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蔡医馆
  1. 首页
  2. 健康
  3. 正文

今日学一穴之大椎

2021年12月18日 15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大椎穴是大穴

大椎一穴,乃督脉之腧穴,也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针灸大成》言其具有“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等功效,可见其临床应用之广泛。

大椎为督脉的腧穴,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故为调整全身机能的要穴。其临床应用范围甚广。现将体会浅述于下,以供参考。

一、温通诸阳 解表发汗

督脉为诸阳经之海,阳者主卫主表。

凡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现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可针刺大椎穴,起到振奋阳气,疏风散寒,解肌发汗,驱邪外出的作用,为治疗伤风感冒之有效穴。

二、温经活络 通阳散瘀

督脉统督一身之阳,阳主表。

凡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发为痹阻,形成疼痛麻木之风寒湿痹诸症。大椎穴有通经络、和气血、散瘀滞、止疼痛之作用。对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及督脉疾病如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腰背疼痛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三、回阳固脱 散寒救逆

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冷脉伏等阳虚欲脱的症候,以及寒邪中于肌表,阳气被寒邪所遏,不能外达,而呈现四肢厥逆,寒战鼓慄,脉微细或伏,皆可温灸大椎穴,以收回阳通脉、散寒救逆之功。

四、清热开窍 镇惊安神

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通一身之阳气,可治邪客于表,致三阳经气闭遏之发热,以及热极生风,惊悸不安等症。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盛,神气未充,肌肤薄弱,外感六淫之邪,极易发热,热极生风,而致惊风抽搐。

五、增强卫气 驱邪截疟

针刺加灸大椎穴,可提补诸阳,增强卫气,宣阳和阴,为截疟之有效穴。

六、固卫安营 清热敛汗

凡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表虚易感风寒,而致发热、咳嗽、倦怠、午后潮热、夜出盗汗之患者,取大椎有益气固表、济阴安营、清热敛汗之效。故常灸大椎穴,对体弱易感风寒之人,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此穴又为强壮穴,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他对骨蒸潮热,盗汗喘促之虚劳证亦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 跟着小菜学中医
最后更新:2021年12月18日

angelina cai

保持饥渴的专注,追求最佳的品质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