙参、麦冬清养肺胃,鸭肉滋阴补虚,可用于肺胃阴虚的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 关键点:干。咽干、干咳、虚烦等。

2022年11月18日 0条评论 11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1011121314…117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