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蔡医馆
  1. 首页
  2. 健康
  3. 正文

秋意渐浓,来杯桂花茶如何

2022年09月15日 13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桂花是一味 中药

桂花是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桂花也称银桂、木犀、九里香。

桂花作为中药最早被收入《唐本草》中,言其皮“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其花有白者为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擦发泽之类。”

♥桂花味辛香,其性温,入肺、脾、肾经,功能温肺化饮、散寒止痛,可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经闭腹痛、牙痛等。《陆川本草》称桂花“治痰饮喘咳”。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桂花四大功效

1.健胃

适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炎症性肠病之人。可辅助治疗虚寒性的胃痛,比如:秋冬季节胃疼加重人群。

2.生津

适用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属阴津亏损证之人,可缓解头晕、腰痛、畏寒、大便溏、小便清长、脉沉细等症。对腹痛、拉肚子、肠鸣下泻、便血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3.化痰

适用于肺津不足,慢性咳嗽、喘症之人。有辅助稀释痰液、平喘的功效。

4.化瘀

适用于女性经期痛经之人,有美容养颜、滋养肝血、调节月经等功效。

♥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树浑身是宝,中医常将花、果实、根茎入药。

花:味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味辛甘温,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

根:甘,微涩,平,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桂花子:性味辛、甘,温,有暖胃、平肝、散寒功效。用于虚寒胃痛。

枝叶及根:煎汁敷患处,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风湿麻木等症。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拥鸽天·桂花》中盛赞桂花的词。除了香气馥郁,桂花也是中药的一种。

近来,凉意初起的同时,秋风中也带着丝丝甜蜜,又到一年桂花飘香的季节了。

我们东方女性大多体质偏阴寒,而桂花是性温的,它的香气,喝到身体里也能香很远~
香气钻到那些瘀滞的角落,能化瘀;
香气飘到脾胃,能唤醒麻木不振的脾胃,所以脾胃湿热导致的口臭、胃痛,可以喝桂花香口哦;
香气钻到肝经,能驱除阴寒,让沉郁的肝气和心情得以舒展。

桂花是女孩子可以不用费心喝的一种花,堪比玫瑰 。因为桂花也滋养肝血,顺便调理由于肝郁导致的月经不调。

要注意的是:孕妇忌服。

标签: 跟着小菜学养生
最后更新:2022年09月15日

angelina cai

保持饥渴的专注,追求最佳的品质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