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健康
健康

苜蓿

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肾经功效具有清胃热、清湿热、利尿、消肿等作用 禁忌人群尿路结石、大便溏薄患者慎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特别是对于患有气管炎、贫血、恶性贫血、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肠炎、便秘、肠出血等患者 苜蓿实际上是苜蓿属全部植物的一个统称,也有的地方把这种植物叫做“三叶草”。苜蓿可以说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除了可以当做食物进行直接食用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多种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苜蓿是什么 苜蓿是豆科植物紫苜蓿的嫩茎,它的原产地并不是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从西域传入到中原地区的。除了一些野生的苜蓿之外,现在也可以见到人工栽培的苜蓿。 苜蓿代表着营运,相传拿破仑行军路过一片草原的时候,发现一株四叶草,感觉到非常的新奇,待俯身去摘的时候,正好躲避了一颗射向他的子弹,由此逃过一劫,所以苜蓿从此便成为了幸运的象征。 苜蓿除了可以食用之外,也可以作为一些贫瘠地方的观赏植物,应用比较多。 苜蓿的营养价值 苜蓿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每100克的新鲜苜蓿含有蛋白质5.9克、碳水化合物9.7克、胡萝卜素3.28毫克,另外还含有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磷等。 铁元素 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以作为缺铁性贫血患者补血的辅助食品,另外苜蓿中的维生素B族可以增强铁元素补血的效果,而且对治疗恶性贫血很有作用。 维生素K 苜蓿中含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元素——维生素K,这种物质具有止血的作用,民间一般用苜蓿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等病症。 粗纤维 苜蓿中的粗纤维具有帮助大便排出,防止便秘的作用。 另外,苜蓿中还含有苜蓿素、苜蓿酚等成分,对治疗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苜蓿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肾经,具有清胃热、清湿热、利尿、消肿等作用。 防止出血 对于一切出血侯征,例如鼻血、吐血、咳血、便血等,可以使用苜蓿进行止血。这是因为苜蓿里面含有维生素K,维生素K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帮助血液凝固。苜蓿是所有食材中维生素K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清内热 苜蓿是凉性食物,进行之后,能够清除内火 ,特别是在燥热的季节,如果吃一些苜蓿佐餐的话,效果非常好。 预防便秘 苜蓿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减少粪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苜蓿的药用价值 苜蓿作为药用的话,一般都是内服的,可以捣成汁液或者研磨成粉末进行服用,当然也可以外敷。 治疗风湿筋骨痛、神经痛:将苜蓿洗净后用适量的水煎煮,一天分两次服用即可。 治疗黄疸型肝炎:将苜蓿和茵陈各取5钱,然后混合,用水煎服,一天服用两次。 治疗白血病:将苜蓿用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治疗毒蛇咬、蜈蚣以及黄蜂蜇:将新鲜的苜蓿捣烂后敷在被咬的伤口处即可。 苜蓿的食用禁忌 苜蓿炒食比较好,一般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特别是对于患有气管炎、贫血、恶性贫血、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肠炎、便秘、肠出血等患者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不过尿路结石、大便溏薄患者最好不要吃太多

