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蔡医馆
  1. 首页
  2. 养生速递
  3. 正文

秋谈艾,之主中脘

2020年08月18日 27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昨天谈完秋季艾灸最佳穴位之身柱,还有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穴位适合秋季灸的~中脘穴,因其主降气,详情:

1.补肺气

秋三月艾灸中脘穴的好处,第一个补肺气。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这个是《内经》的原文。那么艾灸中脘穴就可以刺激到肺手太阴之脉,可以补肺气。

特别是对于反复咳嗽的人,很多我们最后都是通过灸中脘去收尾的。

2.降气化浊,调理口腔溃疡

中脘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的「腑会」,它在气机上主要是以降为主。

秋天的主要契机正是往下降的、肃杀的、收敛的,它很符合秋天的节气特点。

既然可以降气,那么胃里面有很多浊气的,比如还没有消化完的食物,灸中脘穴就可以降浊气。

如果浊气不降,一个是容易有胃胀,另外一个是浊气上升起来容易发生口腔溃疡。

好多人老问口腔溃疡怎么灸,我记得效果最好的一次,有人满嘴口腔溃疡,灸一次中脘穴,第二天起来整个嘴巴的口腔溃疡都消失了。

这也是他自己有口腔溃疡以来好得最快的一次,从此成为一个忠实的艾灸粉。

3.降火,预防艾灸上火

还有一个经验就是,如果艾灸之前先灸一下中脘穴,不容易上火。

这个是扶阳派范老师的一个观点,我之前用过效果还蛮不错的,主要是应对哪些人呢?应对比较瘦的人。

人很瘦,相对来说阴分不足,容易艾灸之后有一些上虚火的现象,我们的应对方法就是给他先灸一灸中脘穴。后面我们发现,即使不灸中脘穴,先推一推、揉一揉,或者灸一下胃经的穴位,也有不上火的效果。

总结这个经验,是因为灸阳明经模拟了人体里的秋天,秋天的气机一来,你想上火都没火可以上。

如果有容易长口腔溃疡或者艾灸后容易上火,特别是上火表现在牙龈、眼睛肿痛,或者是脖子淋巴这里肿了,这些胃经经过的地方,你可以试试看,在艾灸之前先灸一会中脘穴。

4.调理嘴唇干裂

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中脘穴可以润唇。

有些人是一到秋天,开始刮秋风的时候,嘴唇就开始干裂。他随身的包里面都要准备一支润唇膏。我见过最严重的,他一个冬天要用几十根润唇膏,不涂就很难受。

后面他怎么好的呢?灸中脘穴灸好的。

为什么灸中脘可以这么好地应对嘴唇干裂的问题?第一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中脘穴的气机以降为主,气降下来,不容易有火上去。

第二它可以刺激到肺经,所以它有润燥的功能。但是肺的润燥是全身上下都是要润的,而中脘穴还在任脉上,循着任脉往上它就可以倒库存。

同时,中脘穴还是胃的募穴,精气募集的地方,灸一个中脘穴,相当于灸了整条胃经。

去看胃经的循行路线,它就是环绕口唇的,跟手阳明大肠经在这里打个岔,所以嘴唇主要就是阳明经气所滋养的。

灸中脘穴把阳明经的精气滋养够了,嘴唇自然就不开裂了。

如果要增强效果的话,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试一下,灸中脘穴的同时加上艾灸足三里,简直就是皇帝一般的享受。

灸中脘穴有一个经验,不要吃太撑。如果下午要灸中脘穴,那么中午吃少一点,这样灸感会强一些。如果你上午灸中脘穴,早餐不要吃太多,甚至可以空腹灸。

空腹的时候感觉不是很饿就可以艾灸,如果感觉饿得慌,就吃一点点东西之后再灸。

关于秋天的养肺润燥和防止秋悲,我们主要通过两个穴位来实现,一个是身柱穴,一个是中脘穴。这两个穴位灸起来都比较方便,希望大家秋天里多多花时间,好好灸一下,会带来很多好处。

标签: 跟着小菜学中医
最后更新:2020年08月18日

angelina cai

保持饥渴的专注,追求最佳的品质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