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蔡医馆
养生速递

能量穿衣

明天是5月29日 农历闰四月初七 (壬申?日) 1、穿黑色,灰色,蓝色上衣较好,因为申为金,金生水,水的代表色为黑色,灰色,蓝色,当你穿水的颜色时候,水代表你自己,金代表大环境,那么就是大环境生你的意思,这样办事易成,开心轻松。 2、穿红色,紫色,玫红,粉色服装,因为红色,紫色,玫红,粉色为火,当你穿火属性颜色衣服时,火代表你自己,金为大环境,火克金,克者为财,做事较累,但能得到收获。 3、穿白色,银白色,浅灰色,金色,为比肩,付出多,收获少。 4、穿黄色,焦糖色,咖啡色等土性服装,这样土代表你自己,土生金,你去生大环境,万事较累,但有收获。 5、不宜穿绿色,浅蓝色,蓝绿色等木属性的颜色衣服,同样的,当穿上木属性衣服时,木代表你自己,金克木。大环境克你,万事成效差。 ㊗️望你穿对五行色 ? 快乐轻松每一天

2020年05月28日 0条评论 26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小菜心得 艾与蒿的区别

今日分享,小菜心得,艾与蒿的区别 以及在新冠状病毒方面的治疗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3/31/2796967348696619014_hd.mp3

2020年05月25日 0条评论 28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今日学一药之 柴胡

每日一药~柴胡 大家好!今天我们了解学习血腑逐瘀汤中的第十味中药,也是此汤剂中最后一味中药~柴胡,建议大家复习此汤药中的前九味中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桔壳、甘草,复习这九味中药的性味归经。 好,我们现在开始了解学习血腑逐瘀中的第十味中药~。 柴胡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商品分北柴胡和南柴胡二类。 别名: 北柴胡别名:硬柴胡、津柴胡。 南柴胡别名:软柴胡、香柴胡、红柴胡。 来源:北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狭叶柴胡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南柴胡”。 以上两种均为野生。 采收与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产地:北柴胡主产于华北、河南。湖北、辽宁、山东、安徽等省亦产。 炮制: ①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③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柴胡片每100kg,用鳖血12.5kg。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发热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主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临床应用: 1、用于退热。特别适宜于解退弛张热(热度高低不一,早晚波动在1℃以上)、往来寒热(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就不恶寒,二者交替出现),凡发热性、感染性疾病,有上述热型者均可用柴胡退热。临床较多用于感冒、流感、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腺炎、蜂窝组织炎热症轻时配葛根,发热重时配黄芩,方入小柴胡汤。 2、治肝气郁滞所致的胁痛和月经痛。用柴胡治胁痛(如慢性肝炎),取其有镇痛作用。但如肝痛较甚,且有胃肠功能失调,即食后胀满、消化不良、恶心、胸隔满闷,腹痛等所谓“肝气横逆”的症状,单用柴胡力量不够,要配香附、郁金、青皮等。 治疗肝气郁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肚腹作痛(与精神和体质因素有关的月经痛),也是取其镇痛、镇静作用,常配当归、白芍加强其作用,方如逍遥散。 3、治疟疾,配常山。 使用注意:凡阴虚所致的咳嗽、清热不宜用柴胡;由于“肝火上逆”(如高血压)所致的头胀、耳鸣、眩晕、胁痛,柴胡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症状加剧,甚至出血。 至于肺结核病,一般应慎用柴胡,但当兼有外感表症,需和解表里时,则可用;兼有肝郁,需解郁时,也可用,此时用量一般是3~4.5g。 附:柴胡、白芍常配伍同用,一方面能加强疏肝镇痛效能,另一方面白芍可缓和柴胡对身体的刺激作用。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处方举例: 1、逍遥散(《局方》):柴胡9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茯苓9g、薄荷3g(后下)、生姜4.5g、炙甘草3g,水煎服。 2、小柴胡汤(《伤寒论》):柴胡12g、黄芩9g、制半夏9g、党参6g、生姜6g、甘草3g、大枣4枚,水煎服。 复方: ①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②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③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④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⑤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黄芩、山栀、青皮、白芍、枳壳。(《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 ⑥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半两(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局方》逍遥散) 各位老师,各位同修,现在好!分享中草药知识仅供了解学习之用,如需恭用敬请遵医嘱! 祝愿大家吉祥安康!混元灵通! 福生无量天尊! 来自 兔姥姥