2021年05月15日 0条评论 19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鹰嘴豆

鹰嘴豆 性平 入胃经 脾胃 大肠经 “鹰嘴豆不仅适用于减肥,还可以用于制作一些美味的点心,适量食用还有促进消化、防癌抗癌等功效。鹰嘴豆虽是十分健康的食材,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鹰嘴豆,也不是所有烹饪方法都适用于鹰嘴豆,我们在食用时要注意避开它的一些禁忌。俗话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如果我们每天坚持摄入一些豆类,就可以远离疾病的干扰,鹰嘴豆也属于其中一种。 鹰嘴豆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是世界上种植面积较大的豆类,约一亿五千万亩。鹰嘴豆虽然在中国不常见,但十分受西方国家欢迎,是人们钟爱的减肥食材。 鹰嘴豆不仅适用于减肥,还可以用于制作一些美味的点心,适量食用还有促进消化、防癌抗癌等功效。鹰嘴豆虽是十分健康的食材,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鹰嘴豆,也不是所有烹饪方法都适用于鹰嘴豆,我们在食用时要注意避开它的一些禁忌。 鹰嘴豆副作用鹰嘴豆是美味的食材,也是可以清热解毒的药材,很多人早就听说减肥时吃鹰嘴豆不会变胖。都说是药三分毒,那它有什么副作用吗? 鹰嘴豆虽然可以用作药材,但是它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放心食用。不仅如此,它的功能远远不止帮助减肥、清热解毒,对促进发育、固发养发等都有一定功效。目前能从鹰嘴豆中提取分离的活性物质有20多种,这些物质包括多糖、皂苷、异黄酮、多肽、有机酸等,它们赋予了鹰嘴豆抗氧化、免疫、降血糖血脂等功效,且物质本身的健康无毒性使鹰嘴豆成为很有药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豆类。 鹰嘴豆禁忌人群鹰嘴豆是作用平和且健康的食物,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适合吃鹰嘴豆。患有低血糖和痛风病的人不能吃鹰嘴豆,否则不仅达不到到好的效果,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低血糖人群 鹰嘴豆中含有铬元素和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人体含铬量减少会导致胰岛素活性降低,机体糖耐量受损。鹰嘴豆为人体提供铬元素就可以防止以上状况发生,帮助平衡血糖,让脂肪和糖的代谢更加顺畅。所有鹰嘴豆适用于血糖偏高患者,低血糖患者食用过多会适得其反,这类人群应不吃或少吃。 痛风病患者 鹰嘴豆中含有的嘌呤会让痛风变得严重,倘若任性食用会导致痛风发作时疼痛加倍,所有该忌口的不要贪嘴。另外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对尿酸高的人也不友好,应少吃或不吃。 孕妇能吃鹰嘴豆吗?孕妇也是人们比较关怀的人群,因此有些人会问孕妇能吃鹰嘴豆吗?食用过多鹰嘴豆会不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实际上鹰嘴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这些都是身体中很重要的物质,所以孕妇适量食用对身体好

2021年05月14日 0条评论 20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立夏养生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天正式开始。 古籍中说:“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立夏之后,气温开始升高,炎热降临,雷雨增多,昆虫愈发活跃,植物开始迅猛生长。人的阳气开始逐渐旺盛,新陈代谢也开始增强。 对应立夏之后的气候变化,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吃好三样 1、养心护心:腰果炒虾仁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夏天新陈代谢增强,心脏负荷增加,所以说立夏养心尤为重要。 在饮食上,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 腰果具有补脑、补肾、健脾的功效,腰果中含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腰果中含有油脂,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虾仁中清淡爽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很适合夏季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除此之外,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 2、开胃消食:凉拌莴苣 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很多人容易“苦夏”,食欲不振,脾胃虚弱。所以夏季可以多吃水果蔬菜,开胃的同时还能补充维生素。 莴苣是易得的家常菜,它富含维生素,通经络,利五脏,入口爽脆,可以增加食欲。 而且,莴苣中钾含量高,能够减少心房压力,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好处。此外,它还能助人睡眠。 3、平肝去火:苦瓜炒鸡蛋 夏天气温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常会烦躁易怒。 人体肝功能的活动也逐渐活跃,容易上“火”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适当进食“苦”味食材可清热解毒、平肝“去火”,这其中最佳的苦味食材首推苦瓜。 喝好三样 1、养心安神:百合莲子羹 夏季养心补心,百合和莲子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如果情绪不佳,烦躁易怒,不妨试试这款粥品。 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2、降压防病:黑芝麻鲫鱼汤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 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黑芝麻还有补肾的作用,平时吃些对身体有好处。 3、养心补脾:桂圆粥 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桂圆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 长夏就要来临,外阳内阴,人体发虚,最需要温补,这款桂圆粥最适合加班熬夜的年轻人和生活压力大的中年人。 做好三样 除了在饮食上,在日常起居中我们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1、晚睡早起,保证午休 夏季白昼长,夜晚短,可以晚睡早起,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但是不能太晚,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 早上的起床时间也要比在春天时稍早一点,5—6点起床为宜。 中午适当小睡,让大脑和身体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午休后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静卧10分钟。 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2、早起晨练,锻炼身体 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冬天要注意藏养,夏天则要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大家应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但是,夏天运动量不宜太大,天气炎热,出汗太多,会加重对人的损耗。 可以在运动的时候,多备一些绿茶、绿豆汤,生津止渴,降温补水。 3、戒躁制怒,养心安神 立夏之后,人们情绪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变得烦躁,情绪波动较大。 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心火内生,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 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到夏季因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立夏时节可多做些偏“静”的事情,比如练字、下棋、钓鱼、养花等等,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2021年05月05日 0条评论 25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药之玄参

