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生活
养生速递

五辛盘 舌尖上的春节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养生也是从古到今的热门话题,那古人年夜饭的饭桌上,有什么养生美食呢? 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五辛盘」这道菜是过新年时必吃。五辛盘,就是把大蒜、小葱、韭菜、芸苔(油菜)、胡荽(香菜)五种香辛蔬菜,做成今天年夜饭里的素菜冷拼盘。 (五辛盘) 一方面,因为五辛盘的「辛」与新旧的「新」是谐音,所以吃「五辛」就有迎新春的意思。 另一个方面,五辛盘的食材都可以帮助运行气血,发散邪气。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诀》中说「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 过年时,正好是寒尽春来的时节,天气冷,古代没暖气,御寒「装备」也不够好,人们更容易感冒生病。所以,正月初一吃五辛盘,食疗辅助防感冒、防传染病就很流行了。 之后的宋代,是美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有了东坡肉、春盘、鱼生······年夜饭餐桌也更丰盛。

2020年01月21日 0条评论 1047点热度 1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大寒养生

大寒时节,一定做好御寒措施:防鼻寒,晨起用冷水搓鼻;防颈寒,戴围巾穿高领装;防肺寒,喝热粥、品热茶散寒;防腰寒,双手搓腰护肾阳;防足寒,热水泡脚助好眠。 作为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也是冬春节气交替的转折点,我们该如何顺应天时来养生? 补肾,重在滋养肾精 大寒养生,讲究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建议冬季的保健方案以调理脾肾、滋阴潜阳、益气固本为主。 《素问·六节藏象论》曾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由于精与肾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故而通常所说的补肾,可以理解为是滋养肾之精气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曾提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意味着,我们要抓住「冬藏」的最后时机,做好以下「大寒养生三法」: 一防心塞 老人们常说「大寒,大寒,抱成一团」,足见大寒的冷。这时期,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将提升,特别是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血管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心悸、头晕、手脚麻木的情况。 寒冷的天气易伤阳气,此时不妨来一杯姜枣茶,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材料只需要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一小勺,用300毫升热水冲泡后,温热饮用。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糖尿病患者,可不加红糖。 二防风寒 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诱发相关疾病。 出门回来之后,或是睡醒后,建议用「双手搓腰法」来温煦肾阳。步骤是:先将双手搓热,然后放在腰间,先上下,后左右搓揉,时长不限,以自己舒服为宜。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常按摩能温肾潜阳、畅达气血。 三防脚寒 俗话说「寒从脚起」,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热水泡泡脚,能让身体暖和起来,还能改善睡眠质量。足浴时要注意以下3点: 1 水温最好40℃左右,水量需淹没踝关节,但不宜超过小腿肚; 2 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微微发红为宜; 3 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4 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内进行。 另外,糖尿病病人和高血压病人不建议足浴,或缩短足浴时间、适当降低足浴温度。 吃好三物 1. 红枣 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对于因血虚所导致的面黄肌瘦、头晕眼花,或是因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导致的身体疲劳及倦怠皆有帮助。 但红枣食用不可过量,否则会有损消化功能。 2. 山药 山药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李慧大夫认为,冬季调补脾胃还能有助于固本培元,大寒多吃山药,可益志安神,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3. 红薯 红薯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天冷时,喝一碗红薯粥或吃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都有助于抵抗寒冷。 养护三穴(艾灸最好的时节) 中医强调养生保健要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大寒处于四九节气,严冬时节,我们可以通过艾灸涌泉、太溪和关元穴这3个穴位,来益肾精、补肾阳。 1. 涌泉穴 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经常搓揉涌泉,能温补肾经,益精填髓。 2.太溪穴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能滋阴补肾、通调三焦,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补穴」,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性功能衰退等,都可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收到明显的效果。 3.关元穴 关元,是元气的储藏之地,轻轻唤醒关元,让人体的元气准备启动。关元穴属任脉,又被称为「先天之气海」,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元气的作用。

2020年01月20日 0条评论 27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跟着小菜学一穴

支正穴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 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 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它俩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 功效 顾名思义,它就像是房子的顶梁柱,是可以支起整个身体,使其归正位。 支正穴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 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 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通过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 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2020年01月17日 0条评论 29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生活