2020年05月22日 0条评论 29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Été (in 5 éléments by Feu)

Nous somme en été L'été est la saison où l’énergie YANG qui monte plus fort, lié au climat chaud et vigoureux. C’est la période du métabolisme, c’est également le moment le plus vif du « YANG » dans le corps. la circulation du énergie « Qi » arrive au meilleur moment .L'été est caractérisé par la sécheresse, ce qui signifie «chaud» «sec». Par conséquent, l'élimination de la chaleur et de la nervosité sont les clés d’une meilleure santé estivale.Dans la chaleur de l'été, les gens deviennent plus somnolents, irritables et sensuels. Par conséquent, ils doivent d'abord tempérer leur esprit, et se détendre afin de prévenir le déséquilibre des organes internes du corps.L’Organe qui correspond à la saison d’été est le cœur, qui représente le feu des cinq éléments, à la couleur rouge. Bien traiter notre cœur en été est primordiale du bien-être en été, Car nous n’oublions pas que l’été est la saison où surgissent davantage des maladies comme : la crise cardiaque ou tout problème de santé lié au cœur,La médecin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estime que le yang du cœur est le plus fort en été. L’été donc une saison particulièrement propice pour équilibrer cette énergie. La santé estivale est axée sur la photographie spirituelle pour maintenir une humeur joyeuse et stable.été♥Un petit exercice: Tendez les deux mains, mettez les paumes face à face, puis frottez entres les mains pour avoir la chaleur. Puis commencez à taper les épaules, de haut de bras vers le bas, puis de l’extérieur à l’intérieur, l’envelopper les deux bras en faisant la signe de…

