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谈 博客 关于 联系我们
小蔡医馆
健康

冬至节气与安宫牛黄丸

说起安宫牛黄丸,被炒的如余似火,好比武林传说中的圣药,可以起死回生救死扶伤,于是乎,很多人买来,不吃也珍藏着! 那么,安宫牛黄丸真的那么传神吗?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成份 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性状 本品为黄橙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或者为包金衣的大蜜丸,除去金衣显黄橙色至红褐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注意事项 1、本品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 2、本品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 4、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 6、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当鼻饲给药。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使用本品应遵医嘱。 8、过敏体质者慎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11、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回到关于冬至服用安宫牛黄丸之话题 安宫牛黄丸属“凉开”之剂,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窍闭神昏之危证。除非你现在有热病,邪入心与心包,有高热惊厥,神昏谵语;胸中郁热,惊悸眩晕,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等症,决不可用来保健预防来用。而健康人或者没有上述症状的人是千万不能吃!吃了不治病,还会致病! 我们都知道,药物是以偏纠偏,用于急救的药,偏性是非常强的,根本不能当作日常保健之品。冬至前后的阳气变化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试想如果是年老体弱或者气虚阳衰的人,在冬至前再服用这种大寒之品,可能没有副作用么? 要知道就算是确有热证,使用安宫牛黄都需要把握时机,在热入营分的时候才能使用。 曾经有案例,一案例 老中医治疗时安宫牛黄误用,导致冰伏病危。药证不合,频用寒凉药只会给病邪盖上一层层被子,气机不畅,气血不流,郁热层层深入,病情也就更重。→(15岁少年的“感冒”,用了这些药最后竟致病危!) 所以大家一定要叮嘱家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听信网络上的各种虚假宣传,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损害。医生朋友们也可以把这篇转给自己的患者,正本清源,多做做患者教育,避免自己的治疗被患者的“预防性服药”影响。 传说只能是传说,不能当真,更加不能以身试法哦!

2021年12月22日 0条评论 15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今日学一穴之大椎

大椎穴是大穴 大椎一穴,乃督脉之腧穴,也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针灸大成》言其具有“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等功效,可见其临床应用之广泛。 大椎为督脉的腧穴,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故为调整全身机能的要穴。其临床应用范围甚广。现将体会浅述于下,以供参考。 一、温通诸阳 解表发汗 督脉为诸阳经之海,阳者主卫主表。 凡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现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可针刺大椎穴,起到振奋阳气,疏风散寒,解肌发汗,驱邪外出的作用,为治疗伤风感冒之有效穴。 二、温经活络 通阳散瘀 督脉统督一身之阳,阳主表。 凡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发为痹阻,形成疼痛麻木之风寒湿痹诸症。大椎穴有通经络、和气血、散瘀滞、止疼痛之作用。对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及督脉疾病如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腰背疼痛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三、回阳固脱 散寒救逆 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冷脉伏等阳虚欲脱的症候,以及寒邪中于肌表,阳气被寒邪所遏,不能外达,而呈现四肢厥逆,寒战鼓慄,脉微细或伏,皆可温灸大椎穴,以收回阳通脉、散寒救逆之功。 四、清热开窍 镇惊安神 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通一身之阳气,可治邪客于表,致三阳经气闭遏之发热,以及热极生风,惊悸不安等症。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盛,神气未充,肌肤薄弱,外感六淫之邪,极易发热,热极生风,而致惊风抽搐。 五、增强卫气 驱邪截疟 针刺加灸大椎穴,可提补诸阳,增强卫气,宣阳和阴,为截疟之有效穴。 六、固卫安营 清热敛汗 凡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表虚易感风寒,而致发热、咳嗽、倦怠、午后潮热、夜出盗汗之患者,取大椎有益气固表、济阴安营、清热敛汗之效。故常灸大椎穴,对体弱易感风寒之人,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此穴又为强壮穴,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他对骨蒸潮热,盗汗喘促之虚劳证亦有较好的疗效。