感冒咳嗽或是失声 三部曲

身边有朋友 感冒咳嗽或是失声 今天分三部曲给大家进行详解 感冒分风寒或风热 咳嗽亦如是 风寒:舌苔白,清涕,痰白,面色苍白 风热:舌苔黄,浓涕,痰黄,面色红 但是,一般风寒居多; 因此,咱们首先详谈风寒感冒 分三部曲: 1陈皮+甘草,先化痰(根据咳嗽情况 喝一天或是两天) 2然后喝桑叶+薄荷叶+蜂蜜,宣发(特别适合失声者) 3最后 煮点 玉竹 麦冬 北杏仁 莲子 白木耳 茯苓 芡实 滋阴润颜(基本感冒咳嗽症状消失之后) 如果,没有2.3材料,可以考虑第一部之后,炖如下方子(也就是,分热感冒方子): 分享一段小菜治愈咳嗽方子(风热咳嗽,痰黄) 每晚,睡觉前 水晶梨(挖心,留小盖子) 入21颗川贝母捣成粉末 入冰糖 盖上 炖烂,连汤带渣统统吃完,睡觉 连吃三晚 读到这里,大家会纳闷,明明是风寒感冒,却在第二部用起风热感冒方子, 为什么? 因, 人体在风寒感冒之后,因咳嗽,化痰,会伤到肺阴,因阴虚而虚火上焱,痰化而虚火上焱,因此,风寒感冒咳嗽在喝陈皮甘草水(温性)之后,就可以用治疗风热感冒咳嗽之方子,以滋阴, 为壮脏腑! 感恩!

2020年01月08日 0条评论 28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生活

蛤蚧

跟病人无意间谈起这怕怕的玩意=蛤蚧,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间不乏奇珍八怪,飞鸟走兽等等,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GekkogeckoLinnaeus去内脏的干燥体,味咸、性平,入肺、肾经。 一、功效与作用 1.补肺益肾,纳气定喘:本品善补肺气、益肺阴、助肾阳,可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所致气喘、言语难续之虚喘证,多配伍人参、五味子、补骨脂等药物;也可用于虚劳咳血者,多配伍杏仁、川贝母、紫菀等化痰养阴止咳药物。 2.助阳益精:本品有固本培元,助阳益精之效,可用于精亏血少,阳虚肾惫之阳痿不举,遗精滑精者,多配伍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等药物,也可单用本品泡酒服用。 二、禁忌证 本品可助阳,风寒或实热咳喘者忌服。 用法:3-6g,多入丸散和酒剂。

2020年01月07日 0条评论 31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几款清血管食疗方子

今介绍几款清血管食疗方子 1. 血糖稳定剂:普洱茶 普洱茶品性温和,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含有茶多酚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 功效: 研究发现,普洱茶具有显著抑制糖尿病相关生物酶的作用,有助于稳定血糖。 建议: 普洱茶在两餐之间饮用,冲泡时要用100℃ 的沸水。 喝普洱茶最好先洗一遍,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容易沉积尘埃,“洗茶”可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 2. 血脂调节剂:燕麦 功效: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 而且,燕麦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使人长时间不饿。 建议:选择最“单纯”的燕麦,即大片、整粒、不细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麦。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营养又美味。 3. 血压控制剂:芹菜 功效:美国心脏协会杂志《高血压》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适当饮用芹菜汁确实有助于降血压。 4. 血循环催化剂:黑豆 功效: 黑豆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花青素还有护眼的功效。 专家支招: 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用醋泡有利于黑豆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泡制前需要先将黑豆炒熟,放凉后倒入陈醋使其没过黑豆,但需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以免黑豆膨胀溢出。 盖好盖后浸泡,等黑豆完全膨胀后就可以吃了。黑豆还可用来打豆浆或熬汤。 5. 血液净化剂:海带 海带不但是含碘较高的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其中的胶质成分能结合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具有排毒、净化血液的作用。 专家支招: 可直接将海带泡发后,制成凉拌海带丝。不过,由于海带属于凉性,建议身体较寒、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吃些海带炖豆腐,高温加热能中和海带的凉性

2020年01月04日 0条评论 29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生活

药食同源之

四神汤(茯苓、淮山、莲子、薏苡仁)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或薏仁),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若你偏寒湿,把薏苡仁换成白术(舌苔白腻),如果偏湿热(舌苔黄腻),增加薏苡仁。

2020年01月04日 0条评论 29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学一穴之 长强穴

“长强穴”。“长”,长久也。“强”,强盛也。该名意指胞宫中的高温高压水湿之气由此外输体表。本穴为督脉之穴,其气血物质来自胞宫,温压较高,向外输出时既强劲又饱满且源源不断也,故名。 “橛骨”。“橛”,船尾底骨也,亦称龙骨,特点是强度大,此指穴内气血为强劲之状。“骨”,水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之气。橛骨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强劲饱满之状。理同长强名解。 长强穴位图 “穷骨”。“穷”,尽也。“骨”,水也。穷骨名意指本穴的外输气血全部是天部之气,无地部经水。本穴物质来自胞宫,其性高温高压,外出体表后全部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地部经水如穷尽之状,故名“穷骨”。 气之阴郄。气之阴,气化之气的水湿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输的气血物质为由孔隙中输出的细小水液。本穴位于尾骨端下,督脉的外输气血在体内为液态之水,出体表后才化为天部之气,督脉的外输之液细小,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名气之阴郄。 “龟尾”,乌龟的尾巴也,既短又粗,不同于其它动物的尾巴既细又长,此指穴内气血为强盛之状。理同长强名解。 “尾翠”。“尾”,尾巴也。“翠”,青绿色,肝之色也,此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尾翠名意指督脉的外输气血具有肝木的生发特性,不能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 “骨骶”。“骨”,水也。“骶”,骶骨也。骨骶名意指本穴物质为水湿之气,位处骶骨之端。尾骶名意与骨骶同。 督脉别络。督脉,本穴位处督脉也。别,离别也。络,联络也。督脉别络之意指本穴外输的阳热之气循络脉传向督脉其它各穴。