2020年05月22日 0条评论 29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今日学一药之桔壳

每日一药~桔壳 大家好!今天我们了解学习血腑逐瘀汤中的第八味中药~枳壳,建议大家复习此汤药中的前七味中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复习这七味中药的性味归经。 好,我们现在开始了解学习血腑逐瘀中的第八味中药~桔壳。 炮制: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炒枳壳:取麸皮撤于热锅内,侯色黄冒烟时,加入枳壳片,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枳壳片100斤,用麸皮10斤)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入脾、胃二经。 功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主治:食积痰滞不消,胸腹痞满胀痛,肝郁气滞,胁痛及下痢等症。 常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炒热熨。 ♥枳壳的禁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用于治胸胁胀痛。如属肝气郁结引起者,可在逍遥散基础上酌加枳壳、厚朴、大腹皮等;如属由跌打损伤而致气滞血瘀引起者,则配归尾、桃仁、红花等,方如行气活血汤,处方:枳壳6g,木香2.4g(后下),砂仁3g,厚朴6g,香附3g,赤芍9g,归尾9g,桃仁6g,红花4.5,苏木6g,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2、用于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以枳壳15g,水煎服,或以枳壳9g,配补中益气药物,连服7~10天,或更长时间,方如枳壳益气汤,处方:炒枳壳18g,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升麻6g,陈皮4.5g,当归9g,益母草15g,炙甘草6g,水煎服。 3、用于治疗呕逆咳嗽。属咳嗽者,配木香、鸡血藤、黄芪等,可和胃降逆;属肺气壅滞而咳嗽者(如肺气肿喘嗽),可在应用苏子、半夏、陈皮的基础上,再加枳壳行气宽中。 此外,前人经验认为枳壳还有祛风作用。用于眼科,能祛风明目,治风热眼病(急性结膜炎)时,可配防风、荆芥、黄芩、连翘等祛风清热药同用;也用于治肌肤麻木痛痒(由风邪入侵肌肤引起),但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又长期服用熟地、阿胶等补药时,为防其过于滋腻引起胸膈滞闷,影响消化功能,可加入枳壳少许。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1、辛行苦降 枳壳辛行苦降,入脾胃经,既能破气除痞,又能消积导滞,故可用治疗胃肠积滞,气机不畅者。 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可以用山楂、麦芽、神曲等中药。 2、破气除满 枳壳能行气化瘀以消痞,破气除满而止痛。 治疗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胸中满闷、疼痛者,可加薤白、桂枝同用。 治疗痰热结胸,可与黄连、瓜蒌、半夏同用。 治疗心下痞满、食欲不振,可与半夏、厚朴同用。 枳壳的附方 1、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并皆治之 枳壳三斤,去穰,每个入巴豆仁一个。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勿炒,为末,醋煮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随病汤使。(《秘传经验方》) 2、治伤寒呃噫 枳壳半两(去穰,麸炒黄),木香一钱。上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未知,再与。(《本事方》) 3、顺气止痢 甘草(炙)六钱,枳壳(炒)二两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沸汤点服。(《婴童百问》宽肠枳壳散) 4、治远年近日肠风下血不止 枳壳(烧成黑灰存性,为细末)五钱,羊胫炭(为细末)三钱。和令匀,用米饮一中盏,调下,空心腹,再服见效。(《博济方》乌金散) 5、治大便下血 枳壳二钱,乌梅肉三钱,川黄连五分。共研细末,饭前开水冲下,分二次服。(《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6、治直肠脱垂 十岁以下小儿,每日用枳壳一两,甘草一至三钱。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壳一至二两,升麻三钱,炙甘草二至四钱,台参、生黄芪,据身体强弱,适当增减,水煎分二次服。(《山东医刊》(11):9,1962) 7、治产后生肠不收 枳壳二两。去穰煎汤,温浸良久即入。(《经验方》) 8、治子宫脱垂 枳壳五钱,蓖麻根五钱。水煎兑鸡汤服,每日二次。㈡枳壳五钱,升麻一钱。水煎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9、治小儿因惊气吐逆作搐,痰涎塑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 枳壳(去穰,麸炒)、淡豆豉等分。为末,每服一字,甚者半钱,急惊,薄荷自然汁下,慢惊,荆芥汤入酒三、五点下;日三服。(《小儿痘疹方论》不惊丸) 10、治小儿秘涩 枳壳(煨,去穰)、甘草各一钱。以水煎服。(《全幼心鉴》) 11、治风疹痒不止 枳壳三两,麸炒微黄,去瓤为末。每服二钱,非时,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服。(《经验后方》) 12、治牙齿疼痛 枳壳浸酒含漱。(《圣惠方》) 13、治小儿软疖 次枳壳一个,去白,磨口平,以面糊抹边,合疖上,自出脓血尽,更无疤痕也。(《世医得效方》) 转自兔姥姥养生堂 各位老师,各位同修,现在好!分享中草药知识仅供了解学习之用,如需恭用敬请遵医嘱! 祝愿大家吉祥安康!混元灵通! 福生无量天尊! 2020.05.21.