玄参 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骨蒸劳嗽、舌绛烦渴、津伤便秘、咽痛、目赤、白喉、瘰疬结核、痈肿疮毒等。 苦玄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痄腮、脘腹疼痛、痢疾、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   【来源】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块根。 【产地】主产于浙江省。四川、湖北、江苏等省亦产。多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根。除去根茎、幼芽(供留种栽培用)、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 “ 发汗” ,反复数次至干燥。 【性状鉴别】——药材 呈类圆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性味归经】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泄甘润寒清,咸软入肾走血,入肺、胃、肾经。既清热降火而凉血、解热毒,又滋阴生津、润肠通便,还散肿结。功似生地,滋阴力较生地弱,降火力较生地强。长于解毒散结。凡血热、虚热、火毒、疮结皆可选用,最宜阴虚火旺者。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主治病证】(1) 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 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3) 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 (4) 阴虚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 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寒滑腻滞,故脾胃虚寒、胸闷食少便溏者忌服。反藜芦

2021年05月04日 0条评论 22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马蹄(荸荠)

荸荠 荸荠性甘味寒,入肺、胃三经。有清心泻火、润肺凉肝、消食化痰、利尿明目之功效。在麻疹、流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的春季,荸荠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荸荠,又称马蹄,原产于印度。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在医学上,马蹄也占有一席之地。马蹄性甘味寒,入肺、胃三经,有清心泻火、润肺凉肝、消食化痰、利尿明目之功效。碧绿的马蹄茎苗,其药名称为“通天草”,性凉味苦,有清热解毒、补肾利尿的作用。   1、清肺化痰。   荸荠性甘、寒,能清肺热,又富含粘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故能清化痰热,治疗肺热咳嗽,咳吐黄粘浓痰等症。   2、利肠通便和利尿排淋作用。   荸荠含有粗蛋白、淀粉,能促进大肠蠕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邪引起的食积痞满和大便燥结等;荸荠水煎液能利尿排淋,是尿道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 3、预防呼吸道疾病。 在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季节,吃鲜荸荠有利于防治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及急性咽喉炎。 4、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表现为经期紊乱和不正常的子宫出血。现代医学一般把功血分为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功血两大类。排卵型功血常见于育龄期妇女,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实践证明,对于宫血患者采用荸荠和荠菜进行药膳食疗,对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 5、其他作用。荸荠治疗舌赤少津、咽干喉疼、酒醉昏睡等症。高血压、便秘及痔疮出血等患者,宜食用鲜荸荠。将荸荠捣烂外敷,可治妇女乳头裂。若制成荸荠粉,内服清咽化痰,对嗓子、声带保健大有裨益。荸荠与海蜇煮服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 荸荠的适用人群 荸荠营养丰富,好处多多,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 1、一般人均可食用。 2、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时食用效果很好。 3、烦热口渴、咽干喉痛、慢性气管炎咳嗽多痰、消化不良者宜食用茡荠。 4、适于预防流脑、流感、咽喉炎时食用。 5、发烧时可多吃。 6、荸荠也适合儿童食用,能促进孩子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7、癌症患者、湿热黄疸者食用亦有较好的效果。 8、月经期间忌食生冷茡荠。 9、由于荸荠性寒,故脾肾虚寒及血虚者应慎食。 10、孕妇要慎吃荸荠。荸荠属于寒性滑利之品,对怀孕早期有一定的影响,能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2021年05月04日 0条评论 25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水母(海蜇)的功效

