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健康
健康

猪皮菜谱(一碗补钙无敌汤)

先谈谈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的情况下,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以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甚则骨折为主要表现。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等因素有关,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2.6:1。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发病率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因而,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中医学将其归入“骨痹”“骨痿”的范畴,认为骨质疏松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亦与肝、脾有一定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的盛衰决定骨的生长、发育、成熟、强劲、衰弱的过程;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滋养,骨骼坚固充实。 那么,中医药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思路不同于西医,主要通过对患者望闻问切的四诊整体观和辨证观处方立药。 中医药虽然提高骨量的速度与程度较西药慢,但是对于解决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往往有很好的疗效,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处方用药加以调摄,一般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骨的强度,预防骨折发生。故治疗不能只针对补钙和调节骨代谢,而应把整体和局部相结合。 骨质疏松症病机总属气血和肝肾亏虚,其中肾精亏虚为根本,填补肾精为治疗大法。肝藏血、主筋,肌肉、筋骨离不开气血的濡养,故在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基础上,运用圣愈汤补气、补血、活血,以达筋骨平衡的作用。 续昨晚的猪皮功效 今推荐一款食疗药膳 老百姓常讲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骨质疏松,可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少吃糖及食盐。 猪皮续断汤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组成:鲜猪皮250克,续断6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每日1次,分次服。 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续断具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此汤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适用于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

2021年12月13日 0条评论 21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四款三豆汤

名中医的推荐的四碗“三红汤”,各自有奇效! 三红汤可不只有一种哦,每种三红汤都有各自的功效,今天给大家精选推荐四种三红汤,做起来特别简单,各自有奇效! 第一碗三红汤:保血管健康 常言道:“生命与血管同寿”,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把血管保养好了。养血管,喝一碗“三红汤”。 材料:红枣7枚、山楂50克、花生红衣适量。 做法: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 功效:红枣补血、激活人体造血,山楂扩张血管、散淤血,花生衣有止血又补血的双重功效,三红合一,保护血管。 第二碗三红汤:缓解眼疲劳 现在,人们大都用眼过度,造成眼睛疲劳,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给大家推荐一款“三红汤”。 材料:取山楂 3~4个,红枣5~6个,枸杞10粒。 做法:将山楂和红枣掰碎,像沏茶一样,把这“三红”用开水冲泡。 功效:山楂可消积食、散淤血,并可强心、改善微循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红枣能补益脾胃,还能养血安神、益气生津、滋补肝胃;枸杞则有良好的滋阴、明目功效。三者合一, 兼具补气、滋阴、化淤的作用。每天当茶水喝,长期坚持,能有效缓解眼睛干涩等症状。 第三碗三红汤:补血有效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柯微君做客《养生堂》时提供了一个补血有效的“三红汤”方子。 材料:红枣7枚、红豆50克、枸杞20克 做法:三红煮粥食用。 功效:这三类食物相互配合,能增加铁的摄入,补血、活血效果特好。 第四碗三红汤:祛寒暖身 天气寒冷,很多女性朋友手脚冰凉的毛病就会犯,推荐一款由红豆、红糖和红枣一起煮成的三红暖身汤。 材料:红豆250克,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把红豆洗净,浸泡两小时。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600毫升左右水,倒入红糖。大火煮开,保持沸腾状态约半分钟左右,香味散出开小火。焖到红豆熟烂即可。 功效:女性尤其适合吃红豆,因为其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红糖性温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红枣富含钙和铁,是补铁补血的不错选择。这三类食物相互配合,能增加铁的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1年12月08日 0条评论 15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尿频

尿频 老想尿但每次只尿一点,没错,这是尿频了。 西医认为,这多与感染有关,如女性常见的尿路感、阴道炎,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疾病等。 这些疾病只要在刚发病时及时治疗,基本不会影响肾功能。 不过,对于不少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能本身并未有明显的感染症状,但仍经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尿滴沥等,中医认为这可能与肾中阳气缺失有关。 对此,大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金贵肾气丸等成药调治。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6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小便起泡

尿有泡沫 导致尿液出现泡沫的原因很多,比如吃肉多、尿流速大、憋尿太久、洁厕产品残留等都可能会导致泡沫出现。 不过,上面这些原因引起的泡沫往往较大且容易消散,而尿液本身较为清澈,饮水或排过几次尿后泡沫会明显减少或消失,这并不是什么疾病,不用过于紧张。 但如果泡沫久久不消失,或者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最好及时就医检查,这可能与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7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小便气味

尿骚味重 一般来说,正常色、新鲜尿液的气味是一股淡淡的稍稍刺鼻的氨味,并不会出现严重尿骚。 反而是久置的尿液由于细菌繁殖、尿素分解,才会出现较重的异味。 因此,当排尿时如果有明显异味,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尤其是出现以下几种气味时,更应该注意: 苹果甜味:当心是糖尿病酮症; 有腐臭味:当心是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当然,进食大蒜、葱头或特殊气味的药物也会对尿液的味道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若想通过尿液气味判断健康情况,最好观察一下,看看尿液气味是否持续变化,再判断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6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续谈 小便

