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蔡医馆
  1. 首页
  2. 养生速递
  3. 正文

时入秋分, 谈养生

2018年09月23日 30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今,2018年9月23日,秋分

秋分节气后天气凉爽,寒凉渐重秋燥生起,饮食养生要选择滋阴润燥养肺的食物。

白露节气已经渐渐退去,秋分随着秋风飘然而至。

9月23日是秋分,这一天的昼夜时长相当,之后黑夜的时间会不断延长。

秋分节气后天气凉爽,寒凉渐重秋燥生起。秋分到来,饮食养生要选择滋阴润燥养肺的食物,运动、起居、饮食、精神等方面调摄,以“养收”为原则。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历书记载:“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曰:“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就是说“秋分”有两个意思: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二是按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中医:保养阴精 早睡早起
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运动、起居、饮食、精神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台湾中医师张若伟表示,中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开始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的时候,要以保养阴精为主,所以秋季养生重点在“养收”。

《黄帝内经》认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医学上发现,每到气候变冷的时候,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

秋季凉爽之时,起居的时间也应作相对应的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避免血栓的形成,确保健康。
张若伟中医师说,因为人体在睡眠时,血流速度会减慢,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在秋季凉爽之时,起居的时间也应作相对应的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避免血栓的形成,确保健康。

最后,不要忘记吃几个秋梨去秋燥,润润肺哦!

标签: 小菜养生
最后更新:2018年09月23日

angelina cai

保持饥渴的专注,追求最佳的品质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