  海蜇:又名水母。性味咸,微寒。有化痰软坚,润肺清热,消积润肠的作用,用于痰咳,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安胎,痰咳,高血压。 海蜇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海產品,以鮮美的口感深受喜爱,由於海蜇含有豐富的甘露多糖等膠質,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也有一定的功效。下面介紹一下海蜇的營養功效以及飲食禁忌。 四大功效: 1、海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尤其含有人們飲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種重要的營養食品; 2、含有類似於乙醯膽鹼的物質,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3、所含的甘露多糖膠質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功效; 4、海蟄能軟堅散結、行淤化積、清熱化痰,對氣管炎、哮喘、胃潰瘍、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益,並有防治腫瘤的作用;從事理髮、紡織、糧食加工等與塵埃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常吃海蟄,可以去塵積、清腸胃,保障身體健康。 5 还可以安胎,养胎 ♥当前疫情以来,很多人因肺部感染而剧烈咳嗽,可以在选择菜系方面,考虑适当食用点海蜇,由于其性微寒,加蒜蓉,拌香菜,苏叶皆微不错的选择哦!   五大禁忌: 1、海蜇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海蜇本性寒涼,因此最好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虽然说,海蜇拌黄瓜是一道家常菜,但请务必多加蒜蓉)。 2、海蜇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海蜇時若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同時,尿酸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3、檸檬與海蜇相剋。海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而檸檬含果酸較多。若二者同時食用,果酸會使蛋白質凝固,也可與鈣結合生成不易於消化的物質,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導致胃腸不適。 4、葡萄與海蜇食物相剋。葡萄含果酸較多,與海蜇同時食用,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和果酸結合成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刺激胃腸道,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5、皮膚病患者不能吃海蜇 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海蜇是因為海蜇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復發、加重。

2021年05月01日 0条评论 2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五月风铃亦是药

风铃是幸运花 风铃也确实是有小毒的 一年一度五一劳动节亦是风铃节来临之际,何妨,站在中医的角度谈谈风铃   铃兰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苦,温,有毒。 【归经】入肝、肾、膀胱三经。 功效主治 1.温阳行水:本品甘苦、温,入肾经。《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温阳利水。”故常用本品治疗喘咳、浮肿、心悸等证。 2.活血止血:本品苦温,则可化瘀,入肝经血分。故能活血止血。可用治崩漏,跌打损伤。 3.祛风解毒,本品苦、甘、温,入肝经。能祛风解毒。可用治丹毒,紫斑等证。 4.化湿止带,本品味苦,苦能燥湿,入肾肝二经。故能化湿止带。《陕西中草药》载:“治白带。”若症见白带清稀如水,量多如注,小腹和四肢发冷,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微弱。此乃肾虚白带。可用铃兰,温肾助阳,化湿止带。 5.鉴别应用:本品与泽漆,均有利水消肿之功。但泽漆辛苦微寒,功专行水消痰,多用于痰饮咳喘,水肿胀满等症;而铃兰甘苦温,功专温阳行水,多用于阳虚水肿、喘咳等证。 铃兰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3-6g;或研末,每次0.3-0.6g;或制成酊剂、注射剂用,用法用量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灰研粉调敷。 铃兰的食用禁忌 本品有毒,使用不能过量。 铃兰的附方 ①治丹毒:铃兰一两。煎水洗。 ②治紫癜:铃兰适量,烧灰研粉,菜油调涂。 ③治跌打损伤:铃兰三钱,红三七二钱,红白二丸五分,四块瓦五钱。水煎服,黄酒为引。 ④治崩漏白带:铃兰、益母草各三钱。红白鸡冠花、红毛七各二钱,红花一钱五分,石泽兰一钱。水煎服,黄酒为引。(选方均出《陕西中草药》 ★切记 铃兰存在一定毒性方面,因此并不适合多数人食用,尤其是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患者一定不要食用,否则不仅会加重病症,还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格外的注意,最好是在食用前先咨询医生的建议以后,再食用。   ♥最后,愿五月风铃能够带给大家,吉祥,安康,快乐,幸福!    