2020年05月21日 0条评论 30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小满养生

521~据说今天的日子比较浪漫,那来首诗,如何! ♥《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好,现在咱们来了解一下小满,它的英文名称: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小满的介绍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小满的由来♥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 、“大满”,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 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唯独有小满却无大满。 人生小满,足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的习俗 江南一带则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它是对江南小满农事的形象总结。所谓“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在农谚中,百姓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们会早考虑,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水田。过去行走在偏僻的江南古镇水田边,时常会见到水牛蒙住双眼转动水车的木车盘带动龙骨水车提水,或人力双脚交替踏车提水的情景。 小满的养生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节气,告知人们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在此诚恳建议大家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起居养生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日长夜短的规律,早起晚睡(♥注意晚睡不是熬夜,晚睡也得23点前入睡哦!),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情志养生小满时气温升高,阳光较强,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怡养性情的艺文活动,如下棋、书法、画画等。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八段锦,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与参考,每个人还是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状况来安排锻炼事宜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身体属寒者注意饮食方面多选取一些性温或性热的来调整体质。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的天气即将来临。因此,小满节气的养生中,防热除湿很重要。 ♥小满季节暑湿并重,对脾胃的影响较大,饮食上还要注意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多食用利水渗湿以及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米仁、绿豆、冬瓜、水芹等,并且应以能促进食欲的汤羹类为宜。还应注意的是,气温升高之后,往往喜爱食用冷饮消暑降温,但是冷饮食用过量对于胃肠道影响较大,加上天气变热食物易变质,这一时期需警惕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小满时节养生还应注意情志运动方面,这一时节暑湿交杂,易导致人心情烦躁不安,应警惕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湿气重又可诱发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借此分享 疫情期间小满菜谱:2020年庚子年(中华道历黄帝纪年 4717年)小满节气养生粥:小米30g、红米20g、红茶3g、怀山药5g、薏苡仁5、桑葚3、银耳6,黑木耳3、赤小豆3g(发芽最好)、枸杞子3、芡实3、小麦3(无可以用麦片代替)、柠檬2片、小黄姜3片,适用于小满到芒种,小满开始5天内最佳。庚子年金运太过,从小满日进入2020年三之气【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阴君火;本节气期间注意养心护阳、健脾祛湿、疏肝益心;适合制作乌梅汤、粽子、补中益气丸、理中丸、五君子丸、防瘟疫毒气和流感香包、王枣子茶、桑葚酒、梅子酒、枇杷酒、紫苏露等以备夏季不适之需;疫情期间,顺应天地,心神合一,正气存身,饮食顺节气,睡眠起居按时,做到五通调顺即为最好的防疫法。 ♥最后,人在夏季津液消耗较多,因此在饮食上可选用养阴生津止渴之品如百合、乌梅,青梅等等因此,喜欢小酒小资小调调的各位亲,不妨,青梅酒,走起!

2020年05月15日 0条评论 277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最佳养生护体之八段锦

八段锦 语音链接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3/23/2795466655643165702_hd.mp3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发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八段锦有人认为是气功的一种。也有演变成中国武术一种。 八段锦和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发出通知,把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八段锦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八段锦”这个名字,一般认为有两层意思:1.表示这是一种集锦多种练习方法的功法;2.源自一种名为“八段锦”的织锦,表示练习时动作连绵。 传说中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形式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在宋代的道教养身书也记载有相类似的健身方法,如曾慥辑的《道枢》等。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八段锦是在宋朝创制的[1]。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但作者不详。 内容 编辑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在姿势上分为站式和坐式两种,站式要求双脚微分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具体动作各不相同。 8句话总结动作要领。 视频链接: https://youtu.be/6CYUx2JQBrw 基本,咱们练习的都是站式 据称是清光绪年间整理改编的: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2020年05月14日 0条评论 293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莲花清瘟丸,氯喹,疟疾,与新冠状病毒之话题

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10/2804390386077552134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69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续谈 立夏养生

大家晚上好,今晚咱们续谈,立夏养生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07/2803698842656867846_hd.mp3祝大家愉快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养生速递

桑白皮的功效

大家好,续桑叶,桑葚,桑枝之后,还有桑白皮,桑的家族真是强大,祝大家愉快!http://cdn5.lizhi.fm/audio/2020/05/02/2802884656443218950_hd.mp3

2020年05月11日 0条评论 29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6970717273…121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