2021年12月18日 0条评论 16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另一款补钙汤

黄芪虾皮汤 功效:益气补钙。 组成:黄芪30克,虾皮60克,葱、姜、盐各3克。 制法:用清水1000毫升煎煮黄芪30~40分钟,去渣取汁;在黄芪汁内放入洗净的虾皮、葱、姜、盐等调味品,煨炖20分钟即成。每天1剂,连续食用2~3个月。 虾皮的食用功效 1、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2、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3、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饭菜里放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 适用人群 中老年人、孕妇、心血管病患者、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尤其适合食用。 禁忌人群 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服用维生素C者忌食。 虾皮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铁、钙、磷的含量也很丰富,每100克虾皮钙和磷的含量为991毫克和582毫克。所以,虾皮素有“钙库”之称。中药黄芪除了具有补气作用,现代医学发现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且味甘,药膳易于入口,但是肾阴虚者慎服,由于黄芪偏温,容易加重阴虚,所以该药膳适用于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

2021年12月13日 0条评论 16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猪皮菜谱(一碗补钙无敌汤)

先谈谈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在无创伤、轻度和中度创伤的情况下,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以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甚则骨折为主要表现。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等因素有关,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2.6:1。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发病率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因而,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中医学将其归入“骨痹”“骨痿”的范畴,认为骨质疏松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亦与肝、脾有一定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的盛衰决定骨的生长、发育、成熟、强劲、衰弱的过程;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滋养,骨骼坚固充实。 那么,中医药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思路不同于西医,主要通过对患者望闻问切的四诊整体观和辨证观处方立药。 中医药虽然提高骨量的速度与程度较西药慢,但是对于解决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往往有很好的疗效,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处方用药加以调摄,一般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骨的强度,预防骨折发生。故治疗不能只针对补钙和调节骨代谢,而应把整体和局部相结合。 骨质疏松症病机总属气血和肝肾亏虚,其中肾精亏虚为根本,填补肾精为治疗大法。肝藏血、主筋,肌肉、筋骨离不开气血的濡养,故在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基础上,运用圣愈汤补气、补血、活血,以达筋骨平衡的作用。 续昨晚的猪皮功效 今推荐一款食疗药膳 老百姓常讲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骨质疏松,可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少吃糖及食盐。 猪皮续断汤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组成:鲜猪皮250克,续断6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每日1次,分次服。 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续断具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此汤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适用于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

2021年12月13日 0条评论 22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四款三豆汤

名中医的推荐的四碗“三红汤”,各自有奇效! 三红汤可不只有一种哦,每种三红汤都有各自的功效,今天给大家精选推荐四种三红汤,做起来特别简单,各自有奇效! 第一碗三红汤:保血管健康 常言道:“生命与血管同寿”,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把血管保养好了。养血管,喝一碗“三红汤”。 材料:红枣7枚、山楂50克、花生红衣适量。 做法: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 功效:红枣补血、激活人体造血,山楂扩张血管、散淤血,花生衣有止血又补血的双重功效,三红合一,保护血管。 第二碗三红汤:缓解眼疲劳 现在,人们大都用眼过度,造成眼睛疲劳,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给大家推荐一款“三红汤”。 材料:取山楂 3~4个,红枣5~6个,枸杞10粒。 做法:将山楂和红枣掰碎,像沏茶一样,把这“三红”用开水冲泡。 功效:山楂可消积食、散淤血,并可强心、改善微循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红枣能补益脾胃,还能养血安神、益气生津、滋补肝胃;枸杞则有良好的滋阴、明目功效。三者合一, 兼具补气、滋阴、化淤的作用。每天当茶水喝,长期坚持,能有效缓解眼睛干涩等症状。 第三碗三红汤:补血有效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柯微君做客《养生堂》时提供了一个补血有效的“三红汤”方子。 材料:红枣7枚、红豆50克、枸杞20克 做法:三红煮粥食用。 功效:这三类食物相互配合,能增加铁的摄入,补血、活血效果特好。 第四碗三红汤:祛寒暖身 天气寒冷,很多女性朋友手脚冰凉的毛病就会犯,推荐一款由红豆、红糖和红枣一起煮成的三红暖身汤。 材料:红豆250克,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把红豆洗净,浸泡两小时。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600毫升左右水,倒入红糖。大火煮开,保持沸腾状态约半分钟左右,香味散出开小火。焖到红豆熟烂即可。 功效:女性尤其适合吃红豆,因为其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红糖性温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红枣富含钙和铁,是补铁补血的不错选择。这三类食物相互配合,能增加铁的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1年12月08日 0条评论 158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尿频