2021年04月30日 1条评论 23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西瓜好不好

夏天即将来临,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的想吃西瓜了,在菜市场里面开始陆陆续续的粉墨登场了,爱吃西瓜的朋友,开始暗吞口水了~ 小菜说,且慢,先听小菜说一说: 西瓜究竟好不好? 首先谈西瓜的好: 1、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主治胸膈气壅,满闷不舒,小便不利,口鼻生疮,暑热,中暑,解酒毒等症。 2、西瓜有生津、除烦、止渴、解暑热,清肺胃,利小便,助消化,促代谢的功能,是一种可以滋身补体的食物和饮料,适宜于高血压、肝炎、肾炎、肾盂肾炎、黄疽、胆囊炎、水肿浮肿以及中暑发热,汗多口渴之人食用,孕妇可适当吃些缓解孕期浮肿现象。 3、西瓜中含有的糖、盐、酸等物质,有治疗肾炎和降血压的作用。 4、西瓜还是天然的美容圣果。西瓜汁含瓜氨酸等多种具有皮肤生理活性的氨基酸,容易被皮肤吸收,滋润面部皮肤、防晒、增白。 接着谈谈西瓜的不好: 知道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吃西瓜,因为它水量充足、味道甘甜,还能解渴。但我们在三伏天的时候,不宜多吃西瓜,尤其是冰镇之后的西瓜。因为西瓜本身就是寒性水果,若是多吃,就会使得体内的湿气加重,对于女性来说还可能会导致宫寒。另外一次性摄入过多的西瓜,还会导致拉肚子和腹痛腹泻等情况 禁忌:不要吃打开过久的西瓜,肾功能不全者不要吃,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吃西瓜,因为西瓜的含糖量比较高。 很重要,现在的气候,吃西瓜是太早太早了,最佳吃西瓜的时间段是,天气特别热,热到动不动就出汗,就是吃西瓜最安全的时候了!   最后 咱也谈谈西瓜的美容作用 西瓜的瓜汁和瓜皮都有很大美白作用。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增加皮肤弹性,使人变的更年轻,减少皱纹,增添光泽。 西瓜中含有黄、绿、红三元素成分相当齐全,是完美的营养品。用西瓜汁洗面,会使黝黑的皮肤转白,瓜皮切成薄片,贴于面部有斑处,可以去斑,还有舒缓镇静补水的功效。吃完的西瓜皮还可以美容。冰镇后的西瓜皮能够镇静并治疗被晒伤的皮肤,经常使用有较明显的增白作用,西瓜肉中含有极高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这些全部是保持肌肤健康和润泽所必需的养分,用西瓜按摩以及敷脸,感觉清新舒爽。可使肌肤细腻,白净,富有光泽。 不宜和西瓜搭配的食物 1、西瓜不能和绿豆一起吃。夏天一到,大家不是大吃西瓜,就是拼命喝绿豆汤解热,其实瓜果类和绿豆汤都是很适合夏天的食物。但是,两者最好不要同食,西瓜和绿豆都性寒,混合吃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疾病。绿豆汤和西瓜最好间隔半小时服用。 2、西瓜不能和油果子一起吃。西瓜和油果子一起吃,会引起呕吐。油果子是一道汉族传统面点小吃,属于油炸食品。同时,西瓜也不建议和其他油炸物一起食用,容易导致拉肚子,尤其是冰镇西瓜。 3、西瓜不能和八宝丹一起吃。八宝丹,中医方剂名。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诸症泽疡,脓腐已净而须收口者。但西瓜不能和八宝丹同食,会引起中毒