2020年01月03日 0条评论 29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清晨几个养生小动作

【清晨几个养生小动作】 1.远眺:减轻眼睛疲劳; 2.张嘴:嘴巴最大限度张合,带动面部肌肉运动,加速血液循环; 3.转颈:既能提神又能防止颈椎疾病; 4.握拳:能增强体内脏器功能,使人的体力倍增; 5.摩鼻:增强局部气血流通、润肺、防感冒。 6.一杯清水:能润五脏,养肌肤,长寿; 7.踮脚:防止下肢血液回流不畅。 周日愉快!

2019年12月29日 0条评论 28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最毒蝎子亦可入药

说起蝎子 山后头的蝎子 ———— 饿着;恶蜇 山后的蝎子 ———— 恶者;恶蜇;饿着 墙缝的蝎子 ———— 蜇人不显眼;蜇人不显身 癞蛤蟆下蝎子 ———— 一窝更比一窝毒;一窝比一窝毒 裤兜子钻蝎子 ———— 爱咋蜇咋蜇 火烧蝎子洞 ———— 连窝端 旱地栽葱门道的风,蝎子尾巴财主的心 ———— 又毒又辣又刺人 旱地的葱过道的风,蝎子尾巴财主的心 ———— 又毒又辣又刺人 刚爬出洞的蝎子 ———— 放毒 放蝎子 ———— 毒心 连带着天蝎座 黄蜂尾后针,最毒蝎子心啊,作为一个记仇又心狠手辣的星座,惹到他们走路都得小心,因为你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背后会想到什么办法来害你,遇上天蝎座,还是做朋友比做敌人好一万倍~ 但,于中医,可以化蝎子之毒为救人之宝!!! 而这种运用毒剧中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称之为“以毒攻毒”。 对于蜈蚣和蝎子,它们的毒性都不俗,而且蜈蚣被誉为五毒之首,而且行动极其敏捷,而蝎子一般比较懒,且喜欢昼伏夜出,行动也不及蜈蚣迅速。尽管如此,蝎子也是五毒之一,其毒性依然不可小觑。而作为毒剧中药,蝎子的药性也有不俗的实力,而且现代用来止痛、治风效果也是极好的。 那么,蝎子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中医认为,全蝎味咸、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等疾病,内服可煎汤,一般用量为全蝎2~5克,蝎尾1~1.5克,也可研末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蝎子一般如何采集呢?如果是野生蝎子的话,一般是仲春至初秋捕捉,春季捕捉的效果更好。如果是饲养的蝎子,可以在秋季的晚上,用灯光诱捕,待到蝎子出动后,用竹筷夹入光滑的瓷盆里,或者在洞口用盆子承受,倒入缸内。捕捉之后,先把蝎子放在清水中,等它吐出泥土,然后捞出,放在沸水锅里,加上少许的食盐,煮沸之后,用清水漂洗一下,然后晾干后即可药用。 由于蝎子在止痉方面的奇特作用,古今很多医家都喜欢用它来治疗各种抽搐性疾病,比如治疗中风、口眼歪斜的牵正散;比如治疗痉厥、四肢抽搐、顽固性头痛、关节痛的止痉散;比如治疗破伤风、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的五虎追风散;还比如治疗惊痫、破伤风、抽搐的撮风散。这些都是在止痉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作用的良方,而这些方中都有全蝎参与。 蝎子对于治疗小儿惊风可以说是必备良药,北宋医学家寇宗奭曾这么评价全蝎,“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而清代医学家黄宫绣对全蝎也有深刻认识,指出“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手足搐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 除了祛风止痉的作用之外,全蝎在止痛方面的作用也是不俗的,黄元御在《玉楸药解》里这样说道,“穿筋透骨,逐湿除风”,也就是说,全蝎在治疗风湿痹痛方面颇见功力。除此之外,全蝎在治疗偏正头痛、牙痛等疼痛疾病时,止痛作用也是相当强大。 综上所述,一些看起来“不太美观”或者“令人厌恶”的东西,未必就一无是处,大自然总是这么奇妙,为别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他开上一扇窗。而一些我们眼中常见的“有毒”之物,只要运用恰当,何尝又不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呢?只要我们去掉有色眼镜,用心去发现,总能发现它们的亮点

2019年11月25日 0条评论 28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5253545556…63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