尿频 老想尿但每次只尿一点,没错,这是尿频了。 西医认为,这多与感染有关,如女性常见的尿路感、阴道炎,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疾病等。 这些疾病只要在刚发病时及时治疗,基本不会影响肾功能。 不过,对于不少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能本身并未有明显的感染症状,但仍经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尿滴沥等,中医认为这可能与肾中阳气缺失有关。 对此,大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金贵肾气丸等成药调治。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65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小便起泡

尿有泡沫 导致尿液出现泡沫的原因很多,比如吃肉多、尿流速大、憋尿太久、洁厕产品残留等都可能会导致泡沫出现。 不过,上面这些原因引起的泡沫往往较大且容易消散,而尿液本身较为清澈,饮水或排过几次尿后泡沫会明显减少或消失,这并不是什么疾病,不用过于紧张。 但如果泡沫久久不消失,或者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最好及时就医检查,这可能与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82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小便气味

尿骚味重 一般来说,正常色、新鲜尿液的气味是一股淡淡的稍稍刺鼻的氨味,并不会出现严重尿骚。 反而是久置的尿液由于细菌繁殖、尿素分解,才会出现较重的异味。 因此,当排尿时如果有明显异味,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尤其是出现以下几种气味时,更应该注意: 苹果甜味:当心是糖尿病酮症; 有腐臭味:当心是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当然,进食大蒜、葱头或特殊气味的药物也会对尿液的味道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若想通过尿液气味判断健康情况,最好观察一下,看看尿液气味是否持续变化,再判断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64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续谈 小便

尿液是人体水液代谢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每个人都要排尿,排尿频次、排尿多少、尿液颜色等情况也会随着我们的健康状态改变而不断变化。 因此,不少人把排尿当做反映身体情况的晴雨表。 那么在生活中,尿液出现哪些情况,就警示我们身体出了状况,要引起重视呢? 尿黄 正常的尿色,像没起泡泡的啤酒。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 如果颜色偏深,呈现深黄色,则可能与饮水过少、出汗过多有关,这属于生理性的尿黄,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及时补水依旧出现的尿液发黄就是病理性发黄,需要引起重视。 尤其是当尿液长期发黄、发棕,就像浓茶一样,并且还伴有动不动就累、脸色发黄、上腹不适等症状,则可能与肝胆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此外,痢特灵、中药大黄、B族维生素、多维合剂等药物也会导致尿液变黄,但停药即愈。 这种尿黄是“上火” 中医认为,长期的小便发黄还可能与心火下移至小肠所致,除了尿黄外,还多伴有舌尖溃疡、尿黄、口干、尿灼热、心烦、失眠等症状。 对此,我们可取淡竹叶3克,莲子心3粒,芦根3克泡水饮用,一般饮用一周就能见效。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61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健康

关于小便的常识

中医的望闻问切,离不开二便,今跟大家谈谈小便的常识 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人每天大概可形成1~2升尿,相当于2~4瓶矿泉水,这么多的尿,当然不是一两次能解决问题的。 通常健康的成人白天会尿3~6次,晚上会尿0~1次。 如果白天经常超过8次,晚上经常超过2次,每次还特少,那可能就是尿频。 当然,如果确实是水喝太多,则不计入此列。 憋尿能把人憋死吗? 一般来说,正常人憋尿很少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最多就是憋的痛、小便失禁。 但经常憋尿,危害一点也不可小觑,比如膀胱受伤、尿路感染、影响肾功能、尿结石等。可严重的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憋尿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瘫痪、死亡! 尿得远,代表“身体”好? 很多人认为尿得越远,肾气越足。 很多男性同胞因此而洋洋得意着, 但事实上,尿得远、尿得高,只能代表膀胱的收缩功能较好且尿道通畅,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021年12月06日 0条评论 150点热度 0人点赞 阅读全文
1…3233343536…121

COPYRIGHT © 2020 小蔡医馆.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