2021年04月28日 0条评论 20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大麻的功效

说起大麻,很多人会谈虎色变:“毒品毒品碰不得” 事实证明,大麻在中医是一款药,良药也! 其主功效: 祛风,利湿,行气,化滞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大麻地气是提取毒品的原材料,如果食用的量比较大的话,就会导致人们上瘾,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大家知道吗,只有将大麻进行提纯才会得到毒品,在古代的时候,大麻可是作为中药来治疗疾病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果实中医称“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药,性平,味甘,功能:润肠,主治大便燥结。花称“麻勃”, 主治恶风,经闭,健忘。果壳和苞片称“麻蕡”, 大麻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 《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 《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 《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大麻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这里顺便谈一下: 大麻和蓖麻的区别 蓖麻,大戟科植物的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上被蜡粉,通常呈绿色、青灰色或紫红色;茎圆形中空,有分枝;叶互生较大,掌状分裂;圆锥花序,单性花无花瓣,雌花着生在花序的上部,淡红色花柱,雄花在花序的下部,淡黄色;蒴果有刺或无刺;椭圆形种子,种皮硬,有光泽并有黑、白、棕色斑纹。喜高温,不耐霜,酸碱适应性强。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药上做泻药,工业上做润滑油。 大麻,或称麻、大麻草,是荨麻目大麻科草本植物,特指雌性植物经干燥的花和毛状体。其主要有效化学成份为四氢大麻酚(简称THC),THC在吸食或口服后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

2021年04月28日 0条评论 22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饴糖是什么?有何功效?

饴糖 【名称】饴糖 【别名】胶饴,台糖,软糖,麦芽糖,饧, 【归经】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补虚建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功效特点】本品为营养谷类煎熬而成,味甘性温,质润不燥,能补能润能缓,故脾胃气虚用之,能补虚建中;虚寒腹痛用之,能缓急止痛;肺虚燥咳用之,能润肺止咳。是为甘润缓急有效药物。 【功效作用】 1.补虚建中:用于中气虚乏、劳倦伤脾,如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用饴糖之甘温以补虚乏,建中气,并配黄芪以益气,更加强了饴糖滋养的功能。 2.缓急止痛:甘能缓急、缓中,故可用以治疗虚寒性腹中急痛,如大建中汤、小建中汤,均用饴糖以缓急止痛。 3.润肺止咳:用于肺虚咳嗽,干咳无痰,可与蜂蜜、百部等药同用。 【鉴别应用】饴糖与蜂蜜,二药皆味甘性温,有补脾、止痛、通便等功效。蜂蜜补中缓急,饴糖广缓诸急;蜂蜜偏于解毒,饴糖偏于止痛。二药皆可通便,蜂蜜润燥,滑肠通便;饴糖生津,增液行舟。二药功效虽同,但机理各异。 【配伍应用】 1.配桂枝:桂枝味辛性温,辛散温通,升脾阳之气;饴糖甘温质润,益脾气,养脾阴。二药配用,辛甘相合,补脾健运,缓中止痛,可见神效。 2.配黄芪:黄芪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饴糖补脾益气。二药合用,甘温大补,健脾养胃,化生之源大增。 3.配桑叶:桑叶轻清凉散,饴糖生津润燥,二药合用,共走肺经,清肺经之热,润肺金之燥,燥除热泻,肺燥咳嗽投之有效。 4。配麦冬:麦冬甘寒,滋养肺胃之阴,且清虚火;饴糖味甘质润,补脾胃,生津液,止烦渴。二药合用,清虚火,益胃生津,润肺除燥,烦渴自解。 5.配生地:生地味甘苦,性寒,入肾经,滋阴壮水;饴糖味甘质润,入胃经,补虚生津,二药合用,滋润阴燥,用于伤阴劫液而致肠燥便秘,可增水行舟,润肠通便。 【应用注意事项】湿热内郁,中满吐逆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10~30克,烊化入煎剂,或熬膏,或入丸剂。 【来源产地】 为米、大麦、小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中国各省、区均产。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均可入药,但以胶饴为主。 【其它资料】 《别录》:“饴糖,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千金要方》:“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消痰润肺止嗽。” 《食疗本草》:“健脾胃,补中。” 《本草求真》:“米麦本属脾胃之谷,而饴糖即属谷麦所造。凡脾虚而肺不润者,用此气味甘缓,以补脾气之不足,兼因甘润,以制肺燥之有余。” 《药片续编》:“胶饴之功,盖以甘草及蜜,故能缓诸急。考征小建中汤证曰服中急痛,又曰里急,又曰妇人腹中痛。大建中汤证曰上下痛不可触近。黄芪建中汤证曰里急。依此三方,则胶饴能治里急,夫腹中痛,腹中急痛岂非里急矣乎。”

2021年04月23日 1条评论 28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4647484950…52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