尿液是人体水液代谢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每个人都要排尿,排尿频次、排尿多少、尿液颜色等情况也会随着我们的健康状态改变而不断变化。 因此,不少人把排尿当做反映身体情况的晴雨表。 那么在生活中,尿液出现哪些情况,就警示我们身体出了状况,要引起重视呢? 尿黄 正常的尿色,像没起泡泡的啤酒。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 如果颜色偏深,呈现深黄色,则可能与饮水过少、出汗过多有关,这属于生理性的尿黄,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及时补水依旧出现的尿液发黄就是病理性发黄,需要引起重视。 尤其是当尿液长期发黄、发棕,就像浓茶一样,并且还伴有动不动就累、脸色发黄、上腹不适等症状,则可能与肝胆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此外,痢特灵、中药大黄、B族维生素、多维合剂等药物也会导致尿液变黄,但停药即愈。 这种尿黄是“上火” 中医认为,长期的小便发黄还可能与心火下移至小肠所致,除了尿黄外,还多伴有舌尖溃疡、尿黄、口干、尿灼热、心烦、失眠等症状。 对此,我们可取淡竹叶3克,莲子心3粒,芦根3克泡水饮用,一般饮用一周就能见效。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5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关于小便的常识

中医的望闻问切,离不开二便,今跟大家谈谈小便的常识 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人每天大概可形成1~2升尿,相当于2~4瓶矿泉水,这么多的尿,当然不是一两次能解决问题的。 通常健康的成人白天会尿3~6次,晚上会尿0~1次。 如果白天经常超过8次,晚上经常超过2次,每次还特少,那可能就是尿频。 当然,如果确实是水喝太多,则不计入此列。 憋尿能把人憋死吗? 一般来说,正常人憋尿很少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最多就是憋的痛、小便失禁。 但经常憋尿,危害一点也不可小觑,比如膀胱受伤、尿路感染、影响肾功能、尿结石等。可严重的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憋尿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瘫痪、死亡! 尿得远,代表“身体”好? 很多人认为尿得越远,肾气越足。 很多男性同胞因此而洋洋得意着, 但事实上,尿得远、尿得高,只能代表膀胱的收缩功能较好且尿道通畅,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4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冬日养生之日常料理

冬天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比其他季节慢很多。所以冬天首先要注意的是保暖,可以让整个冬天远离寒冷。保暖不仅仅是多穿点衣服,更重要的是保暖部位一定要保暖。从人体角度来说,头、背、脚是冬季保暖的重点。以下是如何在分享的这三个地方保持温暖,以及在瑜伽练习中可以进行什么样的锻炼。 1.保持头部温暖 如果把人体比作水瓶,首先要保暖的就是盖上瓶盖。头部是瓶盖的位置,也是阳气最容易消散的地方,所以头部保暖很重要。除了戴帽子保暖,还要适当疏通头部经络,保持头部血液通畅。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感冒、头痛、鼻炎等症状。 在瑜伽练习中,可以多做一些倒立的体式,比如双角度,向下犬,站前,站在肩膀上,可以让血液回流到头部,滋养大脑,加强面部和头部的血液循环。 2.保持背部温暖 背部是阳的,所以如果背部没有很好的保暖,风寒很容易进入人体。一旦杨琪受损,阴阳能量就会失去平衡,这不仅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还会导致许多其他疾病或旧病。背部经络多,一定要保持背部冷暖。 可以适当练习脊柱流动和脊柱伸展的姿势,如猫的姿势、三角形伸展的姿势、坐前屈的姿势、树的姿势等。可以帮助激活背部肌肉,滋养脊神经。有热身和运动的效果。 3.保持双脚温暖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很多人冬天脚冷,多半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寒冷来自足部,足部本身皮下脂肪较弱,整体保温性不如身体其他部位,容易受凉,容易被寒冷侵袭。临阵退缩会导致全身新陈代谢和抗病能力下降,细菌会入侵而致病。所以冬天保暖很重要,勤泡脚,勤换袜子。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每天晚上睡前多按压脚底和脚趾,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瑜伽中,金刚坐姿,摩天姿势,单腿支撑的平衡姿势,都是可以帮助暖脚的练习。 生活中除了保暖和适当的运动,还要配合健康的饮食。我们可以多吃些干果,有助于补气益精,有利于冬季的收藏。

2021年12月02日 0条评论 146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冬日养生之作息

睡好觉,藏好阳,养好阴 人类没有冬眠,生活没有停歇。所以更要在冬天的晚上好好睡觉,藏好阳,养好阴。 节气交节时,气血调整,比以前更容易睡不好,可以尝试: 1、睡前半小时热水泡脚15分钟 。 有时候失眠是因为气血能量都在头部,泡脚让双脚暖起来,引火下行,暖身安眠。 2、用眼睛来助眠。 眼睛是藏神的,人的神都从眼睛耗散出去,常说聚精会神,当神情专注时,两眼距离较近,眉头也为不由自主皱起来,大脑飞速运转。 睡觉时,我们什么都不想,那就闭上眼睛, 感知两个眼珠,让眼珠不要向中间聚集,而尽可能地保持一种直视,甚至向外疏散的状态。这时候即使你想去想一些什么,也用不上力,大脑处于平静空白的状态,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2021年12月01日 0条评论 15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冬日养生之调理

冬季调理,补肾为佳 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护养好肾。冬季,建议大家早睡晚起,跟太阳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应多注意养精蓄锐。尤其老年人,气血虚弱,冬季起居更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饮食调养有助于补肾。冬季首选温补类食物,常用如鸡、羊肉等。不过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要注意避免“补得”过度,导致上火。黑色类五谷和坚果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等,虽是简单食材,但补肾效果不错。黑色属水入肾,可多吃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食物。

2021年12月01日 0条评论 14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3233343536…52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